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2020-12-2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很多的父母要二胎時,都會說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給老大一個伴,這樣倆人一起成長,就不會太孤單,將來等父母老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但這也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而已,給孩子找一個伴,孩子也可能並不願意,並且小時候是個伴,等將來會怎麼樣呢,能跟小時候一樣不變嗎?

閨蜜就是那種堅持不生二胎的人,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兩個養不起,其次就是並不覺得一個孩子就肯定會孤獨成長。因為她本身也是有弟弟的人,小時候可以互相陪伴不假,但這陪伴不是那麼必要的,更多時候是一種精神上的撫慰,但等長大了這種精神撫慰就會慢慢減弱。「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小時候都是孩子,沒有太多要顧及的事情

閨蜜認為,家長常常說的給孩子一個玩伴,這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並不一定非要是親兄弟姐妹才能做到。對於孩子來說,血緣是錦上添花,是骨子裡的親近。但是單純要多一個玩伴讓孩子不寂寞的話,其實孩子進入幼兒園,或者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照樣可以成為青梅竹馬般的髮小。

因為玩伴,對孩子來說就是能夠一起玩,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的小夥伴,這是孩子間的友情,非常純粹。如果家長要了二胎,年紀相差比較大的話,其實也成不了玩伴,因為年齡階段不一樣,喜歡的東西都不同。單純是這個原因的話,其實孩子自己也同樣可以擁有玩伴。

等長大了,除了友情親情之外,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

孩子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心事,這在親兄弟姐妹間也不例外。閨蜜說在倆人都上學的時候還好,但是一旦成年進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那麼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為什麼到時候兄弟姐妹間就會成為親戚,那是因為有了更多自我利益上的事情。

在閨蜜準備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時,這就意味著有了新的屬於自己的家人,弟弟結了婚有了老婆孩子,也意味著更親的人不再是姐姐和父母。一旦有什麼事情,倆人考慮的首先是自己的小家庭,這是很實在的心裡話。

下一代的出生,就代表著血緣的隔層

有了自己的家庭還不是很明顯,重要的是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到時候連稱呼都會變成「舅舅」「姑姑」這樣的,這就是後代的延續帶來的血緣的隔層。以前兄弟姐妹親暱,是因為彼此之間沒有別人,是直系親屬。但是有了彼此的小家庭,有了沒有血緣關係卻更親的家人時,彼此之間就會產生距離。這種距離,就是親戚的概念。

網友們對此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相關焦點

  • 「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結婚後就只是個親戚而已」,你怎麼看?
    ,玩到一起去,可是長大後結婚了,也只是個親戚而已。原來鄰居和她老公兩人是農村出來的,家裡兄弟姐妹都有幾個,可是自從長大後,大家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結婚定居。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忙碌,這些年除了婚喪嫁娶等大事,能夠聚齊人外,其他時間見面都少。
  • 生個二胎多好,可以一起長大?過來人直言:長大後只是親戚
    而且,我們去之後,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還能相互依靠。有個親的,總好過只剩下自己。大概一聽,還真是這樣,有了兄弟姐妹,長大之後也能有個伴。但這時候,也有一個過來人說了,想生二胎就生二胎,沒必要打著給老大生一個伴的名義。因為這兄弟姐妹,長大之後就變成了親戚。這位過來人,就是最早一批獨生子女裡的漏網之魚。有一個弟弟,和弟弟相差兩歲,小時候關係的確很好。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關係就不親了?3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多數家長想生二胎,目的都是想讓孩子長大後能有個伴,畢竟父母不能陪他們一輩子,家裡有個同血脈的兄弟姐妹,碰到難題或挫折更能相互幫扶。可社會上人和人的相處總是有太多的變數,哪怕是同根生的親人,有時候關係同樣也逃不過變疏遠的程度。
  • 「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去,兄弟姊妹是親戚」,有道理嗎
    農村的保守,也讓這裡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傳說,以及一些老話,這些老話是先人們的經驗總結,即使放到當代社會也有很深刻的意義,例如「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去,兄弟姊妹是親戚」,以前農村是越窮越生,因為家中的勞動全靠人力,家中人丁興旺,也是一個家族力量的象徵。
  • 孩子長大以後,和這三種親戚不會親,小時候再疼他也沒用
    沒想到,現在我小姨家的孩子長大了,對他們就像陌生人一樣,只有客氣和冷淡,一點都不親了。姨夫、姑父、舅的媳婦我挺能理解我爸媽的心情的,昔日跟自己很親的小娃娃,現在長大了,反倒是變成了陌生人。不過,要我說這也很正常。民間不是流傳著一句老話「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也就是說,一個孩子長大以後,和姨夫、姑父、舅的媳婦,這三種親戚不會親。他小時候再疼他也沒用。
  • 為什麼小時候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長大後卻越來越陌生?
    其實小娜的擔心也是現在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的現狀,本來小時候挺親熱的,可長大後彼此之間慢慢的變得有些生疏,等爸媽不在了,他們之間的走動就更少了。為什麼多數孩子在父母離開後,變得不那麼親熱了呢?小時候膩在一起的孩子,長大後各有各的「忙」爸媽在的時候,因為老人的關係,孩子們都會擠時間聚在一起看望父母。後面父母離開了,孩子們大都處於打拼的年齡,都在忙自己的事業,相聚就變得越來越難了,時間久了,這種「長分別」讓孩子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淡了。
  •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其實兄弟姐妹在各自結婚後,關係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畢竟大多數人都會圍繞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這個時候也是只父母健在的時候,關係才會相對親近些,比如逢年過節就會聚一下,可一旦父母去世,不管兄弟姐妹間再怎麼親近,也會因為不聯繫感情變淡,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十分常見,那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原因有3點,很扎心。
  • 父母老去之後,二胎家庭「名存實亡」,兄弟姐妹只能算是「親戚」
    「親戚」在農村家庭裡,對於二胎還是非常熱衷的,琳琳和俊俊就是相差2歲的姐弟,在小的時候,姐姐琳琳總是照顧著弟弟,兩個孩子的感情也很好。後來,琳琳長大之後去外面上學,姐弟倆分開之後就少了很多聯繫,後來,姐姐結婚、弟弟上學、姐姐有孩子等等,幾年下來,姐姐和弟弟的聯繫逐漸變少,即使過年國家的時候,也很少再有共同話題了。而琳琳也覺得,自己和弟弟現在這樣也是無法改變的一個事實,甚至感慨到:即使感情中再好的兄弟姐妹,等到父母老去之後,慢慢都會斷了聯繫,頂天也能算是一個關係比較好的「親戚」吧。
  • 現實生活卻恰恰相反,過來人:很輕鬆
    但是,與阿珂同齡的周圍親戚朋友基本都是要兩個孩子,或者再多的,因為他們覺得兄弟姐妹之間長大後能相互幫襯,又或者說自己老了給這一個孩子造成的負擔太大。可是阿珂卻不這麼認為,她和老公一致決定只要一個孩子,並且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這種做法當時還引起了周圍朋友的否定。
  • 農村俗語: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是什麼意思?下半句非常現實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是什麼意思?不過對於這些想法,農村有很多老人都不認同,為此他們還編出了很多關於血緣的俗語,比如說農村三不親,姨夫姑父舅舅的媳婦等等,不過下面小編將要介紹的卻不是這句俗語的意思,而是農村另一句俗語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對於這個俗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意思吧,畢竟這句俗語還是非常好理解的,意思就是說當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很多兄弟姐妹的關係都是非常好,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
  • 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原因很現實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感覺長大了兄弟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冷漠。除了逢年過節,兄弟二人會聚到父母家中吃一頓飯,不痛不癢地寒暄幾句,平時幾乎不聯繫,更別說談心了。朋友也問了身邊有兄弟姐妹的人,大家的感受都一樣,覺得越長大和兄弟姐妹的關係越冷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朋友說的確實是一個普遍現象,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長大後關係容易漸行漸遠,開始變得冷漠。
  • 小時候明明是一家人,怎麼長大以後,突然變親戚?看完這些很心酸
    前段時間,看到有一個網友說「小時候明明是一家人,怎麼長大以後,突然變親戚?」很值得讓大家反思,究竟現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究竟是親戚?還是家人?親戚在字面意義僅僅只有血緣關係,可是到底關係好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農村常言道「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下一句卻鮮為人知,心酸
    父母在世兄弟姐妹親近,因為在父母的呵護下,兄弟姐妹之間都能感覺出大家就是一體,雖然也會有些磕磕碰碰但是這種親情缺失打斷骨頭連著筋,是無法分隔的,尤其小時候,這兄弟姐妹之間都知道最親近除了父母就是兄妹,像在外面可能受到欺負,這其他兄弟姐妹都會幫著出氣,即便兄弟姐妹之間吵架打架,很快就能和好如初。
  • 兄弟姐妹是父母送給我們最美的禮物
    當生命的延續無法再進行時,父母通過另一種方式把自己對我們的愛和希望留下來來,這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擁有兄弟姐妹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小時候的自己,因為正趕上全國計劃生育的熱潮,幾乎所有全中國的家庭都提倡只生一個孩子好,於是全國上下所有的家庭都響應黨的號召,不管男孩換是女孩,只生一個孩子就節育了。
  • 親戚關係現實?
    親戚關係現實?常說在親戚多的家庭會比較好,以前常聽一些老人對女孩子說嫁人就要嫁到大家族裡,這樣日子就會好一些,但是親戚間也是得多來往、多走動才會更好啊!不然的話可能你也可能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親戚,但是不知道他是誰。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了,啥意思?難道親戚關係也這麼現實嗎?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原來這才是親戚之間的真正相處之道
    每個親人都可以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親戚關係慢慢發生著一個微妙的變化。所以,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都聽到身邊的人說一些有關親戚之間相處的一些俗語,比如:「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 兄弟姐妹可不是「Brother & Sister」!英語親戚到底怎麼說!
    我們通常都以brother和sister稱呼兄弟姐妹。但實際上這正確嗎?    80後、90後這兩代人以獨生子女居多,而實際上所有的獨生子女根本不可能有brother或sister。因為brother和sister是指「親兄妹」,也就是父母的其他孩子。    而叔叔阿姨之類親戚的孩子,都是表或堂的兄弟姐妹,統一稱之為「cousin」。
  • 為什麼兄弟姐妹中,老大往往最「自私」?「病根」其實在父母身上
    長兄如父,有一個親的哥哥和姐姐應該是令大家都很開心的事,這不僅意味著在我們在家裡多了一個玩伴,還意味著你將有做哥哥姐姐的成就感。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家的兄弟姐妹當中,老大往往是比較自私的那一個,或者說,老大往往是不那麼大方的那一個孩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父母離世後,兄弟姐妹開始疏遠了,無非就這幾個原因!
    "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一個現象也很現實,很多兄弟姐妹小時候親密,長大之後有了家室開始彼此疏遠,甚至在父母離開人世之後,孩子們之間就互不往來了,這其中的原因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 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都是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中了要恭喜
    導讀: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都是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中了要恭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都是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中了要恭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