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都市快報2月27日報導: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32歲的杭州市民傅青(化名)帶著妻子和15個月大的女兒,趕赴泰國甲米享受陽光和沙灘,誰知在租車自駕從機場前往酒店的路上遭遇車禍。
車尾被撞得完全變了形。受訪者提供車禍造成小傅駕駛的日產尼桑車輛報廢,他自己鎖骨骨折,有7根肋骨骨裂需要後期手術治療;妻子臉上傷痕累累,還伴有輕微腦震蕩;小孩幸虧坐上了寶寶座椅,而且繫上了安全帶,雖然眼部被撞得有淤青,鼻子出血,但還算輕傷。
現在一家三口已回到杭州,還需要面對五六萬元的後期醫療費用。但因車禍所產生的費用需由責任方墊付,也就是要求甲米那邊的肇事司機方來賠付。而境外索賠涉及語言溝通、保險流程等問題,事情似乎還沒那麼容易解決。
被捲起的引擎蓋有三四十釐米高。受訪者提供2月14日傍晚6點多,小傅一家從上海浦東機場飛往泰國甲米,當地時間晚上10點半抵達。之後去機場提了事先在租車App上預訂的自駕車——一輛日系尼桑品牌的兩廂車。他們原計劃自駕一周時間,總共費用為1380元。
從機場到酒店約20公裡,正常情況下半小時就能抵達。據小傅描述,道路兩邊都是居民樓,有點類似國內的國道,同一個方向共有2個車道,中間是綠化帶。
小傅注意到當地人開車都很快,路標有指示牌,他特地看了下車輛限速為60公裡/小時。儘管他一直保持60公裡/小時的車速行駛,但幾乎所有的車都超過了他。小傅估計,其他車輛的時速大概在90-100公裡之間。
正當開到5公裡的時候,小傅突然感受到從車尾傳來一股強大的撞擊推力,伴隨著「嘭」的巨響,他知道事情不妙。
他下意識地想趕緊控制方向盤,但當時車子已經失控。因為泰國當地的汽車是採用右舵左行駕駛,他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儘量把方向盤往左打,好讓自己避開,可是車子還是照慣性直接衝撞到了綠化帶的一棵大樹上。
這一次,相當於他們一家經歷了二次撞擊。幾乎還來不及反應,駕駛座的安全氣囊就彈出來了。小傅的鎖骨和前胸只感覺有強烈的震感,還來不及感受到疼痛,也覺得車禍一切來得不那麼真實,便馬上被後排妻子頭破血流的樣子和女兒的哭聲拉回了現實。
現場馬上有人報了警,救護車很快抵達,把他們送去了當地的醫院。
除夕至大年初四在醫院度過車禍後,尼桑車的整個車頭被掀起,尤其是車輛的左邊,被捲起的引擎蓋至少有三四十釐米高,以至於看得到整個發動機。前車窗的左側破碎嚴重,甚至被撞出了一個長二十多釐米,最寬處能伸進兩個拳頭的大窟窿,透過玻璃依稀可見駕駛座上露出的白色安全氣囊。
車尾完全變形,後窗玻璃全部被撞碎,就連車尾的車牌,都被撞得直接飛進了後排座位。後來經當地警察說,追尾的司機並沒有酒駕,屬不小心駕駛。最後,警方判對方全責,車子和受傷人員全賠。租車公司的人同時表示,小傅駕駛的被撞車輛修不好了,只能做報廢處理。
小傅對記者說,雖然在第一時間被送往了醫院,但是由於甲米當地的醫院條件和治療水平十分有限,只有一家私立醫院和一家公立醫院。兩家醫院他都先後去了,但均只判斷出了他鎖骨骨折的問題,隨即建議出院後回國保守治療就行。
妻子臉上也是傷痕累累,被撞碎的玻璃劃出了多道口子,醫生說很可能會留下疤痕。剛經歷撞擊的時候,檢查出來還有輕微腦震蕩。小傅問妻子知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她說一直想不起來車禍的事情。
原計劃在2月21日結束旅程的小傅一家三口,還沒開始真正的旅途,在甲米醫院住了五天後,醫生就讓小傅出院回國了。隨後,他們改籤了機票,在2月20日提前回到了杭州。
由於小傅之前在國內投保了大都會保險公司的人壽險,所以有專車在境外送去機場,和從浦東機場送回杭州的全球服務。
2月20日(年初五)8時,一家三口平安回到杭州的家,結束了這次驚險的旅程。
之後,小傅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浙醫二院濱江院區做檢查。這一檢查,才發現不僅僅是鎖骨骨折,原來身上還有7根肋骨有不同程度的骨裂和錯位,醫生建議後期需要馬上安排手術治療,可能需要再花費五六萬元。
回國手術,治療費用或成難題「雖然我們一家從國外住院到回國,沒有因車禍花過錢,都是保險公司理賠的。但我的鎖骨骨折和後來查出的肋骨骨裂等治療費用或許是個難題。」小傅說。
小傅後悔的是,此前他在租車時買了所有的保險,但疏忽了一點,就是沒有給自己和家人購買出境旅遊的意外險。所以現在只能寄希望於甲米的肇事司機的保險公司了。
小傅今天(27日)接受手術,但由於是車禍引起的治療,不能進杭州醫保,需要肇事方來承擔。但和甲米那邊溝通保險理賠流程等事宜,沒有那麼簡單。在回國前,當地警察曾告訴他,如回中國治療產生費用,需要通過中國駐泰國使館聯繫,如有爭議可能還需要打官司。
海外自駕遊有很多安全細節要千萬注意就在小傅一家發生車禍的同一周,泰國甲米總共發生了三起車禍,有多名中國遊客受傷。浙江光大麗陽負責普吉島、甲米的工作人員婁經理建議遊客,如果出門去泰國遊玩,須謹慎採取自駕遊模式。因為在泰國當地自駕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車速過快,當地人開車都很猛,很多時候甚至轉彎都不減速。另外,泰國的摩託車車速也很快,遊客儘量不要去冒險駕駛。此前關於摩託車的安全事故也較頻發。
出國自駕遊還需研究當地的交通規則。杭州有遊客在加拿大自駕,曾因後排乘客沒系安全帶被罰2400元。曾在加拿大露易絲湖自駕遊的杭州市民小傑和家人,就吃過這樣一次罰單。在路上他們被一個金髮碧眼的女警攔下了車,因後排的三個人全部沒系安全帶,他們每人被罰155加元,共計接近2400元人民幣。
小傑對記者說,他後來認真研究了加拿大的交通規則,是要求所有駕駛員和乘客必須佩戴安全帶,違例者會被罰款。除了後排的乘客之外,還規定嬰兒或兒童,必須坐在車輛後座符合其體重標準的嬰兒安全座椅或兒童安全座椅上。
另外,他提醒要去加拿大自駕的遊客,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要隨時注意道路兩旁的限速標誌。因為在高速路上很容易超速,也很容易被抓,罰款從50至500加元不等。最好也不要使用手機或者上網,違者將會面臨最高500加元的處罰。
在海外自駕需要注意的安全細節:除了泰國,其實熱愛自駕旅行的遊客腳步遍布全球。那麼,在海外自駕時,還需要注意哪些安全細節?
第一、世界各國的交通規則雖然大同小異,但出行前,一定要認真研究當地的交通規則;
第二、遇到行車右舵左行的國家和地區,要時刻謹記習慣和中國不同,謹慎選擇國外自駕遊;
第三、看到「STOP」標識,無論前面是否有車或人,都一定要停車,停夠3秒,左右觀望安全後才能通過。遵守這一條規則很重要,因為一個路口,對於在沒有「STOP」標識一方的車輛,默認有「STOP」標識一方的車會停車讓行,因而不會減速。如果這時搶行,很有可能發生事故;
第四、即便坐在後排,也要繫上安全帶。不要抱僥倖心理,系安全帶,是對自己負責;
第五、在北美開車,手要放在警察可見的地方。北美公路上警察很多,一旦發現警燈閃爍、警車提示要立即停車,打開應急雙閃燈,將車停靠在安全的路邊。停好後不要慌張,把車熄火,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並將手放在方向盤這類警察可見的地方。因為美國允許私人持有槍枝,如果有一些小動作,警察有可能會懷疑你在掏槍。千萬不要下車猛跑,或急忙上前和警察解釋,警察會認為你有拒捕或襲警的可能,最好乖乖待著別動;
第六、熟記當地相關報警、急救和高速公路求助電話。如不幸發生車禍,有人受傷,應立即報警,撥打急救電話,用手機拍攝現場留存證據,主動索要警方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報警單等(上有警察警號、電話等信息)及事故另一方車牌、姓名、電話等信息。
另外,出國遊最好買份境外旅遊保險。在上述發生於泰國甲米的車禍事件中,小傅現在回想起來,說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忘了買境外旅遊意外險的事。
如果他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了包含自駕車風險在內的旅遊意外險,那麼,一切可能又會是另一個局面了。至少回國治療的這筆費用,很有可能就不用擔心了。
(原題:《杭州一家三口春節泰國自駕遊遭遇嚴重車禍 車輛報廢 丈夫鎖骨骨折 7根肋骨骨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