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巡檢機器人一次性測量10人體溫且誤差在0.5°C!

2020-12-22 依合拉木說科技

近些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成為了一個非常大的風口,街前巷尾全部的人都在議論人工智慧,大家對人工智慧的基本的常識都會搞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越來越密切而深遠的影響。

智能巡檢機器人

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500千伏江門站對設備外觀、儀表讀數進行檢查,並使用紅外成像儀進行紅外測溫;3全天候消防支隊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12名文員實行四班三運轉24小時值班值守,經過移動5G網絡,非常及時的督促聯網單位、消防監督部門以及相關消防從業人員落實責任,設立了新型社會消防監管體系,緩解了目前消防安全嚴峻情勢。

1.5G巡檢機器人

該機器人不僅能在距離人群5米範圍進行紅外體溫測量,一次性測量10人體溫且誤差在0.5°C,還能智能識別是否佩戴口罩,對於體溫超過預警值或沒有規範佩戴口罩的人員,現場通過高音播報發出告警和提醒。

在與這場新型肺炎的鬥爭中,咱們看到非常多堅守在一線醫護人員體力透支,非常多醫院甚至醫護人員緊張,然而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出現,非常大程度上抗疫緩解這一狀態,專家學者以及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通過ai硬體在這場疫情中發揮作用,擔負更多基礎性工作,來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儘可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防止接觸發熱、咳嗽病人,在接觸的時辰佩戴醫用口罩,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基礎設施包含城市各個角落的終端設備,負責收集各類信息,為城市運營中的預警、決策供給數據支持。

為了達成智能配送常態化,京東物流從各地調開來配送機器人支援武漢;浙大專業導師,帶你對話機器人工程師,體驗電腦編程,與人工智慧進行一次非常親密的接觸。

當前,京東物流正在對更多人工智慧運用領域進行拓展,推進機器人技術迭代的同時逐漸對外開放,利用本身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製造及方案供應上累積的優勢,推進更多行業機器人應用走向規模化,實現智能升級。

配送機器人為武漢的醫院配送

京東表示,後期這些配送機器人將為武漢的醫院提供非常必要物資的配送;這個平臺經過集成能源大數據、能源網際網路、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需求側管理等技術,為園區供給非常高效清潔的能源支持。

為做好H7N9疫情患者救治準備工作,急診科重新規劃了診療與隔離病區,打開了非常綠色的道路,對醫護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和人員預分工。

這個機器人應用全自主定位導航技術,首要研發與銷售巡邏、安保等商用服務型機器人,核心技術在於經過視覺slam製圖、3D場景重建、物體識別、行人檢測及多傳感器融合,因而實現在複雜環境下完全自主定位巡航並作出實時預警。

百度根據旗下百度地圖的數據,統計人口遷徙數據,圖中數據顯示2020年2月12日遷入上海市人員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蘇州市、南通市、鹽城市,非常直接地顯示了疫情可能的傳播途徑。

相關焦點

  • 100元以內的電子體溫計!這款1秒測溫、誤差僅0.2度,滿滿黑科技
    由於水銀體溫計測溫慢、且又容易打碎造成汞中毒,很多家用基本上已經不用水銀體溫計,而選擇購買測溫快、誤差低電子體溫計。水銀溫度計是由汞的熱膨脹正比於溫度來工作的。而汞是很穩定的,所以水銀體溫計的穩定性也相對較高,用水銀體溫計測量出來的結果,通常都是比較準確的。
  • 體溫計測評丨智能體溫計誤差大,手機監測體溫靠譜嗎?
    GB/T 21417.1-2008《醫用紅外體溫計 第1部分:耳腔式》規定,醫用紅外體溫計規定的溫度顯示範圍外最大允許誤差:體溫計在35.0℃~42.0℃的溫度顯示範圍外,最大允許誤差±0.3℃。GB/T 21416-2008《醫用電子體溫計》規定,醫用電子體溫計的最大允許誤差如下:如果一個物體能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再用體溫計去測量它,讀數後就能知道體溫計準不準,即體溫計的誤差有多大了。
  • 精準的矽晶片溫度檢測——顯示測量精度為±0.1°C
    RTD 行業廣泛使用電阻溫度檢測器(RTD)來測量中溫(《500°C)。這些器件由一種電阻會隨溫度的變化呈正變化的金屬元素組成,最常見的是鉑(Pt)。事實上,PT100傳感器是行業中使用最廣泛的RTD,因使用材料鉑製成,且在0°C時電阻為100 Ω而得名。雖然這些器件無法測量熱電偶那樣的高溫,但它們具有高線性度,且重複性較好。
  • 體溫高不等於得新冠肺炎!有關體溫測量的 5 個問題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焦慮,我們準備了 5 個體溫測量的相關問題,來解答大家的疑惑。 體溫測出多少度 才算發熱?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了正常範圍的上限。
  • 體溫在多少度以上,屬於發熱?不同溫度計測量,為何有誤差
    今年一提到發燒就讓人莫名的恐懼,主要是受到新冠病情的影響,在疫情最嚴重大的那段時期內,聽到別人發燒簡直就是一種噩耗。直到現在為止我們進出公眾場合還是要不定時的測量體溫,體溫計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一種儀器,尤其是家中有小孩的平時經常會感冒頭疼發燒,體溫計就起到了一個關鍵性作用。
  • 在目標體溫管理過程中連續無創體溫監測與有創核心體溫監測的比較
    患者的核心體溫監測方式主要是食道探頭(n=10),其次是膀胱(n=5)或直腸探頭(n=5)。總共有999小時的配對患者數據來自食道(50%),膀胱(25%)和直腸(25%)溫度監測。Bland–Altman分析表明,所有患者表面體溫監測值和核心體溫監測值高度吻合,差異均值為0.06±0.39℃(P=0.99),且未發現比例誤差(β=0.002,P=0.917)。
  • 《工程測量》考試題及答案 (1)(1)
    a. 100° b.110° c. 80° d. 280°84、在( )為半徑的範圍內進行距離測量,可以把水準面當作水平面,可不考慮地球曲率對距離的影響。a.10Km b.20Km c.50Km d.2Km85、水準儀有DS0.5、DSl、DS3等多種型號,其下標數字0.5、1、3等代表水準儀的精度,為水準測量每公裡往返高差中數的中誤差值,單位為( )。
  • 首個5G智慧水電站落地:首創5G水下機器人清淤、巡檢作業
    5G 網絡創新開展 5G 水下機器人、5G 無人機等智能化巡檢試點。據統計,亭子口水利樞紐根據設計要求每 3 至 5 年或大洪水過後將對消力池進行一次檢測,採用傳統的檢測方式,工期一般長達 3 至 6 個月,且圍堰搭建、拆除、抽水和檢測等費用在 590
  • 紅外體溫計不準?藥店:誤差屬正常現象
    小區保安使用紅外線體溫計測體溫 保安:存在誤差,超 37.3 ℃會自動提示 "36.5 ℃,正常 ",小區保安黃師傅正在使用紅外線體溫計為進入業主測量體溫。
  • 氣壓式高度表的測量誤差分析及修正方法研究
    0.1℃/km。測量元件引起的誤差主要有三種:一是彈性敏感元件的遲滯誤差;二是輸出特性曲線的非線性誤差;三是溫度誤差。3.1 遲滯誤差彈性敏感元件的特性曲線在負載增加與減小時其行程不同而發生遲滯誤差,遲滯誤差的大小與製造彈性敏感元件的材料及測量範圍有關。為了減小遲滯誤 差,應當選用遲滯小的材料來製造彈性敏感元件。遲滯誤差一般在敏感元件最大位移的0.2% ~0.7%範圍內變化。
  • 花式測體溫!這些紅外體溫檢測儀你都認識嗎?
    據了解,耳溫槍允許存在一定的誤差,通常在36-39℃範圍內,誤差為±0.2℃,高於39℃和低於36℃時,誤差為±0.3℃。yRuesmc雖然耳溫槍並不接觸鼓膜,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把探頭放置在外耳道深處,這樣實際上也會接觸皮膚。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適合作為一線人員的疫情排查工具。
  • 測量誤差怎麼怎麼一回事?
    系統誤差的特點是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重複測量所得測量結果總是偏大或偏小,且誤差數值一定或按一定規律變化.減小系統誤差的方法通常可以改變測量工具或測量方法,還可以對測量結果考慮修正值。
  • 37°C是人體正常體溫?科學家發現基礎體溫正在下降
    彼時,德國醫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對數萬人、進行百萬次腋溫測量。他發現,體溫可隨晝夜變化而波動。人均標準體溫為37℃(浮動範圍在36.2°C-37.5°C)。超過38℃,即為發熱。
  • 測量誤差如何界定?
    圖 1 測量誤差  二、測量誤差分類  測量誤差按照其性質和特點,可分為系統誤差、偶然誤差(隨機誤差)和疏失誤差三類。圖3-c中的彈著點密集於靶心,說明只有偶然誤差,沒有系統誤差。圖 3 用打靶說明三種誤差  三、測量誤差的表示方法和儀器精度的標定  1)絕對誤差  被測量的測得值X,與其真實值A之差,稱為X的絕對誤差
  • 孕前測量基礎體溫的原理和細則
    孕前測量基礎體溫也是一種驗孕的方法,然而很難準確測量基礎體溫,怎麼辦呢?在這裡,小編要來告訴你的就是孕前測量基礎體溫的原理和細則,幫你更準確的測量出基礎體溫。
  • 告別危險人工巡檢,軌道巡檢機器人
    2020年8月11日星期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17-5班的古爾丹1團隊,隊長原鵬飛在陝西鹹陽開展了軌道巡檢機器人的線上調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對今後的學習工作會提供有效的幫助。初步了解巡檢機器人通過網絡查詢資料等各種的渠道原鵬飛了解到了巡檢機器人的各種功能和用途。
  • 用智能馬桶實現體溫測量與亞健康預測
    (2)DS18B20內部設置 對人體體溫測量的精度需達到0.1℃,因而選取DS18B20精度為默認狀態,即12位A/D轉換結果,解析度為O.0625℃,轉換時間是750ms,以保證能夠精確快速測量體溫,同時配置寄存器設置為78H。
  • 國網湖南電力檢修公司:抗疫保電助復工 智能巡檢「顯神通」
    運維人員通過智能巡檢系統數據分析設備運行狀況。智能巡檢機器人開展日常巡檢。紅網時刻3月3日訊(通訊員 羅薇 張琛)「50211隔離開關溫度10攝氏度,正常。」3月1日,國網湖南電力檢修公司500千伏崑山變電站內,智能巡檢機器人在預定軌道內走走停停,附近的高清雲臺也隨著轉動,將鏡頭推近拉遠、焦點來回變換,巡檢平臺不斷收到精準的分析數據。
  • 大疆推出無人機測溫解決方案 測體溫精度提至±0.5度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大疆推出無人機測溫應急解決方案,測體溫精度提至±0.5度2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大疆創新方面了解到,為幫助防疫前線人員輕鬆部署無接觸體溫測量工作,大疆當日推出無人機體溫測量應急解決方案
  • 測量基礎體溫 提高「命中率」
    玩玩:姐妹們有測基礎體溫嗎?我現在想要寶寶。但是月經不調,去醫院看了,醫生開了一些藥,並要我測基礎體溫。可是我這個人很懶,經常忘記,今天測了明天忘,到了大後天又記起來。覺得很麻煩,不測體溫行不行~~~聽有的朋友講不用怎麼測,順其自然就能懷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