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21人大家庭創辦手抄小報17年
□本報記者李玉成
辛亞偉
華亭縣有一個21口人的大家庭,堅持創辦家庭手抄報17年,目前這份手抄小報已辦了555期,成為這一家構建和睦家庭的精神財富。
「這份家庭小報是外孫女張鈺蕾發起創辦的,『繼承傳統美德、弘揚優良家風、傳播交流信息、培育四有新人』是這份家庭手抄報的辦『報』宗旨。」1月21日,記者慕名來到東華街道辦東大街社區對這個特殊家庭進行採訪時,今年剛過80大壽的退休老幹部、家庭手抄小報的創始人之一楊發錄告訴記者。
「1996年3月,老師給正上小學四年級的張鈺蕾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辦一期家庭報。在大家的幫助下,當時只有11歲的張鈺蕾把這份手抄小報命名為《家庭周報》,每周辦一期,家庭成員共同撰稿,由『主編』負責編排、抄寫,然後分送到家庭成員手中。」楊發錄說,當時他剛剛退休,看到小外孫有如此想法很是高興,也寫了一封賀信登在小報上。直到2001年10月,考慮到幾個孫子正上中學、功課緊張,楊發錄提議將這份手抄小報變為不定期「發行」,這份小報就一直堅持辦了17年,每年至少都出20多期。
說話間,楊發錄的女兒楊蕊抱出一個大紙箱,裡邊滿滿當當裝的全是這些年辦的家庭手抄報,記者看到17年的手抄原件保存相當完整,分類也比較科學,按年度裝訂規範,散發出淡淡的墨香。雖說這份家庭手抄小報只有8開版面、單面抄寫,但內容豐富多彩,大多是家庭成員自己寫的文章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小事以及孩子們的作文、詩歌,偶爾也有摘編的一些國家大事、精品美文,而且每張小報都配發一兩幅簡筆畫。記者了解到,通過這份家庭手抄小報,他們每年還要評選出家庭十大新聞和家庭成員事業優勝獎,對年內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取得進步的家庭成員進行表彰獎勵,激勵大家相互競賽,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使整個大家庭形成了一種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氛圍。
楊蕊告訴記者,這個大家庭有21名成員,分別居住在蘭州、平涼、華亭和寶雞,家裡頭發生了什麼新聞,挨個兒打電話報告太麻煩。有了家庭小報就不一樣,寫一篇小稿子,登在「報」上,複印後寄給每個家庭成員,大家看後一目了然。除過兩個尚在襁褓的嬰兒其他人都給小報撰稿,每個家庭只要有了新聞,就寫成稿件送到「編輯部」,由「編輯部」選擇刊發,將新聞及時「傳播」到每個家庭成員之間。就連只上過幾天掃盲班的老母親也經常搜集一些謎語、諺語登在「報」上,有什麼生活感悟也講述給孫子整理好以後發在「報」上。通過辦「報」,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產生了濃厚興趣,寫作的勁頭格外大,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簡筆畫能力都比較強。
一份家庭手抄小報,集合了全家的智慧,記載著全家的歡樂,促進了家庭的進步,見證了家庭的幸福生活。楊發錄臉上滿是幸福的微笑:「一家人共同撰稿,共同參與辦『報』,真是其樂融融。」楊發錄表示,這份家庭手抄小報他們還要繼續辦好辦精,這不僅是為了記錄生活,聯繫家人感情,同時也是為祖國發展做見證。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