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後付費就不行嗎?NO!

2020-09-05 燃心互助營

心理諮詢行業有一個不成文的「行規」,先付錢後諮詢。

上網一搜各心理諮詢機構或諮詢師給出的答案幾乎都在強調行業的特殊性、諮詢沒有效果是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師不匹配、做心理諮詢就要多試錯......

這麼多年整個行業的推波助瀾給來訪者帶來的心理暗示就是試錯無罪,甚至會對來訪者進行道德綁架,不先付款就是對心理諮詢師的不尊重。

時至今日,心理諮詢幾乎是唯一一個前置付款、無效不退的行業。

這個邏輯的背後絕對保護了心理諮詢師的利益,可是很少有心理諮詢師站出來講一句實話:

有心理困擾的來訪者才是應該得到保護和抱持的一方。

我們先計算一下在這個被行業強調的「行規」下,一個來訪者的試錯成本是多少。

心理諮詢行業普遍認為選擇一個諮詢師至少要嘗試接受3次諮詢,要有3-4次的試錯選擇,按一次諮詢每50分鐘500元的行業平均報價計算,來訪者理論上要接受約10次諮詢,花費5000左右的費用才能尋覓到一位和自己「匹配」的心理諮詢師。更別說還有報價1000元的知名諮詢師,前段時間還有給自己報價數千元的心理諮詢師。

如此算來,來訪者在承受疑似心理的折磨、困擾的同時,還要要承擔大概5000元的試錯成本風險,對於普通收入家庭或個人來看,這絕對是一筆奢侈的消費,莫名增加了一項焦慮源。

要知道,抑鬱、違拗、焦慮、暴躁、自責、逃避等負面情緒的人群,表現出來的只是果,焦慮源才是因,如果無法消除焦慮源,這些負面情緒就會一直折磨來訪者破壞來訪者的精神狀態。

可以負責任的講一句:高價無效諮詢就是對來訪者製造二次心理創傷。

在心理健康方面,高收入家庭產生心理障礙的風險遠低於低收入家庭,只是低收入人群沒有發聲的渠道和機會,很難被大眾關注。

燃心認為,心理諮詢是一個助人行業,為了行業的發展當然必須要收費,但是不能設置霸王條款,不能高額收費。一次諮詢,先付款來訪者有心理壓力及經濟風險,後付款心理諮詢師要承擔來訪者拒付的風險,那麼燃心會選擇由心理諮詢師來承擔這個風險。

燃心互助營更是為保護來訪者利益計出一套低成本心理諮詢解決方案,防止來訪者因為經濟風險產生新的焦慮源。為了幫助更多的來訪者,燃心互助營採取初次諮詢免費或掛號評估的低價收費方式,對來訪者進行心理援助。燃心互助營的理念是採取行為激活訓練,幫助來訪者低成本療愈自己。整個過程分三步:

第一步,類似掛號預約或免費預約,接受初次諮詢,時間約在40-70分鐘,這個諮詢相當於市面上價值800左右的一次心理諮詢了,而且效果要遠高出平均值,來訪者也沒有經濟風險壓力。初次諮詢,燃心的心理諮詢師會為來訪者提供諮詢後總結、療愈建議執行方案。如果來訪者同意接受諮詢師的方案會進入第二步或直接跳入第三步;

第二步,參加燃心線上互助營,接受初步的行為激活訓練,費用不過幾百元。15天後結業會再次獲得一次免費的心理諮詢服務,可以找自己的互助營班主任預約諮詢師的時間,諮詢師會根據來訪者的互助營表現,調整療愈方案。互助營可以重複參加,並且有機會獲得免費名額;

第三步,來訪者開始接受並執行諮詢師定製的療愈方案,其中包括與諮詢師建立長期穩定的諮訪關係,以及行為計劃的執行督導。不按諮詢次數收費,按來訪者的個案計算費用,來訪者先支付50%,一個周期過後,問題解決再支付剩餘50%。

燃心互助營通過研究數據表明,20%的來訪者可以在初次掛號諮詢後,因為個人的強大行動力在諮詢師的建議下完成自我救贖;50%的來訪者可以通過互助營有明顯或徹底的情緒改善;只有30%的來訪者需要進入第三步。燃心互助營的全新心理危機幹預模式大大節省了來訪者的經濟壓力,關鍵是解除了來訪者的心理二次傷害風險。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免費vs付費,有哪些區別?
    「你們的諮詢需要收費嗎?」「心理諮詢的費用怎麼這麼貴?」「哪裡有免費的心理諮詢?」很多人在尋求心理諮詢幫助時,這會以上疑惑。在聽到諮詢師的收費動輒一小時幾百的時候,甚至會選擇放棄治療,或者轉而去尋求一些收費非常低廉、免費的心理諮詢。
  • 免費法律諮詢?為什麼當事人不願意付費?
    不少律師都遇到過想要免費諮詢的當事人,為什麼法律諮詢付費在國內對於一般人來說那麼難,甚至很多人都理所當然的覺得法律諮詢就應該免費。銷售,有個明確的商品,程序,也有個明確的代碼,試試就知道行不行。律師呢,更多的是提供一個過程服務,但這個過程,當事人未必看得到。就算是法律意見書、盡調報告、訴狀這些書面材料,當事人往往也只是以頁數論質量,字多就是認真了。
  • 心理諮詢能免費嗎?收多少合適?先諮詢還是先收費?可一次多收?
    心理諮詢能免費嗎?可以免費,然而免費無效。建議有條件的付費諮詢!也有心理師會提供少數優惠名額,也有不用直接付費的可以考慮!做了一輩子心理諮詢工作的楊風池老師退休後說:積32年臨床心理學專業工作經驗,許多事情都可以做公益,只有心理學的幫助不能做公益。
  • 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
    --------->>付費對心理諮詢的療效有促進的作用<<---------心理諮詢付費是通過來訪者適當的經濟付出,使他看重和珍惜諮詢過程,調動內在動力,心理諮詢鼻祖弗洛伊德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不收費的心理諮詢(治療),對來訪者的療愈無益。不付費的心理諮詢,來訪者是不大可能重視諮詢師的協助的,也未必真的想付出努力去改變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
  • 大市場小需求:線上心理諮詢靠譜嗎?
    從年後就被動禁足在家的劉琳,只是廣大受肺炎疫情影響人群中的一員。隨著肺炎疫情的不斷蔓延,有人從最初的慌亂恐懼到歸於平靜,也有人從最初的不以為然到談疫色變。肺炎疫情不僅危及公眾的身體健康,更帶來了敏感、緊張、恐懼等不同程度上的焦慮情緒,讓相當大一部分人群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一百多年來,心理學有了長足的進步,終於,人們在面對自己的性慾望時可以不再說罪過或罪孽,而是慢慢學會善待自己;於是乎,在給孩子講述孫龐鬥智的故事時,在早已熟知的「嫉妒」後面有時會加上「心理」二字。 綜上所述,心理是按心理學體系給一些心靈現象起的名字。同樣的現象過去曾經被用其他視角審視過,也起過不同的名字;而有的現象是在有了心理學研究視角後才得以發現或得到明確的。
  • 低價長程心理諮詢個案招募
    當前沒有自殺、自傷、解離等急性症狀和精神病性症狀 【費用】前30次諮詢費,每10次一付費語音/視頻諮詢:200元/小時。(深圳)當面諮詢:300元/小時。(疫情穩定後提供) 30次以後,單次付費語音/視頻諮詢:240元/小時。(深圳)當面諮詢:350元/小時。(疫情穩定後提供) 如果是沒有接觸過我的諮詢者,可以提供不超過3次的單次付費諮詢,感受我的諮詢風格和專業能力。
  • 關於心理諮詢的十大誤解
    經常會聽到一些聲音:「他去找過心理諮詢師,他肯定有問題」,「心理諮詢師一定很健康吧,不健康怎麼能做心理諮詢師呢」,「心理諮詢師有心理問題不是可以給自己治病嗎?」「心理諮詢師怎麼可以有這樣的反應,怎麼可以生氣?」
  • 心理諮詢不能急功近利
    我有個朋友兩年前考了心理諮詢師證,並經過了一些實操培訓,現在也開始接待個案諮詢。昨天,他跟我談起了他的苦惱。 他一個好朋友想請他幫忙給妹妹做一下心理諮詢。我這個諮詢師朋友就答應了。因為是熟人,這個妹子在諮詢時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很多隱情都不好意思說。會談時還提及了另一個人對她的傷害。我的諮詢師朋友也認識這個人。
  • 深圳正規心理諮詢收費標準?深圳心理醫生收費多少錢一個小時?
    說到心理諮詢,最近我們心理諮詢機構的專家反映,我們的很多來訪者對我們的收費價格很疑惑,他們覺得心理諮詢師不就是和來訪者說說話,聊聊天嗎?這麼簡單的事還要收費,實在不能理解。下面深圳橋恩心理的心理諮詢專家就來為大家介紹深圳正規心理諮詢收費標準,深圳心理醫生收費價格,一起看看吧!  深圳正規心理諮詢收費標準?深圳心理醫生收費多少錢一個小時?
  • 對家庭教育中-心理諮詢的憂慮
    疫情期後,無論是工作室還是網絡求助的來訪者比較多,大部分是關於婚姻、家庭關係緊張、孩子厭學、不上學、焦慮、抑鬱症等狀況。也從教育與心理界同行了解到全國各地出現的學生自殺、傷人、精神失常等諸多案例;但令人震驚的是,很多家長要不是不懂得心理學知識,忽視孩子的問題與感受,把孩子的問題一直歸於孩子的不聽話,不認真學習,不理解父母上;要不就是一直向後拖,直到孩子快瘋掉的時候才過來求助。
  • 心理諮詢是如何起效的
    來訪者來做心理諮詢的規矩:1、保密原則。2、在固定的時間地點見面。3、付費。4、不發展諮詢以外的其他關係等等。設置本身是有治療意義的。 第二是安慰劑效應。所有治療都是安慰劑在起部分作用,包括藥物治療。很多心理疾病都是自己把自己騙病的。
  • 小火焰公益心理諮詢招募 | 2021第一季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鐘連續10次(約2-3個月)具體時間諮訪雙方初次諮詢後確定。確定後不再更改,準時開始結束,不提前,不延時。特殊情況,無法按時參加諮詢,可以有1-2次的順延(需提前24小時告知)諮 詢 方 式.微信語音連線諮 詢 費 用.
  • 去心理諮詢前,你需要知道這些
    心理諮詢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一件神秘且遙遠的事 情。首先,眾所周知一個人免費的付出肯定沒有那麼盡心盡力,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也是一樣的。為了保證你的諮詢效果,如果你的經濟狀況沒有那麼緊張,最好不要選擇免費心理諮詢。其次,更重要的是,付費諮詢能證你的諮詢效果。如果來訪者為諮詢付費,就不會隨意地缺席、遲到,也會在諮詢中認真思索,積極地做出改變。來訪者會認為付出了金錢就要取得效果,所以就會更加珍惜治療過程,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 學生說做心理諮詢,就是和你聊聊天,心理諮詢是「聊天」嗎?
    ︱心理諮詢不就是聊聊天嗎有一天下午三點多鐘,琪琪在她的同學陪同下來我們學校心理諮中心找我。我請琪琪進了心理諮詢室,讓陪她來的同學回宿舍,告訴她你的任務完成了。我對琪琪說,你的情況輔導員都給我說了。琪琪說,我不想來,是輔導員、同學們勸說後我才同意來的。我聽說你對心理諮詢有些誤解,說心理諮詢就是和人聊聊天,是這樣嗎?琪琪說我對心理諮詢的印象就是廣播中晚上的夜話節目,聽眾把自己的心事說給主持人,然後主持人給聽眾支支招,告訴聽眾怎麼做,怎麼改,不就是你和我聊聊天,兩個人說說話嗎?與聊天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有心理問題,家長會尋求心理諮詢嗎,做心理諮詢就是失敗?
    孩子有心理問題,尋求心理諮詢幫助,家長就是失敗者嗎?這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尤其是在中國,大家都特別愛面子,如果一個家庭因為孩子教育問題而去尋找心理諮詢專業幫助,那絕對是一種弱者的表現,表明父母沒有能力,家長的教育失敗了。
  • 200一小時的心理諮詢,背後只是一名18歲高中生,人血饅頭好吃嗎
    雙向情感障礙去年已經確認穩定,因為這部分的經歷,從很早開始我就有在接觸心理學相關的知識,通過這個方式進行自救,並在自救成功後助人。靠她那張嘴嗎?對,也就靠她那張嘴了。可能有人好奇人格諮詢是個什麼東西,我想先反問你,人格需要諮詢嗎?另外也別用知識付費這個名詞了,我前公司平臺開個課程還得找個二級心理諮詢師合作呢,您就憑啥給自己的東西冠名知識了?
  • 刑事辯護那些事兒:為什麼諮詢律師要付費?
    肖文彬: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何嘉銘: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很多人會不解,為什麼跟律師聊天也要收費,不就簡單地問幾個問題,又沒有委託律師介入案件,哪用得著付費呢?更有甚者,聽到律師說諮詢要付費後,大罵律師黑心、貪錢!不少律師卻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你真的需要心理諮詢嗎?
    經常有人在網上發問「我要不要做心理諮詢?」「我與必要做心理諮詢嗎?」「心理諮詢有沒有用?」「我做心理諮詢有幫助嗎?」「心理諮詢師能做什麼?」這種健康和不健康心理的區別就是心理幹預的價值,後者如果不能自愈,想要走出困擾就需要心理諮詢師的陪伴指導。心理諮詢有短程、中程、長程諮詢,短程是在心理諮詢師的陪伴下共同在黑暗中掙扎,下猛藥針對產生壓力的應激源做認知幹預、自我能力認知幹預。但是作為難以自愈的心理亞健康人群,認知邏輯的形成是有成因的,也就是一個應激源消除後,會產生新的應激源,再次焦慮、抑鬱。
  • 心理諮詢預約!
    心理諮詢帶來改變是要經歷一段過程的,固定的諮詢頻率對諮詢產生效果有一定的幫助。通常心理諮詢的頻率是每周一次,不同的治療方法也會導致每周諮詢的次數不同,特殊情況可以在和諮詢師協商後更改諮詢頻率。所以決定諮詢前,需要你做好時間安排,並且需要一定的耐心來等待自己改變的發生。心理諮詢按時收費,對很多人來講是一筆不小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