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抗癲癇聯盟主席Helen Cross:兒童癲癇的識別和管理

2021-01-08 復禾健康

以下內容由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主席、英國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GOSH)兒童癲癇專家HelenCross,與ChristinePrager聯合撰稿發表於2018年4月。

兒童期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因此識別和管理可能很複雜。在這裡,作者討論了兒童癲癇的診斷、抗癲癇藥物治療的選擇及其副作用,以及非藥物治療選擇。

癲癇病是個體容易反覆發作的病狀。癲癇病發作是運動或行為的改變,這是原發性癲癇發作的直接結果改變大腦的電活動。癲癇病與糖尿病一樣普遍,但仍然存在恥辱感,這意味著許多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都處於「隱藏」狀態。

此外,沒有單一的診斷測試,這意味著誤診率很高。正確的診斷和處理對長期前景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應根據對所經歷事件的描述,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兒科醫生對兒童進行診斷,並應繼續進行二級保健檢查。

癲癇的實用臨床定義:

癲癇病是由許多不同疾病和病症組成的疾病家族。在國際抗癲癇聯盟的當前實用方法中,癲癇是由以下任何條件定義的:

間隔至少24小時發生至少兩次無因(或反射性)癲癇發作。

在接下來的10年中發生兩次無因癲癇發作後,發生一次無因(或反射性)癲癇發作,進一步發作的可能性與一般復發風險相似(至少60%)。

癲癇症候群的診斷:

「無端」一詞表示不存在降低癲癇發作閾值的暫時或可逆因素。新生兒腦震蕩、發燒,成人戒酒或伴有低血糖症後發作,將是誘發性癲癇發作的例證,不會導致癲癇的診斷。

挑釁性因素是能夠增強癲癇發作的短暫和散發性內分泌或外源性元素。慢性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和易感人群中沒有癲癇發作的癲癇發作。激發因素的一個突出例子是睡眠剝奪,它可能引發健康人的癲癇發作,並且是青少年患者癲癇發作的常見因素。肌陣攣性癲癇。其他常見的刺激因素是情緒緊張,疲倦和過量飲酒。

反射性癲癇發作是由感覺刺激引起的,最常見的是視覺刺激,例如閃爍的光、黑白條紋圖案或易感人群中的電視。其他沉澱刺激包括噪音或(很少)音樂、觸覺刺激和閱讀。反射性癲癇症候群的定義為:「一種由感覺刺激引起的所有癲癇性癲癇發作的症候群」。儘管癲癇發作是誘發性的,但由於復發性癲癇的潛在易感性而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避免刺激來預防癲癇發作。

癲癇症候群的特徵是具有一系列特定的臨床和電學特徵:根據發病年齡、癲癇發作類型、EEG模式和合併症(例如智力障礙),癲癇症候群是具有治療和預後意義的獨特臨床實體。癲癇症候群的詳細描述不在本綜述的範圍內,但可以在ILAE網站上找到。如有可能,應在診斷時識別出一種綜合症,但癲癇病的發作可能與癲癇發作的類型有關,甚至與潛在原因有關。

癲癇的發病率和預後:

癲癇病是兒童和成人中最普遍的神經系統疾病。據估計,在發達國家中,一生中位數患病率是每千人中5.8(2.7-12.4)人,活動性癲癇中位數患病率是每千人中4.9(2.3-10.3)人。所有年齡段的研究中的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每年43-47人;然而,嬰兒中癲癇的發生率最高。

癲癇的長期預後良好,約有70%的兒童在最後一次隨訪之前的五年內沒有癲癇發作,而約30%的兒童仍處於癲癇發作狀態(即五年內至少發作一次)。約10%是頑固的(即在一年的觀察期內,儘管接受了適當的治療,但未緩解超過三個月)。預後主要由症候群和/或潛在原因決定。Lennox-Gastaut症候群,癲癇伴肌陣攣性缺乏和某些腦畸形是最難治療的風險。

癲癇的診斷工具:

診斷是基於事件描述進行的。目擊者對事件進行的描述應儘可能詳細和準確。視頻文檔,例如使用手機,可能具有巨大的價值。對事件的臨床評估以及由具有癲癇專長的兒科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是診斷的主要內容。

應該執行腦電圖以支持癲癇的診斷,但除非在錄製過程中發生事件,否則不可能進行診斷。當癲癇或症候群的診斷尚不清楚時,睡眠腦電圖和重複的標準腦電圖可能會有所幫助。對於經過臨床評估和標準腦電圖診斷有困難的兒童,可以使用長期視頻或動態腦電圖進行評估。

如果有異常的神經系統檢查,如果有證據表明癲癇病是局灶性發作(應歸類為「良性」癲癇綜合症,例如兒童癲癇病並伴有顳葉尖峰),則應進行MRI神經影像學檢查。作為一種實用的方法,在沒有所謂「良性」癲癇症候群的每個孩子中都應進行神經影像學檢查,即兒童癲癇伴有顳葉尖峰癲癇發作,兒童癲癇發作或青少年肌陣攣性癲癇發作。

所有被診斷患有癲癇病的兒童都應考慮對教育程度的評估。評估學習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尤其重要,尤其是在語言和記憶方面,尤其是在兒童或青少年遇到教育或職業困難,或抱怨記憶問題和/或認知能力下降時。

注:HelenCross教授廣泛發表了有關接受手術切除治療的兒童癲癇發作,神經心理和行為結果的信息。她的研究專注於改善癲癇早期發作兒童的結局,致力於改善成像技術,以確定耐藥性局灶性癲癇患兒的可能發作的部位,並根據她的研究制定了癲癇手術計劃。

她在治療耐藥性局灶性癲癇的兒童中進行了生酮飲食的第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並且正努力在非常年輕的成年人中進行同樣的試驗。她認識到控制神經發育方面數據的方法很少,因此發起了北倫敦嬰兒期癲癇研究,該研究在出生後的頭兩年招募了一批兒童作為診斷對象,並且至少隨訪了這些兒童三年。她現在的目標是在更廣泛的地理區域內進行類似的研究,並研究表象型和基因型。

她還努力研究認知障礙的機制,尤其是研究睡眠與記憶鞏固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探秘癲癇」怎樣識別嬰兒早期癲癇
    我國癲癇的發病率很高,尤其嬰幼兒時期,由於嬰幼兒癲癇的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粗心的父母所忽視,這個階段是人生發育最快的階段,又是打基礎至關重要的階段,由於孩子的抵抗力較弱,在發育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得癲癇病。因此,家長應仔細觀察,更要了解嬰幼早期癲癇的識別知識。
  • 癲癇專科醫生分析兒童癲癇和成人癲癇的區別
    核心提示:癲癇在兒童中的發病率更高。兒童癲癇與成人癲癇相比,在病因、發作表現、治療方法、發展結果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這些兒童癲癇的特點需要家長了解,才能更好的照顧、治療好孩子的癲癇。   癲癇在兒童中的發病率更高。
  • 非洲生酮經驗:資源匱乏國家如何對付藥物難治性癲癇?
    儘管中低收入國家的學者討論了生酮飲食作為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包括2015年國際抗癲癇聯盟發布的《資源匱乏地區生酮飲食療法的提供》,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數國家,生酮飲食還未成為常規標準治療方法。自啟動飲食後,患兒孩子成功減停了一種抗癲癇藥物,並正在減停第二種。他的警覺性更好,飲食和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總體上都有所提高。
  • 孕期使用抗癲癇藥值得警惕
    在991名曾暴露在丙戊酸鈉的法國兒童中,50名兒童(5%)在0歲到5歲期間被診斷患有神經發育疾病;而在從未有過任何抗癲癇藥物暴露的1710441名兒童中,只有15270名兒童(0.89%)在此階段被診斷出神經發育疾病。法國國家藥品和健康產品安全局的研究團隊,利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在法國出生的1721990名兒童的匿名病例檔案,調查了神經發育疾病在幼童中的發病率。
  • 兒童癲癇,你知道多少?
    兒童癲癇,又稱Rolando(羅蘭多)癲癇,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此症狀群表現為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咽肌、口唇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那麼,作為家長,面對兒童癲癇患者要注意什麼呢?
  • 抗癲癇藥物價格
    抗癲癇藥物價格?癲癇病是慢性的腦部神經疾病,發病後會嚴重損傷患者的腦部神經,發病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所以癲癇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癲癇病的病因很多,會產生很多的發病類型和症狀,並且具有反覆發作的特點,因此給癲癇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
  • 使用生酮飲食多久可以減停抗癲癇藥物?
    根據資料顯示,大多數兒童癲癇患者在啟動生酮飲食前已至少嘗試2種抗癲癇藥物治療無效,並在開始飲食時至少保留服用一種藥物。許多父母給孩子進行生酮飲食的一個最常見的目的是減少癲癇的發作,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減少甚至減停抗癲癇藥物。儘管我們通常告訴家長們生酮飲食和抗癲癇藥物之間是一種「合作關係」,許多孩子在使用生酮飲食時仍需服用抗癲癇藥物,但減停所有抗癲癇藥物的實際機率還不清楚。
  • 北京軍海醫院癲癇專家教你如何辨別兒童假性癲癇
    核心提示:癲癇的反覆發作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甚至可能影響患者智力的正常發育。及時識別癲癇症狀,並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癲癇的不良影響,癲癇是大腦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但是由於兒童尚處於生長發育期,腦部功能還未發育成熟,在受到刺激或者心理問題時也會出現類似於癲癇病症的一些症狀,但有些時候兒童的一些表現常被當作癲癇發作,導致兩種疾病都未能得到有效治療。
  • 兒童癲癇,你了解過嗎?
    兒童癲癇,又稱Rolando(羅蘭多)癲癇,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此症狀群表現為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咽肌、口唇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 那麼,作為家長,面對兒童癲癇患者要注意什麼呢?
  • 帶你正確認識兒童良性癲癇
    核心提示:  兒童癲癇是一種對孩子身心傷害很大的一種疾病。如果兒童患有癲癇就要儘快接受規範治療。但是有的患者被診斷為兒童良性癲癇,良性癲癇是不是就不用治療了呢。今天就帶大家正確認識兒童良性癲癇。   兒童癲癇是一種對孩子身心傷害很大的一種疾病。
  • 額葉癲癇
    1989年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將額葉癲癇納入了「癲癇及癲癇症候群的分類」。額葉癲癇是僅次於顳葉癲癇的一類常見的癲癇症候群,大多遷延不愈而發展為難治性癲癇,由於額葉癲癇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在腦電圖和影像學上表現不典型,常常被漏診和誤診。
  • 哪種癲癇屬於良性癲癇
    核心提示:  很多家長對癲癇的種類不是很了解,當他們聽到良性癲癇時,感覺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良性癲癇是好還是壞,癲癇本身也是比較複雜的,種類也很多,分類也很細,因此診斷到底是哪種癲癇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癲癇,今天西安中際腦病醫院醫生為大家介紹什麼是良性癲癇。
  • 癲癇病人能結婚生育嗎
    6月28日是「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癲癇關愛日的主題是「關注癲癇,規範診療」。癲癇俗稱「羊角風」,是一種神經病變,而非精神疾病。有人以為癲癇病人不能結婚、生育。因為癲癇發作會導致全身缺氧,進而造成胎兒缺氧,使胎兒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三、正在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婦女不宜哺乳。四、孕期癲癇患者更應保持心情愉悅,遇到問題及時就醫。(伯君)「國際癲癇關愛日」的由來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癲癇患者約5000萬人,其中4000萬在發展中國家。
  • 癲癇對兒童行為影響的分析
    通過探討癲癇對兒童行為的影響,分析造成影響的因素,了解進行心理行為幹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用Achenback兒童行為量表(CBCL)對8-14歲患癲癇兒童和正常兒童各56例進行l:1對照分析,按照CBCL各項評分進行比較以探討癲癇對兒童行為的影響。
  • 兒童良性部分性癲癇
    核心提示:  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人對癲癇有誤解,認為癲癇對患者的影響不大,或者是部分性癲癇不用治療等,實際上很多兒童癲癇是屬於良性癲癇,對孩子的智力影響不大,孩子可以像其他兒童一樣正常生活和學習。   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人對癲癇有誤解,認為癲癇對患者的影響不大,或者是部分性癲癇不用治療等,實際上很多兒童癲癇是屬於良性癲癇,對孩子的智力影響不大,孩子可以像其他兒童一樣正常生活和學習。
  • 1/5兒童良性癲癇是睡眠不規律所致,難治性癲癇國際前沿療法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調查顯示,中國6~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中,超六成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據了解,1/5兒童良性癲癇是睡眠不規律所致。昨日,專家提醒,孩子磨牙可能是睡眠障礙,「如果孩子屬於重度磨牙,應儘快就醫。」
  • 常見的幾種兒童良性癲癇的類型
    核心提示:  常見的幾種兒童良性癲癇的類型?相信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兒童良性癲癇是什麼。兒童良性癲癇是一種良性的預後較好的癲癇症候群。兒童良性癲癇發生在特定的年齡階段,一般到特定年齡之後就能夠自行緩解,或是使用抗癲癇藥治療的效果比較好。兒童良性癲癇有很明顯的遺傳因素,因為預後較好而對患者的影響有限。那麼,常見的幾種兒童良性癲癇的類型?下面就請我們的專家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一封癲癇小患者的來信
    7月暑假期間,為了讓癲癇兒童及青少年能夠在學習競爭的大部隊中不落人後,讓孩子以新姿態,新面貌來正確面對升學、中考、高考後的新的學習和生活,順利度過升學體檢。成都武侯軍盛癲癇醫院在中國抗癲癇協會、四川省中醫藥信息學會的支持下,攜手公益中國愛心聯盟特地為這群特殊的孩子舉辦了「童心築夢,共抗癲癇」2020關愛癲癇兒童暑期特別活動 這次活動中,成都軍盛癲癇醫院迎來了一大批兒童及青少年癲癇小患者。
  • 癲癇可以被徹底治癒嗎?癲癇發作時該如何急救?
    他們就是癲癇患者!每年的6月28日是「國際癲癇關愛日」,癲癇俗稱「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屬於神經內科的常見疾病,其發病率較高,僅次於腦血管疾病,癲癇的發病率高達1%,也就是100個人中,就有一位癲癇患者。
  • 抽風不一定是癲癇,確診前別私自吃抗癲癇藥!
    核心提示: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可多種多樣,如感覺﹑運動﹑植物神經﹑意識﹑情感﹑記憶﹑認知及行為等障礙。具備發作性、短暫性、重複性和刻板性的特點。腦部異常過度同步化放電,要通過腦電圖檢查才能證實。這是癲癇發作區別於其他發作性症狀的本質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