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建設之一
學校利益攸關者
一所學校發展,不僅要會自轉,而且還要會公轉。學校要想發展,一定要考慮學校的利益攸關者的利益,學校只有較好地滿足利益攸關者的需求,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每所學校服務不同的群體,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教育服務和產品。因此學校要想發展,一定要認真分析這些人群的不同情況。
一是家長和學生
城區優質學校(表1)
學校要認真思考:如何用好家長資源,服務學校發展。如何面向特定群體,提供相應的教育教學服務。順勢而為,發揮家長和學生的優勢,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實城區優質學校這方面在做的均較好,教育教學質量一般在區域名列前茅。但是學校一定要考慮在學生人群中有代表性的不足,如果學校不能及時糾正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對未來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孩子正處於成長期,缺什麼應該及時補什麼?一些營養可能與學業沒有直接聯繫,但對孩子一生發展不可忽缺。未來的教育質量由視野決定,不要把好學生囚禁在課堂上、校園裡。不僅要給他們「放風」,還需要適當「放飛。」
農村薄弱學校(表2)
在多次調研中,筆者發現,農村學校的學生數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出現一批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而且生源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弱勢群體人數增加(見表2)。有條件的基本離開了鄉土,離不開農村學校的多為窮人。農村教育幾乎成為窮人的教育。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加之學生自生存在的不足,如果沒有合適的、積極的教育,這些孩子幾乎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小學或初中教育將對學生一生產生決定性影響。學校提供什麼樣的教育,讓他們渡過快樂的童年,為他們一生幸福奠基?
赤峰市教育局方曦老師受赤峰市教育局委託,對赤峰市40000餘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進行問卷,並與赤峰市質量分析比較,有關指標如下。(表3)
二是教師
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利益攸關者。學生走了批又一批,校長也會定期更換,唯有老師可能在一所學校終其一生。學校就是他們唯的「村莊」,是他們心靈的寄託,精神的家園。發展依靠教師,發展為了教師。學校要努力讓教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讓教師愛上學校,有兩個要素。第一是保障條件:安全、穩定、公平、收入較好。這些能解決教師不滿的問題。第二是主動發展:如果讓教師真正喜歡學校,那就是讓教師成為優秀團隊的一員、承擔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成功和價值得到承認,過上相對自由、體面、多彩的生活。
三是區域
作為區域中一所主動發展的學校,不僅要發展好自己,而應該考慮為區域教育做出什麼貢獻,積極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好的教育能留住人,起到聚人口、聚人氣、聚人才的功能,特別是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地區更應該發展好教育,只有把年輕家長留下來,才能建設好新農村和小城鎮。歸納為以下三類學校。一類是傳統優質學校,通過主動發展,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成為輸出優質教育資源、先進理念、文化、經驗、模式的代表,應該在集團化辦學上有所突破,做強做大優質教育資源。二類各類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通過主動發展,形成學校新優勢新成果,為區域教育提供成功經驗和學習借鑑。三類是小規模薄弱農村學校。通過主動發展,幫扶發展,辦好農村教育,服務「三農」,探索農村教育「小而美」的發展出路。
區域教育要注重內聯外引。通過組織學校主動發展,逐步構建起縱向供給的優質教育資源系統工程,橫向聯合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集團工程,二者有機結合,編織區域教育優質特色資源網絡,有效促進區域教育優質發展。
2019年9月4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