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精子庫的精子生了個試管嬰兒,離婚了孩子該判給誰

2020-12-18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肖菁

整整兩年五個月,她再沒見過自己的兒子。

那天妹妹在樓下大喊,「阿姐,孩子,孩子被他們抱走了」。陳萍(化名)像發瘋一樣,推開夫家前來勸和的親戚們衝下樓,跑過橋,對岸哪還有兒子的身影啊。

她就像重重挨了一記悶棍。即便如此,當時陳萍還是沒想過自己會從此見不到兒子。一個月前離婚官司判下來,一審法院將孩子的撫養權判給了男方林偉(化名)。陳萍想不通。

這裡還涉及到一個隱私問題,林偉患有無精症,孩子是當時在林的同意下,陳萍通過婦保醫院精子庫精子和自己的卵子受孕而得的試管嬰兒。用陳萍的話來說,又不是他親生的。

()一起簡單的離婚官司背後有隱情

案件是陳萍的代理律師撥打錢江晚報96068熱線爆料的,並提供了一審臨海法院的判決書。

從判決書看,案情不複雜。2009年,雙方結婚;2013年底通過試管嬰兒有了孩子;2015年7月,女方提起離婚起訴,2015年8月18日,法院駁回。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家暴等特殊情形,法院對於第一次起訴通常是不會直接判離的。

2016年女方再度提起離婚訴訟,今年11月7日臨海法院一審判離,孩子歸男方撫養。在孩子撫養權判歸父親這一點上,法庭考慮到的因素有「孩子跟父親生活了將近三年,對現有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較為熟悉」,「男方喪失生育能力」等。

()女方說男方家搶走了孩子

陳萍和林偉今年三十出頭。雙方的父母都是做南北貨生意的,他們是父母介紹認識結婚的。

「感情一直不好」,陳萍說,林偉就像個孩子,成天玩。玩遊戲,晚上遲歸。後來大家想著有個孩子是不是感情能好一點,這時候林偉被查出患有無精症。

這個孩子來之不易,在浙江省婦保,陳萍用了精子庫的精子,接受了三次人工授精兩次試管嬰兒,好不容易受孕成功,在孕8月的時候孩子早產出生。

陳萍說,對於有個孩子能改善夫妻感情,她早早涼了心,做試管嬰兒她住院三個多月,林偉來探望她不過兩三次。孩子早產後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只有我一個人抱著孩子到處找醫生」。所以等孩子2歲多的時候,陳萍還是提出離婚,「自己帶,反倒清靜」。

陳萍提出離婚,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從出生開始一直粘在她身邊的小東西會離開她。2015年8月9日,陳萍在老家長興。傍晚時分,夫家來了一車五人,有林偉的舅舅阿姨等人,大家說要談一談,就上了陳萍在二樓的房間。

孩子,這個時候由陳萍妹妹抱著在河對岸玩。妹妹說,是陳萍的婆婆將孩子從她手中強抱過去,快速離開。

陳萍報警,警方認為這是家庭糾紛,沒有受理。

()兩年五個月,她再也沒有見過孩子

錢江晚報記者試圖聯繫林偉,被告知電話號碼已經是空號。輾轉又聯繫上了陳萍的婆婆,老人家說,法院已經判了,一切你去問我們老家法院。

孩子不見之後,陳萍回到杭州的婆家,大鬧一場,砸了婆家所有的東西,婆家報警。但是陳萍還是沒看到孩子。之後婆家換了門鎖,林偉換了電話。陳萍經常晚上去婆家小區,看著窗戶裡的燈光,屏住呼吸聽有沒有孩子的聲音,但是,沒有。

就這樣,兩年五個月,陳萍說她再也沒見過孩子,林偉也是在陳萍第二次起訴後在庭審時才見到,「就像陌生人一樣」。

在採訪中,陳萍一直說,兩年半了,寶寶估計都不認識我了;當時被抱走的時候,正好是要打疫苗,不曉得那針疫苗後來有沒有打哦。她一遍遍反覆,讓聽的人直發憷,又很悲傷。

【新聞+】

是不是有血緣關係不重要,怎麼獲得孩子的撫養很關鍵

婚姻家事雞毛蒜皮,搬到法庭上,尤其是這種撫養權問題,一個孩子大家都要,法官無論做何定奪都會得罪人。

臨海法院一審法官表示,案件現在女方已經上訴了,所以她就不發表意見了。

有人說,這個爸爸跟孩子都沒血緣關係,為什麼要跟爸爸呢。

(黑體)這在法律上是有規定的,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一致同意進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係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也就是說,在這個案子中,即便爸爸跟孩子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在孩子的撫養權利和義務上,他和媽媽是平等的。他也完全有權撫養孩子。

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理事,浙江省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會長柯直說,將子女撫養權判給爸爸,是對無法生育後代的一方的人性關懷。而孩子長期同男方一起生後,改變其習慣也是不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儘管這個結果對媽媽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孩子只有一個,無論給誰對另一方都很殘忍。

但是,浙江省婚姻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汪迪波卻不這麼認為。

汪迪波說,我注意到一審判決書上法院在撫養權的判定上考慮到了基於對孩子撫養有利的角度,不輕易改變其生活環境和習慣。但「孩子是怎樣離開母親,隨父親長期生活」應該是本案需要了解的一個重要事實。假設能夠查實真如女方所說,孩子是被搶走的且找尋不到,那麼,不是女方沒有盡到母親義務,而是她被迫失去對孩子的照顧,那麼由此判定孩子長期跟男方生活,為不改變孩子的生長環境就交由男方撫養是對法律的機械理解。這樣的裁判易形成一種不良的社會導向。

另外,男方沒有生育能力這一點也不成為獲得孩子撫養權的一個「砝碼」,在這一段剛結束的婚姻中,男方不是也是通過人工方式來實現當爸爸的夢想的嗎,該事由不能成為忽略男方並非孩子生物學父親的理由。

相關焦點

  • 採用精子庫精子生下的試管嬰兒撫養權歸誰
    2018-09-27 07: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高敏「寶寶是早產的,身體一直不好,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孩子跟隨父親張峰(化名)去外省生活的時候才2歲多點,身為母親的陳麗(化名)從此牽腸掛肚。這個孩子得來不易,因張峰患有無精症,無奈採用精子庫的精子做了試管嬰兒,過程格外艱辛。
  • 用他人的精子生下試管嬰兒 離婚時孩子撫養權歸誰?
    近日,常德漢壽縣人民法院審結了這樣一宗爭奪試管嬰兒撫養權的離婚案。 離婚夫妻爭奪試管嬰兒撫養權小婷和小江(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結婚多年,但兩人婚後一直沒有孩子,四處求醫無果後,兩人商量好藉助試管嬰兒受孕,而精子來自他人。
  • 丈夫無精症,妻子借精生子,離婚後孩子卻被判給丈夫,她絕望了…
    一個月前離婚官司判下來,一審法院將孩子的撫養權判給了男方林偉(化名)。陳萍想不通。這裡還涉及到一個隱私問題,林偉患有無精症,孩子是當時在林的同意下,陳萍通過婦保醫院精子庫精子和自己的卵子受孕而得的試管嬰兒。用陳萍的話來說,又不是他親生的。
  • 探訪人類精子庫:精子庫供不應求 受捐家庭排隊一年
    採訪當天,30歲的吳先生以捐精志願者的身份來到北醫三院精子庫。他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是看到朋友轉發的關於精子庫的文章後,便決定參與進來。談到為什麼想到以志願者的身份參加,吳先生坦言,自己雖然如今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實際上在做父親之前,他與妻子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無法懷孕,跑了不知道多少次醫院,經過一年多的治療才有了孩子。
  • 人工授精用的還是他精,後來有的這個孩子離婚時該判給誰?
    男方無精不育,孩子是人工授精好不容易得來的,用的是他精。男方代理人說,司法解釋中說可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女方代理人說,如果要把這個讓女人經受了萬般艱難才得以生下來的孩子都給剝奪了,對女方來說極不公平(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曾做報導)。
  • 「丈夫無精,我做試管生的孩子,離婚時被判給了他」
    光看新聞標題,我就又氣又急,簡直無法呼吸:《夫妻離婚試管嬰兒被判給無精症丈夫,法院:考慮其無生育能力》。 倆人商量後,在男方同意的情況下,女方藉助醫院精子庫的精子進行試管嬰兒手術。
  • 海外購買精子做試管嬰兒流程
    海外精子庫試管嬰兒多少錢?海外試管嬰兒多少錢?最近小編經常收到這樣的問題,近年來,隨著不孕人口的增多,赴美助孕的家庭越來越多,但是還有一些家庭無法通過自身獲得寶寶,還有一些單身女性想自己孕育孩子。於是就有了精子庫試管嬰兒的出現。小編查閱了一下資料,今天給大家解答一下海外精子庫試管嬰兒多少錢?
  • 荷蘭醫生精子庫工作30年 多次偷用自己精子 65名後代擔心近親結婚
    據英國《太陽報》本月6日消息,醫生簡·卡爾巴特(Jan Karbaat)在荷蘭鹿特丹(Rotterdam)郊區一個試管嬰兒診所裡至少生了65個孩子,英格·赫拉爾(Inge Herlaar)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害怕自己的孩子會無意中與堂兄妹結婚,她要求孩子婚前先檢測DNA。
  • 浙江精子庫告急 13年來男性精子數量下降一半
    「發微博也是無奈之舉,此前一周來捐精的志願者只有十幾個。」浙江省人類精子庫主任助理盛慧強表示,儘管精子庫的庫存還算可以,但人數減少加上持續走低的精子質量,都讓精子庫的運營有些捉襟見肘。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一年要進行1300多個周期的供精人工授精和供精試管嬰兒(一名女性一年內一般做1~3個周期)。
  • 廣東精子庫全解密 一份精子最多只能供5女受孕
    「要完成一次完整的捐精,至少要9個月到一年!」廣東精子庫負責人文任乾告訴我們。成為正式的捐精者後,供精者必須每1—2周內向精子庫供精一次,一共要進行4—5次。在捐獻之前,一般要禁慾5—7天,這主要是為了確保精子的質量。  更嚴格的是,供精者必須承諾在停止供精半年後,再到該庫做一次HIV的血液檢查。
  • 四川精子庫每天僅10人捐精
    視頻:男子4年捐精400次 28年後22個孩子來認爹,時長約1分7秒 2013年1月11日,四川省人類精子庫在川大華西二院正式成立,這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唯一可合法開展人類精子冷凍保存和提供資源捐精服務的專業機構。
  • 赴美媽咪幫:單身女性可以選擇美國試管嬰兒精子庫嗎?
    赴美媽咪幫:單身女性可以選擇美國試管嬰兒精子庫嗎? 摘要: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們對事情的接受度、寬容度與理解度越來越大,無論是凍卵、買精子還是凍胚,都被看做是一種科技的進步、人力的解放。媽咪幫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給大家普及海外合法購買精子說明。  熱點|單身女性買常青藤精子庫生混血寶寶..  「買粑粑」微信群|什麼?你也想買精子?
  • 揭秘精子庫酸甜苦辣:有女子怕被說閒話要求捐贈者和老公長得像
    「發微博也是無奈之舉,此前一周來捐精的志願者只有十幾個。」浙江省人類精子庫主任助理盛慧強表示,儘管精子庫的庫存還算無虞,但人數減少加之持續走低的精子質量,都讓精子庫的運營有些捉襟見肘。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一年要進行1300多個周期的供精人工授精和供精試管嬰兒(一名女性一年內一般做1~3個周期)。
  • 人工授精的孩子要不要判給無生育能力的男方
    人工授精的孩子 要不要判給無生育能力的男方杭州江幹區法院近日作出判決:從利於今後成長考慮,孩子由母親撫養孩子是人工授精得來的,現在夫妻離婚了,孩子應該判給誰呢?婚後三年,輾轉各地,歷經十次人工授精,她終於懷上了。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就是女人的天。但是婚後的感情從女人艱難備孕開始,其實就已暗礁叢生。過程那麼艱難,女人總是心生抱怨的。男人則覺得當初他渴望從女人那裡得到的關心體貼熱情都不見了。
  • 中國精子庫為何始終鬧「精荒」
    中國夫妻「不能生」,已成社會性難題孩子不是你想生就能生,中國夫妻「不能生」的問題,目前非常嚴峻受傳宗接代觀念影響,中國多數家庭盼子心切例如捐獻精子可能有「亂倫」隱患。按照國家衛生部的規定,一個供精者的精液除了自己的後代,僅能讓5個婦女成功受孕(多數國家執行的是一個供者的精液供10個左右婦女使用,這也使得本身就匱乏的資源分配起來更加緊張)以防近親結婚。
  • 精子庫:供大於求與「精荒」同時存在
    儲藏室裡看起來不過是幾十個墨綠色的大鐵罐,卻容納了幾萬份隨時可以復甦等待孕育生命的精子。儘管北醫三院的精子庫是2016年正式運行,但依託該院在全國排名第一的生殖醫學科,這裡的精子庫業務飛速發展。然而,對於國內那些有生育意願的人群來說,由於政策與法律上的一些障礙,精子庫的存在可能只是望梅止渴。
  • 夫妻離婚爭孩子,孩子卻來源於人工授精,判給誰?
    然而,通過試管技術獲得的孩子僅與父或母一方有血緣關係,一旦男女雙方離婚,孩子的歸屬成為爭議焦點。2016年,孫興被查出患有不育症,無奈之下,夫婦倆商議選擇由第三人提供精子、通過試管嬰兒的方式生育子女。2017年8月,女兒小孫順利出生,一家人喜出望外、格外珍惜。然而,隨著婚姻關係漸趨平淡,孫興與陳湘產生矛盾,爭吵不斷,雙方多次協商離婚。上月,陳湘起訴至宜興法院要求離婚。
  • 孩子生出來才發現不是自己的:遭遇「精子欺詐」的夫妻們
    試管嬰兒大烏龍:放錯胚胎、配錯精子生出來的孩子並不是自己的,這個故事曾在美國享有盛譽的洛杉磯CHA生殖醫學中心真實上演。隨後,康生醫療私人有限公司、康生生育中心和兩名胚胎學家,承認錯把她的卵子跟一名陌生印族男子的精子配成胎。而2016年末,荷蘭烏得勒支的大學醫療中心配錯26個精子的消息,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據稱,該醫療中心發生了「程序上的失誤」。
  • 精子庫告急!捐精者質量直線下降,10人不到3人合格!故事充滿心酸無奈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一年要進行1300多個周期的供精人工授精和供精試管嬰兒(一名女性一年內一般做1~3個周期)。精子緊缺的情況儘管比7、8年前要好得多,但依然要登上兩三個月,才能分配到精子庫的供精。
  • 陝西省婦幼精子庫:供精者僅一成合格,一年不如一年
    精子庫的精子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容器中。東方IC 資料據國內精子庫檢測權威報告,正常成年男性精子合格率不足30%。西北婦女兒童醫院人類精子庫2015年供精者1000人,合格者僅100人,但用精者有1400人。專家說,精子一年不如一年,但精子需求量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