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看透的是人心。即便是認識一個人幾十年,也未必能知道他在想什麼,或者他內心隱藏著什麼。但是,我們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是沒有辦法避免和人溝通和交談的。因此說話的技巧就顯得很重要,很多人因為好口才而成就一番事業。
然而很多時候,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是要注意的。現在就來看看《易經》是如何引導大家為人處世,如何與人交談的。在和人說話的時候,下面的三件事要少說,這樣自己才會有更多的福氣。
《易經》當中蘊含了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很多大人物學習了當中的哲理,很容易成功,而對於普通人來講,學習易經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一、不要總抱怨生活的煩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煩惱,大家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在遇到煩心事的時候不要著急向朋友傾訴。更加不要經常和朋友抱怨這些不開心的事,這些負能量反覆的說,不但會讓自己煩惱,也會影響朋友的心情。這樣時間一長,朋友也會也遠離你。
在《易經》裡面說的蠱卦,就是說樣養毒蟲去控制人心。因此反覆去提不好的事情,不但對自己不好,對朋友也不好。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要學會忘記,不要重新去提起,這樣我們才會更加有福氣,生活也會更好。
二、保持神秘感,不再人後說事
《易經》裡面強調,一個人如果可以做到沒有妄念和妄行,可以堅定正道,這是一件好事。而這當中說的正道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可以堅守自己的底線。我們生活在現實社會,是需要有自己做事的準則。
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的事情,而自己的私事也不要隨便出去說。也就是什麼不該說不該做的堅決不要去做,這樣自己也會變得更加有福氣。
三、不要過於張揚,不浮誇
《易經》告訴我們,想讓一個人滅亡,先讓一個人瘋狂。可以看出來,如果過度張揚,很容易會出問題。意思就是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內心的想法,以謙遜的態度面對他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一個人如果不低調,有點成就就誇誇其談,很容易會被別人妒忌。從而導致出現問題,給自己帶來麻煩事。
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優秀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而是別人評價出來的。再說現在優秀的人這麼多,比你優秀的人自然會更多。只是優秀的人一般都是很低調地,沒有表現在表面罷了。因此平時大家要謙遜一些,做事不要過於張揚,這樣自己是非才會少,福氣才會來。
事實上,說話的尺度是很關鍵的。如果我們平時說話沒有分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很容易會讓自己招來沒有必要的麻煩。因此易經教導我們,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上面的三件事要少說,這樣自己才會有更多的福氣。平時如果我們說話有分寸,相信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從古代到現在,那些能夠在困境中找到突破辦法的人,做出正確的決定的人,都是學習過《易經》的。可見這本著作當中是有很多人生大智慧的總結的,這是一本百科全書,值得我們去努力研究和學習。當我們的人生有困惑的時候,可以去學習,我們心中的困惑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再看看如今: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總結:《易經》這本著作成為很多人的必讀之作,當中是有很多人生哲理,有關於說話之道,關於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和交談的技巧,當中都是有解答的。而且這本書還有白話文版本,有例輔助閱讀,這樣我們讀起來就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不善於和別人交流的人,那要多學習說話之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該怎樣表達,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如果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誇誇其談,口無遮攔,很容易會讓自己陷入人際交往的困局。
因此和別人說話也是要多學習技巧的,當我們掌握這些技巧,在別人的眼中,我們就會是高情商的人,人際關係也會變得更好,自己也會福氣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