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九號機器人總裁王野:目前低速自動駕駛空間更大

2020-12-24 界面新聞

記者 | 肖芳

8月16日,九號機器人發布了三款新品,分別是可自主移動的電動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其中,兩款配送機器人是九號機器人在無人配送領域推出的全新解決方案,也代表著團隊對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領域的思考。

其中,Segway配送機器人S2是一款智能、靈活,可兼顧室內外運行的配送機器人,會自己上下電梯,是Segway於2018年發布的配送機器人S1的升級版。S1已通過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累計完成5000餘公裡的實地運行。與S1相比,S2定位精度更高,盲區更少,可適應更多複雜環境,並可以輕鬆檢測到人腳或臺階,靈活避讓行人,且可防止機器人跌落臺階和水池,減少危險的發生。

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為用戶提供園區和校園級、樓到樓之間送達服務的室外自主導航機器人。其採用多線雷射雷達+多視覺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能在各種環境下精確定位,並採用先進的路徑規划算法及動態障礙物規避算法,使機器人在非機動車道與封閉園區流暢行動。此外,X1還能自主識別紅綠燈。

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階段,低速自動駕駛的發展空間更大,並不是說低速自動駕駛技術要求低技術簡單,但它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相對較低,比較靠譜。如果在汽車上做無人駕駛,要讓人完全放手,必須在安全性上足夠靠譜才行,目前技術上根本達不到。

在王野看來,高速自動駕駛在近10年之內不太可能大規模商用。「目前自動駕駛無法處理的情況,一個是前車追尾急停之後它無法停下來,另一種是機械故障。」

王野表示,Segway配送機器人S1在過去一年的測試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但因為是低速,沒有嚴重後果,新一代配送機器人已經解決了遇到的問題,希望能真正實現商用。

以下為界面新聞整理的對話實錄:

界面新聞:過去一年,Segway配送機器人S1在測試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

王野:在視覺上,我們發現S1在昏暗的環境下識別會有一些挑戰。S2加入了新的傳感器,相當於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視覺為主再配合一個成本差不多的雷射雷達,因為視覺只能看到前向的東西,雷達可以看到360度,有人從機器人側面穿過時,它能夠預知到。

在尺寸上,我們發現機器人如果體積很大的話,是擠不上電梯的。我們在S2上權衡的容積以及長寬高等尺寸,儘可能地做小。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發現有的貨梯是墊高的,S1通過的時候會卡住。S2底盤採用懸掛減震方案,擁有更強越障能力,能跨3釐米高的坎,過5釐米高的減速帶。

界面新聞:配送機器人能提升多少效率?

王野:它的作用是幫助外賣員或者快遞員完成最後一公裡,他們把東西送到寫字樓,再由機器人送到相應的樓層,這樣可以把人工的時間節約下來去送別的單。在外賣上,我們測算的結果是機器人能讓一個外賣員送的單量加倍。

界面新聞:配送機器人對本地的計算能力要求高嗎?

王野:機器人對本地計算的要求是很強的,比如有人走過來,信號監測到之後發到雲端,處理完再發回來,可能人已經撞上了。有些東西適合本地處理,跟它時效性有關係。時效性低的東西可以傳到雲端慢慢處理,時效性要求高的只能在本地處理。每天機器人幾百G的數據,全上雲的話成本也是很高的。

界面新聞:5G對我們配送機器人的改變大嗎?

王野:我覺得真正的改變是在道路自動駕駛。車聯網真的是要先傳到雲上再傳回來,告訴我位置在哪。車載自動駕駛上的計算機功率動輒幾十千瓦,老實說這個油耗高得不得了,開手動駕駛的車百公裡10個油,開自動駕駛的車百公裡20個油都難。有了5G之後,大量的資源在雲上計算,可能就沒那麼高了。

界面新聞:道路自動駕駛現在面臨的問題在哪?

王野:現在自動駕駛對於前車追尾急停是無法處理的。還有一種是機械故障,比如斷軸了、輪胎爆了,這些問題自動駕駛搞不定。對低速自動駕駛來說,出個事故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但如果高速自動駕駛,讓人完全放手,必須在安全性上足夠靠譜才行,目前技術上根本達不到。

相關焦點

  • 關於九號及E系列的Q與A
    12月17日,全球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創新科技企業九號機器人在北京舉辦了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兩款兩輪電動車新品。發布會後有幸採訪到九號機器人董事長兼CEO-高祿峰,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並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九號機器人發「真智能」電動摩託,售價3999起
    對此,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野也表示,不是所有連接APP的硬體都是智能的,很多產品是披上智能外衣的「偽需求」。真正的智能產品是更簡潔的,不需要用戶複雜的操作,它能更主動的去完成某些操作。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野基於此,此次九號機器人發布的九號電動E系列和九號電動C系列均配備了Ninebot RideyGo即停即走系統,通過該系統,用戶只需將手機接近車輛,就可自動解鎖,停車後則是快捷鎖車
  • 滑板車自行找人、配送機器人自主上下電梯 帶這些功能的AI機器人來了
    昨天(16日),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行業創新企業九號機器人在北京宣布推出兩類三款人工智慧技術加持的新產品:智能共享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8月16日九號機器人發布會現場,主辦方展出智能共享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
  • 九號公司調整機器人組織架構,正研發家用機器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12月3日,九號公司(689009.SH)發布內部信顯示,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九號公司對原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的組織架構,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則致力於面向消費者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由總經理任冠佼負責管理工作,向九號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匯報。關於正在研發的家用機器人是為何物,目前仍處保密階段,該公司並未透露太多信息。 據悉,這是九號公司上市之後進行的首次組織架構調整,顯示出了其對機器人業務的重視程度提高,也是其8年技術深耕、積累與發展的必然。 可以看出,九號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更為細分,野心更大,四大新的組織架構串聯起整個公司的機器人產業藍圖。
  • The SPOON報導|PIX自動駕駛被美國食品科技行業「盯」上了
    和其他自動駕駛汽車一樣,PIX 城市機器人平臺也配備了一系列傳感器和攝像頭,用於導航和躲避障礙物。本周,我與 PIX 營運長 Chase Cao 通了電話,他解釋說,他的公司目前正在努力適應中國和美國的法規,以便讓 PIX 自動駕駛城市機器人平臺可以在公共道路上運行。
  • 雙電池模式最遠可跑240km,九號電動車續航趕超電動汽車
    圖:九號機器人董事長兼CEO高祿峰說到九號機器人,大眾對其品牌的認知可能更多的是其為全球「最大的平衡車製造商」、「小米生態鏈企業」,本次發布會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劉德就親臨現場助陣,他說,「九號機器人是把機器人理念用在短途交通工具上,這是他與其他生態鏈機器人公司不同的地方。
  • 九號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要扳回一局-九號公司...
    12月3日,九號公司(上市更名前為:九號機器人)進行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原機器人各個業務部門在架構調整後,形成由「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部門組成的機器人團隊。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則致力於面向消費者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由總經理任冠佼負責管理工作,向九號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匯報。關於正在研發的家用機器人是為何物,目前仍處保密階段,該公司並未透露太多信息。
  • 九號公司啟動上市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
    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則致力於面向消費者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由總經理任冠佼負責管理工作,向九號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匯報。關於正在研發的家用機器人是為何物,目前仍處保密階段,該公司並未透露太多信息。
  • 納恩博王野:走路、看路、地圖 構成消費級行動機器人三要素
    在上午的演講活動中, Ninebot聯合創始人、 總裁王野發表了主題為「從平衡車到機器人  」的演講,講述了納恩博向製造機器人的轉型,以及其產品「路萌」機器人所代表的移動機器人能夠滲透的應用場景。安保、物流、倉儲等領域的人力成本不斷提升,具有移動、載重能力的智慧機器人能夠在安保、物流、倉儲等場景投入應用,降低成本的同時能提高效率。2、全世界老齡化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勞動力的不足將使人類社會對自動機器人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同時養老壓力的負擔也讓智慧機器人在這方面有發展潛力。
  • 配送機器人圈再多兩款新品:AI運維+道路預測,最早2020年量產
    「這兩個數據非常清楚地表達了我們做配送機器人的出發點。」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在8月16日的九號機器人新品發布會上這樣解釋涉足配送機器人領域這件事兒。「在當下弱人工智慧時代,越多的智能可能會相當于越多的智障。」王野這樣認為。這樣的認知,也就決定了九號機器人做配送機器人的「大方向」和「小方向」。就當下國內整個配送行業而言,王野認為主要面臨著三個挑戰:配送行業配送量急劇上升;主要經濟體在快速老齡化,供給端遇到很大挑戰;配送行業存在抵消、混亂、難管理的現狀。
  • 九號公司趕赴下一個戰場 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開闢諸多細分賽道 有接近九號公司的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九號公司本輪組織架構意在進一步建設精幹穩定、能打勝仗的機器人團隊,夯實機器人核心技術,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3年至5年的發展需要。
  • 自動駕駛如火如荼,但豐田卻押寶機器人
    而豐田卻在自動駕駛部分沒什麼動靜,似乎好像是落後了。但是豐田每年都會投資 100 億美元作為研究經費。對於豐田來說,他們認為最終的競爭點會是機器人。John Hanson 是豐田研究院的通訊主任,他表示:「我們的研究重點會有所不同。自動駕駛能幫助你在城市間自由穿梭,但是機器人可以幫你爬樓梯。所以不管是自動駕駛還是機器人都是幫助人們能自動化移動。」並
  • 這次,他們想用AI運載機器人為你送外賣
    近日,九號機器人在京發布3款AI產品——可自主移動的電動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九號機器人董事長兼CEO高祿峰說:「未來十年,全世界的物體都在『活過來』,全球物聯網將成為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 對話耶魯大學教授邵中:安全作業系統如何成為自動駕駛市場的最新...
    雷鋒網新智駕按:7月10日,在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大會壓軸日上,以下內容來自專場對話環節,對話問方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朱曉蕊,對話答方來自耶魯大學教授邵中,後者的團隊目前專注於汽車領域安全作業系統研究,話題圍繞「安全作業系統與自動駕駛」展開。雷鋒網新智駕將對話內容做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編輯。目前,大部分對自動駕駛的研究停留在應用層或系統級別層面,但核心軟體,例如作業系統,現在其實是發展的黃金時期。
  • 小米光環加持市值突破335億,機器人辨識度...
    作為專注於智能短交通、服務類機器人領域多年的企業,九號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智能短程行動裝置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目前業務鏈已經延伸至智能配送機器人、電動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以及全地形車領域。
  • 研發L4級低速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普思英察(PerceptIn)今年計劃海外...
    「我們認為,人均GDP超過4萬美金的國家採用無人駕駛技術,是更為合理的,因為它能顯著減少昂貴的勞動力成本,市場需求更大。」PerceptIn創始人兼CEO劉少山對36氪表示。深圳普思英察科技有限公司(PerceptIn)成立於2016年8月,總部在深圳,主要研發以視覺為主的低速無人駕駛技術方案,產品包括 DragonFly+無人駕駛FPGA計算平臺、DragonFly Pod無人駕駛園區車、DragonFly Bus無人駕駛觀光車等。
  • 九號機器人聯合蘭博基尼推出聯名定製版九號卡丁車
    小米舉辦了十周年主題演講會,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布了九號卡丁車Pro蘭博基尼汽車定製版等新品。 該項目由九號機器人,經由蘭博基尼汽車品牌授權部門亞太區代表——安素香港有限公司(www.eep.hk)共同打造及管理。
  • 這才是真正的陸地頭等艙 九號機器人在CES 2020發布Segway S-Pod
    大型SUV還是自動駕駛概念汽車?九號機器人(Segway-Ninebot)有不同的想像與答案。在1月7日開幕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九號機器人發布了一款「私人移動頭等艙」——Segway S-Pod,外觀勁酷,設計獨特,讓你行駛在路上能獲得100%的回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