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衍生出的「社畜」,再到馬雲爸爸發話「996是福報」,一群拿著白菜錢的員工,操著賣白粉的心也就算了,還要經常被公司CEO郵件群發公司願景「為公司而活」,不如先問問你給員工多少股票分紅?
《我,到點下班》(或稱《我要準點下班》)是一部職場人看了都會很有代入感的日劇,故事設定在廣告行業,這也是傳說中加班最多的3個行業之一:網際網路、金融、廣告。每集的情節衝突都能自成一章,拋出一些日常的職場規則:職場新人的觀念、中層的苦惱、職場騷擾等等。
這一代的職場新人真的不行嗎?
之前領英做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間」的調查,裡面寫「95後平均在職時間只有7個月」,引起軒然大波。職場老人紛紛吐槽新人挨不得罵、吃不了苦、受不了氣、辦事能力差,和以前自己剛步入社會時的謙卑態度完全不同。
到底是這屆職場新人不行?還是職場老人的管理方式有問題?
這就是第1集新人小泉和全勤獎三谷佳菜子的矛盾。一般職場新人進入新公司都會有段試用期(考核期),長達3-6個月,以前總是美其名曰「企業決定是否錄用員工的關鍵時期」,如果這段時間新人表現不好,領導可以隨時辭退你不用付賠償金。
如果新人以為表現好不好是看純粹看工作內容就錯了,這段試用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新人要在公司上班前提前30分鐘到,每天在團隊沒下班前,到點也不能下班,必須stand by;工作上領導指出任何問題不能頂嘴,只能謙虛接受。
這就是三谷佳菜子10年前剛進入職場時收到的新人對待,以至於她上家公司的同事嘲笑她經常被罵,認為她能力真的不行。
員工是會模仿的,就像三谷佳菜子終於當上了總監後,想把她舊領導的管理方式複製到新人小泉的管理上,結果小泉經常頂嘴受氣,不到一周受不了就甩手辭職了,還順手把佳菜子的電腦密碼給改了,導致她沒法做演講。佳菜子徹底崩潰了,她反覆問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原來這屆新人不僅不悔改,還會報復!
這種管理方式的變化,一是和時代觀念變化有關。
二是和市場信息開放程度有關。
相比之下,吉高由裡子扮演的女主東山結衣和新人下屬來栖泰鬥的關係很融洽。同一件事,而別人可能只發現1個缺點,結衣會發現9個優點,來栖被吐槽工作不靠譜,結衣覺得他會處理掉印表機的碎紙屑,「願意去做別人不做的事情,也是優點啊」。可能批評會起到化為動力的成長,但也許有些人「表揚會更有用呢」?
從另一個新人來栖身上透視的是日本寬鬆世代的懶散:每天把辭職掛在嘴邊,又急切想要外界的認同。
職場新人越來越玻璃心了,工作太累了,辭職;工作被罵了,辭職;好像沒什麼不順是「辭職」不能解決的。
來栖因為在攝影棚偷拍了現場的「橡膠味汽水」的片段,把視頻分享到同學群,結果同學裡有人把這個吐槽視頻發到網站上,對廣告客戶的新品汽水宣傳造成了重大的負面影響。當他被拉去「小黑屋」(會議室)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時,他覺得管理層們都錯怪了他,副部長種田晃太郎隨口說了句「在別的公司,發生這樣的情況早就開除員工了」,來栖當下起身甩下話說「那我辭職好了」。
相比以前面試公司要投一兩百家可能才有回音,現在就業機會很多,離職後也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沒車沒房沒娃,年輕人離職成本很低。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中年人之殤啊。
中層的苦惱
每家公司的中層,其實是最辛苦的。在《中層管理》中,中層們要具備3種管理能力:向下管理、同級管理、向上管理。
向下管理:減少員工離職率、人才的培養
在「橡膠水偷拍事件」中,來栖嚷著要離職,而部長福永清次則對來栖的直屬領導結衣發了死命令:「如果來栖辭職,就要扣她的工資。」
員工拍拍屁股走人很瀟灑,卻很少人算過員工離職成本有多高。之前有人算過一筆帳: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個月的新員工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員工的離職成本大約是這位員工年工資的150%)。除此之外,部門員工的離職率在部分公司中還是衡量部門總監指標的KPI之一。
談完離職,談談人才培養。
員工離職:無非錢少,或是工作沒盼頭。如果員工每年都重複做同樣的工作,很快他就會厭倦,如果他看清職位沒有發展空間,那他也會想著去另一方新天地看看。所以好的領導者會教下屬如何處理好手上的活,讓他慢慢步入成長的軌道。
人才培養對管理者來說也是一門難學的課程。劇中來栖首次成為髮型店網站設計的項目總監,直屬領導結衣和副部長晃太郎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結衣讓來栖思考整個項目的架構和創意,知道在何時能循序漸進地引導來栖往正確的方向思考;
而晃太郎則是直接面對客戶、團隊拋出了他自己的想法,導致他們以為項目總監是晃太郎而不是來栖。這就是典型的糟糕管理方式,自己包攬所有的活,既沒有辦法讓下屬成長,自己也忙的要死。
向上管理:晉升之道
晉升、跳槽是職場人尋求突破繞不開的話題,因為這意味著對應的薪水、職位名稱。不過廣告行業的圈子都很小,跳來跳去比較頻繁,員工流通性也很大,不少人會從A公司跳到B公司,職位一般會增加一級;有時每家廣告公司薪水基準不同,有些人甚至願意降薪跳槽,只為title增加一級。
管理層的玩法更加豐富:有走高層路線的,明明部門裡所有人都知道部長福永清次沒啥能力,卻能穩坐部長位置,只因為他能討高層歡心。
廣告業4A光環不再,不少實力派跳槽自建工作室,以往的同事成為合伙人,劇裡晃太郎也曾面臨跳槽去工作室的兩難選擇。
劇裡最讓人感動的是職場媽媽賤嶽八重產後回歸職場的日子。
產假和育兒假是2個概念。日本產假一般期間為產前42天加產後56天,共98天。而「育兒假」是「可以請假照顧他/她一周歲以內的子女,無論是男職工,還是女職工,都可以提出申請」。2004年《育兒與家庭照顧休假法》做了一些新的規定,在特殊情況下育兒休假可以延長到一年零六個月。除了這個,日本還出臺了「家庭照顧休假」,「由於家庭成員受傷、生病,或身體、精神殘障,需要連續照顧兩周或兩周以上」,最長休假可達3個月。
上述的國家政策加起來,一個員工懷孕就可以最長休2年的假期,期間企業還要給員工付工資交稅!追逐利益的企業往往對職場媽媽冷眼相待:賤嶽在告訴公司懷孕後立刻被撤出公司的重要項目,工作能力很強的她還被管理層問要不要調到準點下班的部門。
即使懷孕休假3-4個月,職場人事和市場的轉變也會翻天覆地。新人很容易取代掉老人的位置,或者老人流失掉自己的客戶,所以賤嶽連產假都沒休完就回來工作,育兒假則是由她老公申請。
但是回歸之路並不順利。
賤嶽遇到的基本是職場媽媽都會面臨的問題:上司會擔心你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做好這些工作,畢竟你可能會花更多心思在孩子、家庭上;
同事們會腹誹你明明自己都顧不過來,怎麼不給別人機會;客戶也會擔心你的成果還能不能保持以前的水平?大部分的時候,家裡還會有個不給力的老公,孩子生病、餵奶、上學他都幫不上什麼忙。
幸運的是,賤嶽的老公申請了育兒假,在家照顧雙胞胎,也鼎力支持老婆工作。即便有個很給力的老公,男人群體會懷疑這個人很沒用。社會的性別歧視總是不經意中流露出來:女人在生完小孩後就該休假在家照顧孩子,男人就該在外面拼搏為家庭打下一片江山。
回歸後的職場媽媽第一件事:如何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光彩如初?
職場女性的夢魘:職場性騷擾
《日本經濟新聞》在2018年4月26-28日曾對1000位20-50多歲的女職員做過一項網上調查,52%的人認為職場風氣「並未改善」,施加性騷擾的有48%是「直屬以外的公司管理人員和董事」,45%是「直屬上司」,「交易對象和客戶」佔到了31%;遇到性騷擾,超過6成的女員工選擇了隱忍,因為「怕對工作產生影響」。
第4集中新加入業務組的派遣員工櫻宮就遭遇了Lander客戶的性騷擾,但衡量性騷擾的「度」往往很含糊。
部長福永清次拉著員工櫻宮去和客戶見面喝酒,聯絡客戶感情,這種場景是不是很常見?不少上司也希望能利用女員工的性別優勢,讓生意更容易點,就連櫻宮自己也覺得,她和客戶喝酒後更能知道客戶想要什麼畫面。這是職場性騷擾嗎?
員工私人時間和客戶喝酒,屬於職場性騷擾嗎?
如果沒有Lander公司另一個男員工的舉報,答案可能無人知曉。女性剛開始總以為利用美色能更容易取得客戶的信任,拉近客戶的關係,讓事情更容易推進;在過分的時候可以直接拒絕。
實際在職場上,底線是可以一再被打破的。如果剛開始對非分行為沒有明確拒絕,別人只會得寸進尺;所以,第一次就要勇敢說「不」」。失去這筆訂單又有什麼關係,對公司來說頂多失去了一名小螺絲釘,而你失去的是整個人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