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車自行找人、配送機器人自主上下電梯 帶這些功能的AI機器人來了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科技8月17日消息(記者梁爽)智能共享滑板車可以自己找人、自行移動,配送機器人可以自主上下電梯,還能提供樓到樓之間送達服務。如今,AI技術為智能短交通帶來了更多可能。

昨天(16日),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行業創新企業九號機器人在北京宣布推出兩類三款人工智慧技術加持的新產品:智能共享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

(8月16日九號機器人發布會現場,主辦方展出智能共享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央廣網記者梁爽/攝)

智能共享滑板車:自己找人 自己回家

「智能共享滑板車T60是一款能自己找人、自己回家的智能電動滑板車。」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在發布會現場介紹到,通過自動化調度、雲服務後臺、無線充電等功能,運營商可以在後臺雲端系統遠程控制滑板車自主移動,實現不同時間和區域內的供需智能調度,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王野表示,遠程視頻遙控可支持「一對多」操控,有效解決共享交通的潮汐化需求問題。

T60的續航裡程是60-70km,最高時速32km/h(可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法規要求調節),最大載重120kg。設計方面,T60採用倒三輪底盤設計,具備自動行走能力,還具備電剎車、機械剎車、駐車剎車三重剎車系統,同時還配備了高性能計算機和基於視覺的導航技術,可實現短距離指點導航和長距離自主導航,實現半自動無人駕駛。

王野介紹,雖然T60帶有攝像頭,但它並不會侵犯路人隱私。該產品會通過內置算法把採集到的人像、車輛信息都做模糊化(打碼)處理,只把重點聚焦在道路規劃上面,保護人的隱私安全。

「AI技術融入電動滑板車,大幅降低調度成本、運維成本,從而能獲得更多利潤空間和可持續健康發展。」王野說。

室內配送機器人:可自主上下電梯

如今快遞、外賣已經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每年千億級即時配送和末端配送市場給供應端帶來不小挑戰。王野表示,九號機器人推出的兩款新品Segway配送機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能夠完成從室內到室外的全流程配送工作。

王野介紹,Segway配送機器人S2可在樓宇內或者樓周邊運送物品,可自主上下電梯。「比如要去10層送餐,系統會提前設置好樓層,等S2到電梯前,就像按遙控器一樣,電梯會自動顯示樓層數,實現S2自主上下電梯,無需人工協助。」

此外,S2採用了LDS Lidar攝像頭與視覺傳感器融合後的導航系統,可以檢測到人腳或臺階,並做出適當應對反應。每單平均8分鐘送達,3臺機器人即時配送運力可達300單/天。配送過程中有實時監控預警,保障物品安全不丟失。

 室外配送機器人:4輪4驅高靈活性

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是一款能提供樓到樓之間送達服務的室外配送機器人,可應用於外賣、商超零食、生鮮、快遞末端、跑腿等配送領域。X1能夠自主識別紅綠燈,根據交通規則行駛,同時配備底盤機械剎車,可在城市非機動車道與封閉園區運行。

王野介紹,X1園區級配送機器人具有兩大技術特點。其一是4輪4驅、4輪均可轉向、4輪均配備機械剎車,帶來極度靈活的通過性和極高安全性,可前進後退,可原地轉彎,也可側向平移和斜向平移;其二是X1的導航和運動規划算法融合了雷射雷達和視覺信息。通過視覺信息來標記雷射雷達所產生的導航地圖上的各種特徵物體,識別路上的物體到底是靜止的路錐還是站立的兒童,到底是路邊即將開出的汽車還是固定的配電箱,從而可以更安全可靠地做運動規劃和安全控制。

王野說,配送機器人還可以身兼數職,中午送外賣,下午換一個貨箱送快遞,甚至到晚上的時候,換成一個攝像頭,加上夜視儀,變成保安。

目前,九號機器人此次發布的兩類三款機器人新品,均已給出產品商用時間表:智能共享滑板車T60將在2019年9月1日起啟動與第一批合作夥伴運營聯合測試。Segway配送機器人S2將在2019年10月向首批合作夥伴啟動試商用運行,2020年第一季度最終量產。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將在2020年1月向首批合作夥伴啟動試商用運行。

相關焦點

  • 這次,他們想用AI運載機器人為你送外賣
    近日,九號機器人在京發布3款AI產品——可自主移動的電動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九號機器人董事長兼CEO高祿峰說:「未來十年,全世界的物體都在『活過來』,全球物聯網將成為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 九號機器人亮相德國IFA 2019,兩款續航65km電動滑板車引圍觀
    上個月,九號機器人發布了全球首款能自主行走的智能共享滑板車T60,而在IFA開展前一天的媒體日,也就是9月5日,九號機器人兩款電動滑板車新旗艦產品——Ninebot KickScooter MAX G30(適用於更廣泛的歐洲市場)和G30D(符合德國新交規定製版)在全球媒體面前亮相,配置全面升級更安全更舒適,超大容量電池滿電續航65千米,比普通電動車跑得還遠,騎著它們可繞城市一大圈,每周只需要給它充電一次
  • 對話九號機器人總裁王野:目前低速自動駕駛空間更大
    記者 | 肖芳8月16日,九號機器人發布了三款新品,分別是可自主移動的電動滑板車T60、Segway配送機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其中,兩款配送機器人是九號機器人在無人配送領域推出的全新解決方案,也代表著團隊對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領域的思考。其中,Segway配送機器人S2是一款智能、靈活,可兼顧室內外運行的配送機器人,會自己上下電梯,是Segway於2018年發布的配送機器人S1的升級版。S1已通過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累計完成5000餘公裡的實地運行。
  • 機器人和無人機是如何改變人類配送方式的?
    事實上,隨著機器人、自動化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配送服務變得越來越輕鬆和便捷。近幾年,從初創公司到零售巨頭,各種各樣的公司都將目光聚焦到機器人配送上。比如亞馬遜六輪機器人Scout,福特人型機器人Digit,星艦科技六輪機器人,普渡科技貓形機器人貝拉等。機器人是如何改變人類配送方式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配送機器人圈再多兩款新品:AI運維+道路預測,最早2020年量產
    車用雷射雷達價位一直高居不下,據王野介紹稱,「因為我們用了視覺為主,雷射雷達為輔的導航方式,我們對雷射雷達的要求會變得非常低,類似於掃地機器人中應用的廉價雷射雷達就足夠,而不需要室外無人車應用的雷射雷達。」除成本之外,九號機器人應用「視覺技術+雷射雷達」的組合主要由於二者分別有定位漂移、路徑規劃出錯的問題,二者組合剛好可以進行互相彌補。
  • 機器人管家正走向生活 專家:服務機器人急需行業技術規範
    「機器人需要精進各種環境感知的能力、包括和各種智能設備的交互,比如機器人需要上下電梯,通知客人(座機、手機、智能音箱等),以及室外服務機器人還需要判斷路況,這些與環境交互中的智能系統我們可以統稱為環境智能。機器人和環境之間如何通訊,如何更好的理解所處的環境,需要機器人廠家和相關行業一起努力,從而形成行業標準,為服務機器人修路架橋。」應甫臣說。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該研究院研發的技術可以賦能運載機器人產品,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以及家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甚至這些技術也可以降維運用到九號公司的短交通產品線上,提升短交通產品的智能化。 2015年,陳子衝加入九號公司Segway Robotics團隊,歷任公司高級架構師,現任機器人研發高級總監,主導了路萌機器人、Segway室內與室外配送機器人、智能共享滑板車T60的產品研發。其帶領的團隊在機器人定位、感知及運動規划算法領域有雄厚的技術積累,並於IROS 2019國際機器人頂級會議以絕對優勢獲得了Lifelong SLAM挑戰賽冠軍。
  • 「VIE+CDR」第一股九號公司上市 全球平衡車和滑板車龍頭再添配送...
    快遞及外賣配送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直接影響。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升高,人力成本和配送機器人成本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為了應付逐漸升高的配送人工成本,配送機器人送餐、送貨已成趨勢。九號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簡化人和物的移動,讓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做機器人是其初心和夢想。
  • LG開啟室內機器人送貨服務試驗 可自行乘坐電梯運送貨物
    原標題:外媒:LG開啟室內機器人送貨服務試驗 五分鐘即可送到   據外媒ZDNet消息,LG電子表示,已經開始對其室內機器人交付服務進行試驗。LG的機器人可以自行乘坐電梯,從便利店運送貨物。
  • 統一訂購、機器人配送……復工後,上班的人怎麼吃飯呢
    集團餐、機器人配送、內部消化與配套業務統一訂貨上班族下班後如何吃午飯你中午吃什麼?過去兩天,一些上班族與記者分享午餐菜單,這有點出乎意料。馮軍說:「是附近的小南國來的,辦公樓裡沒有食堂,很多人都不出去吃飯了。他們分開叫外賣,覺得出去一次又一次不方便。」看到小南國和美團合作推出企業集團餐,公司決定統一點餐,並要求員工前一天按照菜單點餐,第二天準時送到。」馮軍給記者分享菜單:一共有30元和40元。她40元的菜有9種,其餘主菜是梅菜臘肉和鹹菜魚。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該研究院研發的技術可以賦能運載機器人產品,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以及家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甚至這些技術也可以降維運用到九號公司的短交通產品線上,提升短交通產品的智能化。據了解,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院長由機器人研發高級總監陳子衝擔任。
  •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2020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打造智慧商業模式
    機器人搭載KEENON自主研發的全自主定位導航技術,實現自動學習的酒店通道、電梯和客房位置,自動規劃最優路徑來進行導航,確定移動路徑,自動避讓人和障礙物,並且可自主搭乘電梯,自主撥打電話,實現無人陪伴的情況下獨自完成各項服務,降低酒店人工成本的同時提升運營效率。
  • 九號公司啟動上市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
    該研究院研發的技術可以賦能運載機器人產品,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以及家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甚至這些技術也可以降維運用到九號公司的短交通產品線上,提升短交通產品的智能化。據了解,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院長由機器人研發高級總監陳子衝擔任。
  • Segway Robotics即將發售個人版機器人Loomo,同時發力B端無人配送...
    Loomo個人版與企業或是教育客戶不同,大多數C端消費者對機器人產品功能期待較高,大部分人還停留在科幻電影情節中。機器人產品作為新興事物,國外相對國內接受度更高,用戶也更願意試錯。用戶在夠買第一臺服務機器人產品時,往往抱有嘗鮮的心態,對於產品性能等問題選擇適度接受。而在國內,用戶往往願意購買市場成熟的產品。
  • SEGOO小潔機器人揭開維多利亞酒店的「秘密」
    維多利亞酒店客房配送、迎賓帶路、送餐外賣、巡遊宣傳、智能服務,0人工接觸,疫情期間入住更安心,SEGOO小潔機器人聯手佛山維多利亞酒店,讓科技貼近生活,酒店與客人之間不再有「秘密」。小潔&維多利亞維多利亞酒店引入智能配送機器人是酒店智慧升級的一大重要舉措,通過新科技、新模式處理問題,使用機器人完成簡單重複的跑腿工作,重塑「服務員」價值,釋放人力,把小潔酒店配送機器人應用在維多利亞酒店的服務中,服務智能化,為客人提供更加精準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 坎德拉科技機器人再增新落地點 人工智慧助力城市智慧生活
    近日,深圳卓越前海壹號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快遞員」,它們24小時超長待機,不僅可以自己通過門禁閘機,自主在電梯間裡選擇樓層,而且還會聯繫收件人智能把快遞送到指定的配送地。這些機器人來自深圳科創企業坎德拉科技,兩款機器人分別是室外陽光無人車以及室內燭光機器人,室內室外機器人同步「上崗」, 實現寫字樓內立體化配送。
  • 1.5G巡檢機器人一次性測量10人體溫且誤差在0.5°C!
    近些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成為了一個非常大的風口,街前巷尾全部的人都在議論人工智慧,大家對人工智慧的基本的常識都會搞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越來越密切而深遠的影響。在與這場新型肺炎的鬥爭中,咱們看到非常多堅守在一線醫護人員體力透支,非常多醫院甚至醫護人員緊張,然而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出現,非常大程度上抗疫緩解這一狀態,專家學者以及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通過ai硬體在這場疫情中發揮作用,擔負更多基礎性工作,來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 配送機器人、智能護理床 國產高科技產品為抗「疫」助力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持股公司,向防疫前線單位捐助總計價值610萬元的系列機器人產品及智能醫療輔助設備:7臺醫院智能配送機器人、14臺餐飲服務機器人、10臺智能護理床、100臺制氧機、160臺無創呼吸機。醫用配送機器人及智能護理床將被發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應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及疑似病例的護理與救治工作。
  • ROBOGUIDE軟體:機器人輸送帶上下料虛擬仿真操作方法
    概述在機器人生產線上,機器人不只是作為上料設備,還可以作為下料設備。除了各種工具機的上下料以外,輸送帶上下料也是非常常見的。工具機上下料應用中通常都是一臺機器人完成上下料任務,而輸送帶上下料通常為多臺機器人協同完成上下料工作,如一臺機器人將加工好的半成品放置到輸送帶上轉運至下一工位,機器人再從輸送帶上抓取上一工位轉運來的半成品放置到本工位上;另一臺機器人將本工位加工完成的工件放置到輸送帶上,然後再將上一工位轉運來的半成品放置到本加工位以完成新的加工工序,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實現生產線的自動運行,從而完成工件的加工製造。
  • 佳順智能:從618京東配送機器人看AGV技術發展
    6月18日,央視的《經濟半小時》報導了京東機器人配送,在中國人民大學順利完成首單配送任務, 據相關介紹,此款移動機器人(AGV)在滿電的狀態下可行走約20公裡,遇障礙物能自主規避,無人車頂的雷射感應系統會自動檢測前方行人車輛,會自動停車避障,可攀登25度的上坡,載重量大約在500公斤,可通過京東APP、手機簡訊等方式通知收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