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的開放,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生二胎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朋友拒絕生二胎。一般這個時候,生二胎的朋友就會勸告不生二胎的朋友:你不知道家裡有兩個孩子多幸福,熱熱鬧鬧的,一個孩子太孤單。而且,我們去之後,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還能相互依靠。有個親的,總好過只剩下自己。
大概一聽,還真是這樣,有了兄弟姐妹,長大之後也能有個伴。但這時候,也有一個過來人說了,想生二胎就生二胎,沒必要打著給老大生一個伴的名義。因為這兄弟姐妹,長大之後就變成了親戚。這位過來人,就是最早一批獨生子女裡的漏網之魚。
有一個弟弟,和弟弟相差兩歲,小時候關係的確很好。但隨著年齡增長,就開始慢慢變得疏離。各自成家、父母去世之後,就很少聯繫。逢年過節,也是一個電話就完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長大之後會有很多身不由己。
沒有共同語言,感情就逐漸變淡了
任何情感的維繫,都需要時間,都需要經常聯繫,親情也是如此。但大多數時候呢,兄弟姐妹之間很少聯繫,只是有事才會聊上兩句。一開始倒不是感情不深,而是兄弟姐妹之間,都有各自的生活,沒有時間,沒有共同語言,以至於,感情就慢慢變淡了。到想聯繫的時候,也不知道說什麼。漸漸地,真的就變成無法可說。
因此,隨著各自成家,有各自的生活,兄弟姐妹就慢慢疏離了,變成了親戚。
父母重男輕女,重大輕小,讓手足之間越變越差
手足之間最終的結局,會走向何方,與父母有很大關係。倘若父母對待子女一視同仁,那子女之間也比較有愛,能互相扶持。就算父母去世,各自成家之後,感情依然會很好。
但若有些父母重男輕女,重大輕小,那這手足關係比親戚還差。為什麼呢?因為父母不公平對待,必然導致一個子女不被關心,經常性被忽視。人非草木,哪能沒有怨氣。而另一個被父母寵上天,驕傲自大,又不懂得體諒他人。以至於手足關係,變得非常差勁。
利益分配導致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帳。就算是再親的兄弟姐妹,倘若遇上利益問題,也會鬧得不可開交。就像前段時間,在我老家,幾個兄弟因為父母留下的幾畝地吵起來了,驚動很多人。處理好之後,幾個兄弟家也互相不說話。
多子女家庭,若沒遇到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多半很親密。但若遇上這個問題,到最後,別說是親戚,直接變成仇人了。
綜上所述,父母可以生二胎,但千萬別打著給老大生一個伴的名義。因為多數的兄弟姐妹,結婚成家之後就變成了親戚,關係也一般。
當然了,手足感情跟父母的關係也很大。若父母拎得清,會處理事,手足關係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