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8年在國內爆火的宮鬥劇《延禧攻略》嗎?它被引進到了日本,即將播出!這當然是一件文化交流的好事,不過,當看到日方的宣傳畫時,國內網友不淡定了,「延禧攻略」四個字是一個沒留下,劇名被日本人改成了「瓔珞·紫禁城燃燒的逆襲王妃!」好吧,我們瓔珞的性子是有點耿直,下手也不軟,但是用「燃燒」、「逆襲」這種詞彙來形容她,是不是也太不「古裝」了!
當然話說回來,中日一衣帶水,文化上的聯繫千絲萬縷。日本朋友這個愛起綽號的趣味,說起來,源頭也是從我們這兒來的。
日語配音的《瓔珞·紫禁城燃燒的逆襲王妃!》一經公布,就迅速激起了中國網友的創作欲,大家紛紛給出了模仿體
還可以叫《黑心蓮在身邊之朕的野蠻王妃》
《乾隆:霸道令妃愛上我》
《馴龍高手》
實際上,在改劇名這件事情上,日本電視臺已經兢兢業業地幹了很多年。本著能浮誇就絕不平淡的標題黨精神,他們的每一個劇名都自帶語氣,滿滿的都是日漫風。比如中國的《甄嬛傳》,引進後他們叫《宮廷爭霸女》!
《太子妃升職記》,他們叫《太子妃狂想曲》!
《琅琊榜》,他們叫《琅琊榜,麒麟才子起風雲》!
《妖貓傳》,他們叫《空海·美麗王妃之謎》!
《親愛的翻譯官》,他們叫《我討厭的翻譯官~這份愛戀,用聲音傳達給你》!
以上綽號的風格,有個對應的詞語——中二。所謂「中二」,指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渴望變得強大,而做出狂熱且幼稚的行為和語言。在日本的流行文化中,隨處可見滿滿的「中二風」。尤其在體育賽事這種本身就自帶燃點的節目上,日本媒體的表現更是中二程度爆表!
比如,不少中國健將在日本都有一個霸氣又略帶「羞恥」的綽號,比如:帥氣的寧澤濤,是「東海的龍太子」、洪荒少女傅園慧,是「憤怒的大海嘯」、屢破紀錄的孫楊,則是「深海的大魔王」
而在桌球這個項目上,日本人的想像力更是絕了。張繼科被稱為「絕兇虎」、馬龍化身「破壞龍」、張怡寧則是「最強女王」,再配上熱血激昂的配音和同樣中二的臺詞,愣是把中日桌球對決解說出了一種決戰紫禁之巔的感覺。
日本的重點中二造詞區域,還要數動漫。每每在放大招之前,主角都要大聲喊出絕招的名字,這些名字往往又是「千」、「百」,又是「天」、「神」、又是「龍」的,雖然不太懂是什麼意思,但就是很華麗、很炫酷,聽上去就有一種厲害的感覺!
「炯異的,抗熱的,不思議的紅蓮之炎,引導著我們討伐魑魅之地種種不合理的意志現實吧!」
在運動類動漫裡,雙方對戰到最緊張的時刻,也必須會安排一群觀眾在旁邊解說「捧哏」,道出招式的名字,此時,觀眾表情一定要驚訝,語氣一定要層層遞進,才能顯示出大招的厲害!
當然,在這種場合,羞恥度爆棚的《網球王子》不能不上榜!
終於知道自己小時候和朋友對打的什麼「天馬流星拳」、「超級宇宙無敵霹靂掌」是怎麼來的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日本人如此喜歡起綽號、而且綽號還起得如此中二的屬性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仍然是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
在古代,日語能表達的意思和內涵有限,日常用語需要藉助漢語。唐朝時,他們通過唐詩學漢語。後來到了明朝,中國的話本又傳到日本,日本的文豪又開始提倡「看小說學漢語」,而好巧不巧,他們選的教材……就是……《水滸傳》……
我好像明白了什麼
《水滸傳》裡的108號梁山好漢,可不是個個都有綽號嘛!日本人就把這個習慣給學走了,學……走了……在日本一部叫做《水滸傳人物事典》的書裡,作者就提到:以前日本人起綽號,總喜歡用外貌、所屬陣營,想像力比較貧乏。但自從有了《水滸傳》,日本人才知道,梁山好漢的綽號那叫一個豐富多彩!原來綽號可以用歷史人物、用神話怪獸、再加上誇張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如小李廣花榮啊、青面獸楊志啊、黑旋風李逵啊、赤發鬼劉唐啊等等,讓日本人們耳目一新,進一步開拓了日本「綽號文化」的思路。
日本的戰國時代,大名、武將們認為,人在江湖漂,哪能沒個響噹噹的名號呢?他們紛紛給自己取綽號,並且把綽號寫在軍旗上,以壯聲勢,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勇猛。在這個時期,大名的綽號一般是「地名+霸氣的名詞」,比如:「奧州之龍」伊達政宗、「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美濃的蝮蛇」齋藤道三、還有大名鼎鼎的「東海道一弓取」,今川義元。
綽號是很拉風,不過後人認為,今川義元其實是個連馬都騎不了的大胖子……
而武將的外號,則一般是「鬼或虎+姓氏或出身地」,比如:「鬼半藏」服部半藏、「鬼武藏」森長可、「虎加藤」加藤清正等等。其餘的還有各種「第一」、「無雙」,比如:「日本第一」、「戰國第一」;實力次一點的,就叫「西國無雙」、「東國無雙」。
那我就厲害了,我,王者峽谷第一。
需要承認的是,日本人對於中文的學習,從來不是只學皮毛。戰國時期,織田信長把自己的政治綱領,總結為霸氣的「天下布武」;武田信玄則從《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提煉了軍事信條「風林火山」,這都是對中國思想精髓的活學活用。直到現在,日本的綽號文化仍然長盛不衰,這些綽號可能中二,但在日本人看來,這也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網友表示:皮這一下很開心。
雖然日式綽號中二極了,但我還是能接受的,為什麼呢,因為——你知道韓國人改的名字嗎?在韓國,《延禧攻略》被翻譯成《乾隆皇帝的女人》,《甄嬛傳》被翻譯成《雍正皇帝的女人》,還有《秦時麗人明月心》,據說被翻譯成了《秦始皇的女人》……要這麼說,那還是日本朋友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