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男孩高考654分:承認吧,父母就是孩子命運的判官

2020-09-04 家長慧



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近日,各地高考成績紛紛出爐,高考成績熱度久居不下。


我看到兩則新聞,都讓我感慨不已。


一則是山東「玻璃男孩」高考654分的熱搜。


面對這樣的成績,他和父親徐西昌都鬆了一口氣,「考試正常發揮,得到一個非常理想的成績,多年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


可看似風輕雲淡的背後,卻是他背負千斤重擔的行走。

「玻璃男孩」徐辰傑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脆骨病,小時候身體稍有不慎就會骨折。


無法獨立行走的他,生活中一直依賴家人的幫助。


到了上學的年紀,為了滿足小辰傑強烈的求學願望,爺爺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接過了小辰傑日常接送、上下樓梯、往返洗手間的重任。


十二年間,風雨無阻。


比起正常學生,他一路走來十分艱辛。


他不能正常走路,寫字也十分吃力,甚至聽課對他來說也非常困難。


我們無法想像他是如何度過煎熬的高三生活的,但是卻親眼見證了他創造的奇蹟。


而這一份奇蹟背後,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被世界以痛吻之的人又豈止徐辰傑一人?


另一則是高考662分龐貝病男孩王唯佳報考南開大學的熱搜。


在瀋陽市法庫縣的一座平房裡,王唯佳正在給學弟學妹們免費補課。他一隻手撐著桌子,時不時還要停下來休息。


S型的脊柱和瘦小的身軀,晚上睡覺前要帶呼吸機才能入睡,這是龐貝病帶來的痛苦之一。


因為這種病,完成普通的一節課對他來說已經十分困難。別人的一節課對他來說相當於兩節課,因為課上到一半,就已經透支了他的體力,他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可即便這樣,他每天仍然堅持學習13小時,確保跟上老師學習的進度。


王唯佳取得優秀的成績,除了日復一日的努力,更離不開父母的支持。


母親為了更好地照顧他,便在學校裡找了一份工作。父親則務農、外出打零工來支撐家裡的經濟。



他們雖然在學習上幫不了王唯佳什麼,可也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著他的學習。


在歌曲《勳章》裡有這麼一段歌詞:


當我需要獨自站在遠方的沙場,武器就是我緊握的夢想,而我受過的傷,都是我的勳章。


徐辰傑和王唯佳彼此都承受著生命賦予他們的傷痕,但他們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讓傷痕變成了人生的勳章。


在這勳章裡,不僅僅凝聚了他們個人的努力與堅韌不拔,更多的也有父母對於他們全力以赴地支持。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孩子行走的底氣。


育兒專家黃靜潔曾在書中寫道:


「父母對孩子信任度的大小,決定了孩子的能力大小,相信孩子內在的力量,他們會自我修正完善,最後會變得更強大優秀。」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面對未來人生的底氣。


「玻璃男孩」徐辰傑的父親徐西昌在接受採訪時說:


「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肯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雖然身體的缺陷會給你帶來很多不便,但也能讓你將精力集中在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面對徐辰傑的求學願望,父親沒有冷嘲熱諷, 而是帶領家人一起支持徐辰傑的求學夢。


在父親和爺爺的支持下,徐辰傑憑藉愛的力量和頑強的精神,為自己拼搏出一片天地,踏上尋找自己價值的徵途。


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曾提出「鏡中我效應」:一個人對自己的定義,是在他人的評價中形成的。


對於孩子來說,孩子的自我評價來源於父母,父母對於孩子的評價至關重要。


在紀錄片《差生》裡,有一位16歲輟學,30歲逆襲成為哈佛教授的學生託德讓我印象深刻。



託德從小十分淘氣,在學校裡經常惹麻煩。


中學時,被診斷為注意力障礙,高中時,因所有科目不及格被勒令退學。


輟學後,他依靠救急金度日。


人人都覺得他不可能有未來,會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完一生時,託德的父母一直深信,託德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父母的支持下,託德決心突破自我,嘗試研究教育。沒有幾年,託德就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


最後考取了哈佛教育學院的研究生,畢業後成功留校任教。


有種玻璃製品,叫做「魯珀特之淚」。


它的外形像一隻蝌蚪,是由普通的玻璃製成。


但它的頭部,卻能抵禦普通玻璃無法承受的重擊。



子彈打不碎,用20噸的液壓千斤頂也壓不碎。


然而,只要輕輕一捏它的尾部,它瞬間就會「粉身碎骨」。



這種特殊性,像不像那些被父母信任的孩子與不被信任的孩子的區別?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就像「魯珀特之淚」的頭部,身穿鎧甲,難以擊敗;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就像「魯珀特之淚」的尾部,弱不禁風,一擊就敗。


對孩子的信任不能來得太遲,及時給予孩子信任,讓他們早早穿上信任的鎧甲,不要在缺乏安全感的世界裡徘徊難行。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一對進退有度的父母。


前不久,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張霽,作為獲得最高檔年薪201萬元的唯一一人,引起人們的熱議。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霽的本科當時是一所普通的民辦三本院校。


而且他當年是通過一年的復讀,才考上武昌理工學院的。


之後,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一路讀研,考博,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當其他畢業生還在為就業煩惱,他已經收到了多家頂級企業的offer。


高贊評論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很大,我剛畢業,就因為月薪5000而高興不已,人家年紀輕輕,就拿到了我一生想要擁有的財富。


在很多人眼中,張霽是被幸運之神垂青的人。可在我看來,他的幸運之神是他的父母。


談起父母,張霽說小時候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影響特別大。那是,媽媽是幼師,爸爸是中學老師。


他們特別尊重張霽的選擇,培養了張霽的主見意識。


無論什麼事,做還是不做,爸爸媽媽都不會給我做決定。」張霽說,這個讓自己獨立思考的做法,一直影響到現在。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


張霽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成長,讓孩子從自己生命的重心中抽離出來,讓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漸漸地獨立、富有主見逐漸成為張霽成長的標籤。


周國平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很多家長忽視孩子的內在價值,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用外部功利的法則教育孩子。


讓孩子喪失原有的靈性,變成了父母教育壓榨的工具。



給孩子制定細化到一分一秒的作息表,周末給孩子安排各種他們不願意上的興趣班,細細地盤問孩子的學校生活……


這樣的父母控制欲太強,孩子活得沒有呼吸感,成長是壓抑的。


《禮記•曲禮》中有這樣一句話:進退有度,左右有局。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前進、後退都有規律,向左向右都有標準。


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就像放風箏,把線緊緊攥在手中,風箏不會飛得高飛得遠。反之,鬆弛有度,才能成為一個放風箏的好手。


做進退有度的父母,才能培養出一個好孩子。


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讓孩子自由地去呼吸,不管前路有多複雜,做父母的只是一個引路人。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命運的判官。


這話一點也不假。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遇見的人就是父母,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就是他們所有。


對於父母的言行,他們更是奉為圭臬。父母的一言一行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點個在看,希望孩子們都可以有一個好的未來。

作者:留白

聲明 本文為家長慧家長原創文章,歡迎聯繫轉載!歡迎家長投稿!

相關焦點

  •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對進退有度的父母,他們就是孩子命運的判官
    一則是山東「玻璃男孩」高考654分的熱搜。「玻璃男孩」徐辰傑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脆骨病,小時候身體稍有不慎就會骨折。另一則是高考662分龐貝病男孩王唯佳報考南開大學的熱搜四、有人說,父母是孩子命運的判官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遇見的人就是父母,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就是他們所有。
  • 山東玻璃男孩高考654分,下一步考慮山東大學計算機專業或漢語言
    決定無數學子命運的高考已經結束,並且他們已經得到了自己為之努力12年得來的結果,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山東濟寧,有一名「玻璃男孩」徐辰傑高考考了654的高分,之所以稱他為「玻璃男孩」是因為他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脆骨病,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但是在學習上他從來都沒有自己當作特殊的人,一直努力學習,勤奮刻苦,在班級裡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 「玻璃男孩」高考654分: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山東玻璃男孩高考654分。看完標題,我帶著疑惑點開了內容。據了解,山東濟寧的徐辰傑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脆骨病,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行走。就是這個男孩,在2020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績。有一位網友發表評論到:他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他贏了高考!這位網友的話語說得一點也沒錯,藉此,我想告訴所有認為自己起跑線低的孩子們:孩子,起跑線低沒關係,奮力奔跑就一定會贏。
  • 腦癱少年高考623分,玻璃男孩654分: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和姚俊鵬相處過的老師、同學們都說他是個愛笑的男孩。「他媽媽生他的時候早產,孩子快一歲的時候還不會爬,坐在床上就倒。」為了看病,父母帶著年幼的姚俊鵬輾轉南京、合肥、上海等地,近一年後才確診患了腦癱。「當時有人勸,讓我們趁著年輕再要一個孩子,我和他媽媽說,這輩子咱就圍著這一個孩子轉了。」腦癱是引起小兒機體運動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常伴有智力低下、運動障礙、感知覺障礙、語言障礙等症狀。
  • 山東玻璃男孩高考654,稱從來不把自己當殘疾人,654能報哪些大學
    2020年高考,山東鄒城玻璃男孩,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績。對於高考,他這樣說,「我雖然是個殘疾人。2020年的高考也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績。除了山東大學,654分還可以報考哪些學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報考志願最重要的就是參考往年的報考情況。面對新高考654分,首先來看看對應2019年和2018年的文理分數和位次情況。詳細步驟:分別下載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山東夏季高考一分一段表。
  • 山東玻璃男孩高考654分,稱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7月31日,山東鄒城,「玻璃男孩」徐辰傑今年高考考出了654分的好成績。他一出生患有先天性脆骨病,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行走。但憑藉堅強的毅力,上學12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說:也想通過學習獲取知識,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談起下步志願選擇,徐辰傑很希望到山東大學計算機或漢語言專業學習深造。
  • 鄒城「玻璃男孩」高考654分: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近日,鄒城市「玻璃男孩」徐辰傑今年高考考出了654分的好成績。他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脆骨病,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行走。但憑藉堅強的毅力,求學十二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說:「也想通過學習獲取知識,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山東玻璃男孩準備報考山大
    濟寧鄒城「玻璃男孩」高考654分 準備報考山大近日,山東鄒城,「玻璃男孩」徐辰傑今年高考考出了654分的好成績。他一出生患有先天性脆骨病,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行走。但憑藉堅強的毅力,上學12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 「瓷娃娃」男孩高考654分,爺爺推輪椅12年
    山東鄒城市,有一個傳奇男孩,名叫徐辰傑,患有先天性脆骨症,不能做劇烈運動,極容易發生骨折。由於疾病的折磨,身材也顯得非常矮小,而且一輩子都只能坐在輪椅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殘疾人,2020年高考居然考出了654分的好成績!
  • 「玻璃男孩」徐辰傑高考654分資料經歷:相信奇蹟一定會發生
    654分!高考分數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的那一刻,山東省鄒城市考生徐辰傑和他的父親鬆了一口氣。「考試發揮正常,得到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多年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看似雲淡風輕的話語,背後付出的卻是比常人多千百倍的努力。原來,徐辰傑患有「脆骨症」,小時候身體稍有不慎就會骨折。無法獨立行走的他,生活多需要家人照顧。
  • 女兒高考654分,親戚送來3萬塊,提出這要求,農民工父親報警
    高考是人生中屈指可數的一次重要考試,牽動著全國上下數千萬家庭。作為相對於這個社會最為公平的一場考試,高考在寒門學子眼裡,是翻身改變自己甚至家庭命運的一場戰役。今年高考成績已在6月底陸續出來,填報完學校和專業之後,靜靜等待的就是錄取通知書。想想能夠被自己心儀的大學錄取,這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 高考662分 遼寧「龐貝病」男孩是怎麼與命運抗爭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睡覺要戴呼吸機、身體要忍著矯正支具的疼……高考662分的遼寧小夥兒是怎麼與命運抗爭的?王唯佳是來自遼寧瀋陽法庫縣西二臺子村的一名學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小夥子考出了662分的好成績。然而在成績背後,這個小夥子卻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努力。
  • 山東1.2米「瓷娃娃」高考654分,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鄒城一中考生徐辰傑,今年參加高考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績,儘管在高考人數眾多的山東省,這個成績並不十分耀眼,但他卻引起了媒體的注意:徐辰傑已經20歲了,身高卻只有1.2米。原來,徐辰傑是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出生後的七天連續骨折多次,成長至今,他身高只有1.2米,也不能像常人那樣行走。
  • 懷集「玻璃男孩」逐夢記
    通訊員供圖身子脆,但很堅強驅車前往距鎮政府5千米的曾村村,經過蜿蜒的洊水河,翻過狹窄的盤山路,記者來到了「玻璃男孩」曾廣的家,看見正在輔導弟弟做作業的他。曾廣把眼鏡摘下,捋了捋頭髮,大手推動著輪椅來到記者的面前,扭頭對弟弟說:「你自己乖乖地做作業,哥哥待會兒要檢查哦。」曾廣剛出生三天,父母便發現其腳部有不自然的彎曲。
  • 高考狀元刷屏,背景被深扒:承認吧,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他們說,「對待孩子,我們很民主。會引導,但不替孩子做決定。」在《從2020海澱高考人數看中產壟斷「貴子」的趨勢》一文裡,其中有段這樣的話:從2017年開始,學霸們的父母學歷段由專科本科為主,逐漸上升到本科碩士為主。
  • 高考654分瓷娃娃,20歲身高1.2米,這條輪椅上的追夢路他走了12年
    文/林水01 縱使命運不公,也不要低頭隨著各省文理狀元的出爐,今年的高考終於落下了帷幕。每一年的高考成績出爐時,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今年的高考,他考了654分。這個分數不僅意味著他可以上一個好的大學,更意味著在與命運的抗爭中,他勝利了。
  • 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帶呼吸機的男孩高考662分
    這個男孩看著就令人心疼,也讓人心暖。可是,王唯佳不知從哪裡抄來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是:「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家人為王唯佳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決定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對。王唯佳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堅持學習。
  • 父母就是孩子的命運
    也許只是以這種方式警告一下父母。那個孩子的父母,我認識,對他們的關係,也比較了解。他實際上知道父母之間,苦多樂少,但是於他而言,依然是最愛的父親、母親。所以他很在意父母之間交流的方式,哪怕一方聲音大了點,他就以為是爸爸媽媽又吵架了,就覺得緊張、害怕、不想再這個環境裡。再加上學習壓力巨大,本來心理負擔就重,再加上洋溢著緊張氣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無可逃遁,於是就有了 割腕的念頭。雖然幸好沒有造成太大的惡果,也真的是觸目驚心了。
  • 懷集「玻璃男孩」身殘志堅終圓學業夢
    但是,對懷集縣的「玻璃男孩」曾廣來說,卻很有可能會引起骨折。今年19歲的他自幼患有「脆骨病」,憑著堅強的毅力,在各界關愛下,12年寒窗苦讀,首次參加高考,成績就過了本科線。他從不抱怨,並且堅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上學讀書的態度非常堅決。
  • 「我,出生腦癱,高考623分」奮鬥吧孩子,老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高考成績下來了我關注到一個男孩語文111分、數學130分外語125分、綜合257分總分為623分超過理科一本線108分!養的神仙孩子時看到這個名叫姚俊鵬的男孩是安徽蕪湖安師大附中學校和父母為他申請了高考延時這一次姚俊鵬終於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