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研入坑小夥伴,多少個漫漫長夜,多少天的日思夜想,才讓你下定決心走向計算機考研,然後拿到所有的專業分類之後,竟無語凝噎...
所以,小量子推出計算機專業方向科普性介紹,分析各個計算機專業方向的聯繫與區別、課程與就業,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向。
---Defunction量子考研,一群專注於計算機考研的同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基本含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是設計和使用計算機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其中包括處理、存儲和傳輸數字信息的算法學習。
從字面意思來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分為「科學」和「技術」兩個部分,計算機科學的學習就是指從事計算機相關知識的理論研究,而技術指的是從事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工程開發工作。
主要課程
從各大985/211高校本科階段基本課程來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下簡稱CS)主要包括以下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微機原理、彙編語言、作業系統原理、編譯原理、算法與數據結構、面向對象方法、C語言,計算機資料庫原理、Java語言、圖形學、人工智慧、多媒體技術、網絡安全、人機互動、無線網際網路技術、軟體開發方法、高性能技術、系統仿真和虛擬實境等。
從以上課程(課有點多啊,小量子本科作為CSer可是大三都是上下晚滿課的,無情的學習機器)可以認識到,CS是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向進行學習的,既要學習計算機基本硬體原理課程,例如電路原理,模電,數電,甚至電子通信類課程如通信原理,信號與變量,有時也會學習自動化相關課程,例如自動控制原理;也要學習計算機軟體類課程,作業系統,計算機網絡,C語言、Java語言等程式語言。CS專業從計算機相關課程出發,遍布其他領域,可以說此專業的學生的基礎功底是非常廣闊的,非常便於交叉學科的學習。因此從CS畢業的學生既可以從事硬體類工作,也可以從事軟體類工作。
工作類型
CS能夠從事的偏硬體類工作有:PCB工程師,FPGA工程師,嵌入式驅動工程師等。在硬體類工作中,CS專業更適合從事嵌入式驅動工程師,而PCB這類工作更適合電子類專業的工程師。從課程特點來看,嵌入式驅動工程師,系統工程師更適合軟硬兼修的CS學生。
由於軟體類工作如今在市場上更為火熱,軟體類工作天花板相對更高(從工資水平上來看),CS學生更願意進入純粹的軟體領域工作:例如Java,Python等語言類工程師,前/後端開發工程師,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更為前沿的技術領域算法工程師。從事此類工作時,大部分人員基本放棄了CS原本的硬體類課程(當然某些研究CPU,GPU如何加速智能算法的大牛除外,吾等只能望其項背)。
總結
總體來說,CS更類似於一個計算機的公共教學內容,它在於普及計算機領域以及相關鄰域專業的課程,是為下一步更深入研究夯實基礎的專業方向,從CS出發,幾乎可以找到計算機所有內容的分支,適合多種計算機專業方向的轉型。
CS專業的學生,不一定是程式設計師,既可以在焊接工作檯看到CSer的身影,也可以在PC前看到CS的程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