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個二胎多好,可以一起長大?過來人直言:長大後只是親戚

2020-10-29 娃真相

隨著政策的開放,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生二胎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朋友拒絕生二胎。一般這個時候,生二胎的朋友就會勸告不生二胎的朋友:你不知道家裡有兩個孩子多幸福,熱熱鬧鬧的,一個孩子太孤單。而且,我們去之後,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還能相互依靠。有個親的,總好過只剩下自己。

大概一聽,還真是這樣,有了兄弟姐妹,長大之後也能有個伴。但這時候,也有一個過來人說了,想生二胎就生二胎,沒必要打著給老大生一個伴的名義。因為這兄弟姐妹,長大之後就變成了親戚。這位過來人,就是最早一批獨生子女裡的漏網之魚。

有一個弟弟,和弟弟相差兩歲,小時候關係的確很好。但隨著年齡增長,就開始慢慢變得疏離。各自成家、父母去世之後,就很少聯繫。逢年過節,也是一個電話就完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長大之後會有很多身不由己。

沒有共同語言,感情就逐漸變淡了

任何情感的維繫,都需要時間,都需要經常聯繫,親情也是如此。但大多數時候呢,兄弟姐妹之間很少聯繫,只是有事才會聊上兩句。一開始倒不是感情不深,而是兄弟姐妹之間,都有各自的生活,沒有時間,沒有共同語言,以至於,感情就慢慢變淡了。到想聯繫的時候,也不知道說什麼。漸漸地,真的就變成無法可說。

因此,隨著各自成家,有各自的生活,兄弟姐妹就慢慢疏離了,變成了親戚。

父母重男輕女,重大輕小,讓手足之間越變越差

手足之間最終的結局,會走向何方,與父母有很大關係。倘若父母對待子女一視同仁,那子女之間也比較有愛,能互相扶持。就算父母去世,各自成家之後,感情依然會很好。

但若有些父母重男輕女,重大輕小,那這手足關係比親戚還差。為什麼呢?因為父母不公平對待,必然導致一個子女不被關心,經常性被忽視。人非草木,哪能沒有怨氣。而另一個被父母寵上天,驕傲自大,又不懂得體諒他人。以至於手足關係,變得非常差勁。

利益分配導致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帳。就算是再親的兄弟姐妹,倘若遇上利益問題,也會鬧得不可開交。就像前段時間,在我老家,幾個兄弟因為父母留下的幾畝地吵起來了,驚動很多人。處理好之後,幾個兄弟家也互相不說話。

多子女家庭,若沒遇到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多半很親密。但若遇上這個問題,到最後,別說是親戚,直接變成仇人了。

綜上所述,父母可以生二胎,但千萬別打著給老大生一個伴的名義。因為多數的兄弟姐妹,結婚成家之後就變成了親戚,關係也一般。

當然了,手足感情跟父母的關係也很大。若父母拎得清,會處理事,手足關係也很不錯。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文|文兒很多的父母要二胎時,都會說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給老大一個伴,這樣倆人一起成長,就不會太孤單,將來等父母老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但這也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而已,給孩子找一個伴,孩子也可能並不願意,並且小時候是個伴,等將來會怎麼樣呢,能跟小時候一樣不變嗎?閨蜜就是那種堅持不生二胎的人,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兩個養不起,其次就是並不覺得一個孩子就肯定會孤獨成長。
  • 「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結婚後就只是個親戚而已」,你怎麼看?
    ,小時候兩人確實能作伴,玩到一起去,可是長大後結婚了,也只是個親戚而已。那些想著生二胎給老大做個伴的想法,也許在未來沒有得以實現。「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結婚後就只是個親戚而已」。生不生二胎,這種看法,有人贊同,有人極其反對,說到底很多人都是從自己的實際經歷來看待這個問題。
  • 北大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著聰明,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導讀:北大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著聰明,長大後很難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北大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著聰明,長大後很難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二胎好讓老大有個伴?」父母最大的謊言!只是多個親戚而已
    親戚們你一言我一語,基本就匯成一句話:「你看你和你老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也不用你們管,沒什麼壓力,趕緊生個二胎,給老大做個伴啊。」表姐微笑著拒絕說:「兩個孩子也就小時候是個伴,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只是親戚關係而已。
  • 過來人直言:不出十年,4個問題很現實
    孩子生出來之後,按照雙方父母的意思,孩子的姓跟著婷婷。根據過來人直言:不出10年,4個問題很現實問題一:會受到雙方老人的差別對待有時候有些老人雖然嘴上同意,但是時間一長難免會對跟著自家姓的孩子更加親近,造成差別對待。這樣一來,對跟媽媽姓的這個孩子不會像對其他孩子那麼照顧,這對小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 何潔曾想隱退 與刁磊達成共識望四個孩子一起長大
    何潔受訪網易娛樂5月8日報導 近日,何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大方回應了自己曾經被曝插足別人婚姻的傳聞,並直言自己生三胎只是為了尊重生命「不想去扼殺生命」。何潔還談到了與刁磊和前妻的兒子相處的問題,自曝已與刁磊達成一致想法:希望四個孩子可以從小一起長大,團結在一起,未來成為彼此的依靠。
  • 奧莉長大了,吳欣怡也長大了,看見甜馨長大後的模樣,眾人坐不住了!
    說起來《爸爸回來了》這個綜藝節目,很多人都表示這個綜藝節目裡面的萌娃真的是非常受歡迎,裡面有幾個長相可愛,性格也十分好的女寶寶,很多人都十分期待她們長大後的模樣。現在大家一起來看看奧莉吳欣怡還有小甜馨長大後的模樣吧?看看她們有沒有長成你們的理想型吧?
  • 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
    導讀: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姥姥辛苦把娃帶大,但娃長大後卻不再願意去串門,媽媽內心很傷感
    案例13歲的小瑞是在姥姥家長大的,姥姥待他如親孫子一般,小瑞小一點的時候,也是比較乖巧懂事,總說長大之後要給姥姥買這買那的,把姥姥哄得別提多高興了。但是小瑞在6歲半的時候,就被爸媽接回去上學了,離開的時候依依不捨,剛開始每次回去的時候,都是無比興奮的,但是伴隨著小瑞逐漸長大,他越來越不喜歡去姥姥家了。
  • 越長大越懂得:別太把親情當回事,你的親戚並非真心盼望你過得好
    在這嘈雜的世間生活,每個家庭,每個人,誰還沒個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早些時候總覺得每每回家,被一大群親戚圍在一起噓寒問暖,關於工作,關於工資,關於感情,關於健康……起初覺得被這人間至愛親情給暖到心生歡喜,但慢慢長大才懂得,他們的關心,也許並非盼望你過得有多好,除了餵飽自己那顆八卦之心外,他們也是希望藉機觀察下,你是否比他們的子女過得好。
  • 家裡有男孩的不要一味窮養,這3個方面「富養」,長大後能成才
    事實上並沒有多數父母想像中那麼簡單,有些父母對「窮養」的理解不夠深入,只是覺得養男孩子在經濟上應該克制節約一些兒,即使過點苦日子也沒有關係。另外,如果一直在旁邊晾著兒子,他的哭沒有得到及時回應,孩子反而會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久而久之還可能養成自卑的性格缺陷,容易畏首畏尾、辦事拖拉、優柔寡斷長大後很難成才。
  • 長大後的孔融是什麼樣子的?不僅拋棄妻兒,而且還不孝
    不少人都十分好奇,既然孔融從小就這麼懂事,那麼孔融長大後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孔融就對看門的說「我是李膺的親戚」,看門人無法辨別怕怠慢了就讓他進入了其中。李膺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就對孔融說「你個小屁孩怎麼亂認親戚呢」。孔融也不慌張不緊不慢地說「先祖孔子曾拜老子為師,我們可是幾輩子的親戚了」。看著這麼聰慧的孔融引來了名士李膺的讚賞。
  •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俗話說得好:「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周歲會走。」其實則不然,爬行對於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也會有明顯的不同。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並且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曾經關於育兒的講壇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
  • 小時候明明是一家人,怎麼長大以後,突然變親戚?看完這些很心酸
    前段時間,看到有一個網友說「小時候明明是一家人,怎麼長大以後,突然變親戚?」很值得讓大家反思,究竟現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究竟是親戚?還是家人?親戚在字面意義僅僅只有血緣關係,可是到底關係好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年紀大後才明白,朋友比親戚更可靠,朋友可以選,親戚卻選不了
    人們以前年紀還小的時候,大多和親戚的小孩玩得比較好,因為親戚之間會經常走動,而孩子也跟著大人走親戚時常常在一塊兒玩,感情也越來越深厚。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孩子們長大開始上學後卻發現,自己和親戚的孩子依然玩得很好,但是大人之間卻對孩子有了微妙的變化。
  • 清華老校長直言: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懶",孩子長大後會越出息
    清華老校長直言:家長在這4個方面&34;,孩子長大後會越出息!導語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培養出一個對家庭有責任感、對社會有貢獻的好孩子。但是,孩子成長為什麼樣子,和父母的引導是離不開的。如果父母給予孩子不恰當的教育,很有可能會讓他們成長為父母最討厭的那種孩子。
  • 總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啥樣?家長們別不在意
    導讀:總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啥樣?家長們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總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啥樣?家長們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挨打長大」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肉眼可見
    在20多分鐘的時間裡,媽媽對女兒不斷地推搡和毆打,小女孩卻沒有半點反抗,不哭也不鬧,只是掙扎著想回到座位上寫作業。「挨打長大」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肉眼可見01心理承受能力近些年來,不少年輕人因壓力太大而輕生的報導愈發凸顯,於是很多人感嘆: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弱。我們發現,那些從小挨打長大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強,更能從容應對失敗。
  • 李玫瑾教授直言:養育女孩要遵循「4個原則」,女兒長大後更優秀
    李玫瑾教授直言:養育女孩要遵循「4個原則」,女兒長大後更優秀第一個:用愛感化小公主父母們有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教育孩子,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然後的家庭環境,然後用愛去感化孩子。對女孩做到賞罰分明很多家長都覺得女孩兒又聽話又乖巧,平時是不會犯什麼錯誤的,當女孩犯了錯誤之後,父母們也是覺得她可能只是一時糊塗,所以選擇無視這個錯誤。
  • 「媽媽,我長大可以當廚師嗎?」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熱鬧的屋子裡,滿是大人和孩子,家長圍坐在一起,聊著聊著就扯到孩子身上。聊孩子的花費,聊孩子上了什麼興趣班,聊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個家長忽然來了興致,叫住幾個孩子問:"你們長大後想當什麼?"其他幾個孩子,不是說想當太空人,就是科學家、銀行家、醫生,唯獨9歲的小鵬,很驕傲地說"我長大就要當廚師,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這句話簡直就像是一聲驚雷,炸出了周邊人不同的表情。一位阿姨率先開口:"傻孩子,廚師怎麼會有出息呢?你怎麼會想做廚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