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傳統名菜蜜汁叉燒,很喜歡叉燒肉的一種,好的叉燒要味道,鹹中帶甜。
主成分配料都是上乘的
豬蹄肉1000克生抽適量姜蒜適量蜂蜜適量
醬料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
國產蜜汁叉燒的操作步驟
梅花肉洗淨,切成小片,用廚房紙吸乾水分,放入大碗中,加少許料酒、鹽及姜蔥蒜醃1小時,去肉腥
1小時後,倒入一些叉燒醬還有一點點生抽,慢慢攪拌均勻,然後用牙籤在肉塊的每一面細密地紮上幾個小洞,然後用手抓揉2分鐘,使之更好地入味,然後密封放入冰箱,醃24-48小時,最好每7,8小時翻一翻。
烤箱預熱,上下火190度,將肉塊均勻置於烤箱中央,烘烤30分鐘,最下一層用錫紙鋪在烤盤上,並在烘烤過程中灑上醬汁和油脂。
取塊表面刷上蜂蜜,注意每一面都要刷,刷完後放入烤箱繼續烤30分鐘。超級美味~~~~
提示語:
做叉燒一般以梅花肉為好,肉質肥厚,裡脊肉次之,個人認為帶點肥厚邊的腿肉也不錯,這樣烤出來的肉要帶點油才好,這樣味道要好些,如果是純瘦肉是會有些柴。
醃製時間不得少於8小時,如喜歡蜜汁的可加點叉燒醬。最後要注意多刷些蜜汁,使成品更加油亮美觀。
梅花肉洗淨切開,用廚房紙吸乾水分,用牙籤在肉上扎小,再在肉的表面切幾口,不要切斷;
我一直很喜歡叉燒肉的味道,在廣東的那些日子裡,對所有與叉燒相關的食物都有好感。提到叉燒,想起了《食神》中的那碗「暗淡的銷魂叉燒飯」。薛家燕對周星馳那碗叉燒飯的評價是:「叉燒」好「叉燒」!沒見過這麼好吃的叉燒啊!求救啊~~~
那麼我再推薦兩種叉燒的做法,雖然在家裡很難做出外面酒樓的味道,但也是軟嫩多汁,讓你邊切邊吃。
烤箱版叉燒肉,叉燒肉。
做叉燒絕對是梅頭肉最好的,是取骨後切成的肩胛肉,肉質細膩,有間隙脂肪。肉梅是做叉燒用的公認材料,香脆可口,香酥可口。假如你真的不想吃肥肉,那就選裡脊肉。
大蒜洗淨,大蒜去皮拍碎,大姜切片,大蔥切段。
做醃汁。將50 ml叉燒醬、15 ml蠔油、2克糖、2克胡椒粉、1克鹽倒入碗中,攪拌均勻。叉燒醬味道豐富,不會只有鹹或甜的味道。《莊記》、《李錦記》我比較喜歡。
豬肉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蔥姜蒜蓉,下入調味汁,抓勻,用保鮮膜密封,放入冰箱內24小時冷藏,中間取翻轉面,使味道均勻均勻。
烤盤上鋪一層錫紙,取出醃過的肉,兩面再均勻刷上醃汁,再刷一層蜂蜜
烤箱預熱180℃,中段烘焙約一小時,具體視肉塊大小而定。
烤制過程中,1次烤15分鐘,翻轉面,刷醃汁及蜂蜜;2次烤10分鐘,翻轉面,刷醃汁及蜂蜜;最後烤2次5~8分鐘,繼續翻轉面,刷蜂蜜。要是不熟,就
從烤箱中取出,趁熱切片即成,亦可放涼後再切片,又是別有風味。還可以搭配料汁食用,建議加冰梅醬,酸酸甜甜很開胃!
免烤箱版叉燒肉片。
無烤箱的小夥伴來看看,這款免烤版叉燒味道還不錯哦。
梅頭肉或裡脊肉切成片,在沸騰的水中煮兩分鐘,直至外部斷生。
將肉塊放入較深的容器內,加白糖,酒,約以一斤肉湯匙酒配成,糖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調節,攪拌均勻,醃製三小時。
一小時後,加入鹽、生抽、老抽,拌勻,醃一夜,期間翻炒一兩次,使入味均勻。
熱鍋入油,將肉和肉汁全部倒入鍋內,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無需加水,但要頻繁翻炒,直到肉汁變幹。喜歡甜的,可以加蜂蜜到湯汁裡。
醃肉時,一定要先用糖和酒醃三個小時,再用鹽醃一下,否則糖、酒的味道就進不去了。
把肉切成較粗的條,煮熟後切成橫條,這樣每條肉醬均勻。表面刷上蜂
自製的叉燒比外面的更美味,而且乾淨衛生,做法也特別簡單,我們一起來做吧!
原料在粵菜中,叉燒肉是很有代表性的菜餚,叉燒肉是燒
李錦記配料都是上叉燒醬三勺
老抽一勺
豬肉500克
國產叉燒工藝
洗淨豬頸肉片,加入叉燒醬和老抽,塗勻,醃製4小時以上,
再加入電飯鍋,直接按煮飯功能燉煮,記得要不時翻開鍋,兩面加熱均勻,煮熟後取出切塊
將電飯鍋中的調味汁均勻灑在叉燒的表面,讓叉燒變得美味!
提示語:
由於豬頸肉會買的人比較多,量有時候也比較少,買不到的話也可以用五花肉代替,只是味道不如豬頸肉好嚼,不必放鹽,直接放入電飯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