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教師節快到了,不少家長又開始發愁了,給老師送禮成了每一年教師節的主要話題,各大商家也會做活動,家長對送禮的態度就是想讓老師多關注學生,多在自己家孩子身上輔導。也就是我們對過教師節的意義並不是感恩老師,而是希望老師拿「禮」辦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都在倡議過「綠色教師節」,也就是改變家長和學生給老師送禮的想法,讓教師節的意義更淳樸一些。不過遇到希望老師多關注自己孩子,還是習慣性給老師準備教師節禮物的家長,老師該怎麼回復呢?
在我的教學中,不存在對學生特別的關注,我可以做到一視同仁。老師欣賞優秀的學生,他們成績好,學習習慣好,在學習上特別獨立,自律性強,這一看就是家長在日常下了功夫的。習慣不太好的同學,在成績上有差距,老師也會關注,老師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好溝通一些,能夠認同老師的教育理念,家校在教育過程中往一塊使勁。還有就是紀律性不好,上課搗亂的,家長就是不送禮,老師也會關注。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真的不存在,老師收了家長的禮,就會特別「關照」學生的情況。如果有家長給我送禮,我一般都會這麼回復。
1、收下學生的心意,退還家長的「重禮」
如果碰到教師節是工作日,那麼在頭一天我都會和學生強調,不要送老師賀卡,不過如果同學們真的很想送,就給老師寫一封信,寫一寫祝福語、心裡話。一方面可以達到鍛鍊寫作能力的目的,一方面也有一個過節的儀式感。而且在教師節當天,學校也會給老師一些小福利。發一些生活用品等,一旦發現家長有「夾帶私貨」的行為,比如給老師送來了各種卡,我們都會退還家長的「重禮」,並和家長說清楚老師的原則,也感謝家長的心意。
收下學生的心意,是老師給學生的一個儀式感。感恩教育還是需要在我們的基礎教育中進行實踐,這屬於美德教育,我們必須在各種感恩節日中,讓學生明白,感恩的意義。但是感恩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給老師寫一封信、也可以上課好好表現,不惹老師生氣、更可以表演一個小節目,送自己手工製作的小賀卡,都能讓老師感受到學生的心意和敬意。而且這從側面也反映的是家庭的教育結果。
2、平時多和家長溝通,打消家長的送禮念頭
作為老師,我是比較不支持家長在教師節送禮。在我看來,家長對老師最好的感謝就是配合老師,把孩子輔導好。理解老師的教學用心,所以在我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和家長多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是在關注孩子。家長的訴求,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老師沒有給家長一個直接的溝通渠道。家長不清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者不知道孩子在學習中的問題,如何根據老師的建議進行糾正。
家長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給老師送禮,讓老師收錢辦事,代替自己的教育職責,這顯然和教師節的意義是相違背的。老師在平時多和家長溝通,幫助家長共同輔導孩子的學習,打消家長的送禮念頭,其實就是對教師節送禮的一個巧妙鋪墊。只有老師真正做到了,在教學中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發展,家長才不會用送禮的方式,逃避教育責任。
3、反其道:給學生和家長送禮
針對家長教師節喜歡送禮的行為,我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反其道行之,我給學生和家長也送禮。對於老師來說,家長最想看到的就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老師的評價直接反映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我會在平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情況做好記錄,在教師節的時候,給每一位學生寫一份教師評語。和期末老師的成績評測不同,在這份「老師的話」中,我更傾向於對學生德育的評價,給家長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議。雖然這項工作看起來挺複雜,全班幾十位同學,老師都要寫。但是每天做一點,也不會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
對於家長在教師節收到這樣一份禮物,能夠感受到老師的用心,也就不會擔心,是不是孩子不能受到老師的重視,要靠送禮才能贏得老師的關照了。教育是需要將心比心的,面對家長的焦慮和訴求,老師也應該做出行動。教師節的意義不是收禮也不是送禮,而是我們在這一天要關注老師的辛苦,全社會對教育的一個付出。如果你是家長,你會在教師節這一天給老師送禮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