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耕耘,春花秋實。站在自家的沙棘果樹下,望著片片桔紅,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向日林場職工寧貴彬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三年前,面對木材停伐和職工轉崗就業壓力,向日林場積極尋求轉型項目。由於林場超坡地較多、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沙化、地理條件貧瘠,每年都有大量無法耕種的土地退耕。根據這一實際,場領導確立了「利用退耕林地種植經濟林」的發展思路,在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增加職工收入,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沙棘具有耐乾旱、耐瘠薄、抗低溫的特性,適合在惡劣的條件下生長,並且投資小、市場前景看好,經濟效益可觀。2014年,林場組織職工先後三次奔赴林口刁翎、樺南駝腰子鎮、密山8511農場,考察沙棘種苗,學習種植技術,並與漿果收購商達成初步收購意向。
2015年4月,在林場的大力推動下,在寧貴彬等職工的引領和帶動下,林場6000畝的沙棘種植基地正式建立。林場職工家屬在自家的退耕地擺帶、整地、拉線定位,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栽植,沙棘樹苗成活率達到了95%。
大果沙棘三年見果,第四年和第五年為盛果期,經過三年的辛勤付出,向日林場種植的沙棘果樹已呈現見果的良好態勢,標誌著沙棘種植的成功。今年,在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向日林場新修了沙棘生產作業運輸公路20公裡,新建沙棘果倉儲庫房3處,面積達66平方米,為明年沙棘果大量採收做好準備。
荒地變寶,富在山林。如今,沙棘已成為向日林場轉型發展的特色產業,林場職工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種植戶們期待著盛果期早日到來,盼望著沙棘映紅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