我省國家自科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2020-12-23 瀟湘晨報

「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項目獲批資助5000萬元

我省國家自科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湖南日報11月20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周玉林 任彬彬) 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迄今為止定位最高的科學基金項目。記者今天從省科技廳獲悉,陳曉紅院士依託中南大學申報的「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日前收到了資助批准通知,項目資助直接經費5000萬元。這是我省科技人員首次主持該類型項目。

「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立足數字經濟時代大背景,以資源環境安全為主線,重點研究礦產資源管理理論與應用、能源資源管理理論與應用等四個方面主要內容。中心的建設,將推動形成「原創性的科學理論」「突破性的技術方法」「國家級的決策平臺」「國際級的頂尖智庫」「交叉型的新型學科」「世界級的人才隊伍」,構建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方法體系,實現資源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下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為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據悉,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於2016年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試點建設,旨在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制的優勢和特色,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搶佔國際科學發展的制高點,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設立以來,共資助了24項,資助總額達到30億元。

[責編:萬枝典]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校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揭牌儀式
    12月1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揭牌儀式。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定位最高的科學基金項目,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是首個落地江蘇省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復旦大學化學系官網顯示,該項目資助周期5年,直接經費6000萬元,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考察會。
  • 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發布日期:2020-11-17 10:52瀏覽次數:1次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系統預測研究中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資助,成為首個落地江蘇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
    央廣網上海1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今天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復旦大學召開。不久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正式獲批立項。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人禾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鳴元共同為科學中心揭牌,張人禾為科學中心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何鳴元及委員頒發聘書。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院士匯報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具體實施方案。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於傑作者 嚴常坤)12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揭牌儀式。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定位最高的科學基金項目,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是首個落地江蘇省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全省基金管理工作者齊聚長沙 聚焦行業發展
    11月27日,湖南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度地區聯絡網暨2021年度申報動員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記者 何青 通訊員 周玉林 劉雙清)2020年湖南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上海啟動
    中新網上海1月9日電 (記者 陳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9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啟動,將建成國際領先的功能介孔材料研究中心,為中國能源和材料科學的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寧夏大學實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突破"
    由12所高等院校、70位教授、82名博士、50多名少數民族學者共同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20日在寧夏大學啟動。寧夏和寧夏大學也就此實現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零突破」。
  • 湖南省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8日上午,由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牽頭的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正式揭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謙、副省長朱忠明、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及部分院士、專家學者共同見證我省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的揚帆啟航。
  • 上海首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在復旦大學啟動
    1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這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揭牌之時,線上線下20多位院士共同見證。
  • 華東交通大學獲批首個國家自科基金重大項目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來通知,由華東交通大學理學院範自柱教授主持申報的「複雜環境下重大耗能設備運行工況智能識別方法」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直接資助費用437萬元,創學校歷史新高。
  • 我校舉辦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申報動員會
    為紮實推進我校人文社科各學院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申報動員會暨輔導講座於12月8日在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109會議室舉行。本次動員會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徐家良教授和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範體軍分別介紹國家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項目的申報思路和技巧,並分享申報經驗。
  • 智庫高地 湖南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揭牌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9日訊(通訊員 巢進文 張高陽 記者 賀衛玲)11月28日上午,由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牽頭的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正式揭牌。依託於中南大學的「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 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正式成立,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中南大學將繼續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加大支持力度,強化協同攻關,著力將中心打造成「學術高地、人才高地、智庫高地」。
  • 西南大學新獲批4項國家自科基金委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評審結果,西南大學獲批4項國家自科基金委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其中,生物技術中心肖月華研究員「在棉花纖維中操作類胡蘿蔔素途徑創建新型彩色棉材料及相關機制研究」項目獲得新疆聯合基金資助;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童曉玲教授「家蠶優異性狀遺傳解析及其調控機理」項目獲得廣西聯合基金資助;人工智慧學院段書凱教授「受腦啟發可動態重構存算融合的類腦計算架構」項目和資源環境學院陳新平教授「三峽庫區多尺度多介質汙染物與水體環境互饋機制及防控機理研究
  • ...國家自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字創新驅動的新企業創業模式研究」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中南大學商學院陳曉紅院士團隊李大元教授主持申報的「數字創新驅動的新企業創業模式研究」獲得立項資助。
  • 我市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現零突破
    近日,安徽省科技廳網站發布《關於第三批安徽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公示》,依託阜陽市人民醫院所建的安徽省脊柱畸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名列其中,該中心的設立將實現我市省級臨床研究中心零的突破。據悉,安徽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面向我省疾病防治需求,以提高我省臨床診療水平為宗旨,以臨床應用為導向,以省內臨床診療水平領先的醫院為主體,以省、市、縣(市、區)醫院共同參加組成的疾病診療協同網絡為支撐,開展臨床臨床疾病診療技術研究、成果轉化、推廣應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省級科研平臺。
  • 歷史性突破!貴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1項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貴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1項,較去年增長61項,獲批直接經費5157萬元,立項數實現歷史性突破。據了解,貴州大學自2017年啟動國家級項目培育計劃以來,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培育學術新苗,積極打造培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搖籃,獲批立項數保持在穩定區間。2017年,該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2項,直接經費3554.5萬元;2018年,獲批98項,直接經費3852萬元;2019年獲批90項,直接經費3444.6萬元。
  • 零的突破!西南民族大學首獲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項目資助
    日前,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悉,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研究院王長庭教授主持的《氣候變化下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多功能性維持的地下生態學過程與機制》獲準立項,獲得直接經費262萬元,該項目的獲得實現了西南民族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四川)項目上零的突破,也是該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得的首個重點項目
  • 「中國頂級醫院100強」出爐,廈門醫院實現「零的突破」
    「中國頂級醫院100強」出爐,廈門醫院實現「零的突破」 來源:廈門市衛計委發布於:2018-03-28 16:23
  • 海南大學連續三年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實現新突破
    結合2018年-2020年三年時間內,海南大學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方面分析,2018年海南大學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得立項,而2019年僅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得立項,但是在2020年卻獲得了三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這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充分體現了海南大學在社科方面學科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