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行業有一個不成文的「行規」,先付錢後諮詢。
上網一搜各心理諮詢機構或諮詢師給出的答案幾乎都在強調行業的特殊性、諮詢沒有效果是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師不匹配、做心理諮詢就要多試錯......
這麼多年整個行業的推波助瀾給來訪者帶來的心理暗示就是試錯無罪,甚至會對來訪者進行道德綁架,不先付款就是對心理諮詢師的不尊重。
時至今日,心理諮詢幾乎是唯一一個前置付款、無效不退的行業。
這個邏輯的背後絕對保護了心理諮詢師的利益,可是很少有心理諮詢師站出來講一句實話:
有心理困擾的來訪者才是應該得到保護和抱持的一方。
我們先計算一下在這個被行業強調的「行規」下,一個來訪者的試錯成本是多少。
心理諮詢行業普遍認為選擇一個諮詢師至少要嘗試接受3次諮詢,要有3-4次的試錯選擇,按一次諮詢每50分鐘500元的行業平均報價計算,來訪者理論上要接受約10次諮詢,花費5000左右的費用才能尋覓到一位和自己「匹配」的心理諮詢師。更別說還有報價1000元的知名諮詢師,前段時間還有給自己報價數千元的心理諮詢師。
如此算來,來訪者在承受疑似心理的折磨、困擾的同時,還要要承擔大概5000元的試錯成本風險,對於普通收入家庭或個人來看,這絕對是一筆奢侈的消費,莫名增加了一項焦慮源。
要知道,抑鬱、違拗、焦慮、暴躁、自責、逃避等負面情緒的人群,表現出來的只是果,焦慮源才是因,如果無法消除焦慮源,這些負面情緒就會一直折磨來訪者破壞來訪者的精神狀態。
可以負責任的講一句:高價無效諮詢就是對來訪者製造二次心理創傷。
在心理健康方面,高收入家庭產生心理障礙的風險遠低於低收入家庭,只是低收入人群沒有發聲的渠道和機會,很難被大眾關注。
燃心認為,心理諮詢是一個助人行業,為了行業的發展當然必須要收費,但是不能設置霸王條款,不能高額收費。一次諮詢,先付款來訪者有心理壓力及經濟風險,後付款心理諮詢師要承擔來訪者拒付的風險,那麼燃心會選擇由心理諮詢師來承擔這個風險。
燃心互助營更是為保護來訪者利益計出一套低成本心理諮詢解決方案,防止來訪者因為經濟風險產生新的焦慮源。為了幫助更多的來訪者,燃心互助營採取初次諮詢免費或掛號評估的低價收費方式,對來訪者進行心理援助。燃心互助營的理念是採取行為激活訓練,幫助來訪者低成本療愈自己。整個過程分三步:
第一步,類似掛號預約或免費預約,接受初次諮詢,時間約在40-70分鐘,這個諮詢相當於市面上價值800左右的一次心理諮詢了,而且效果要遠高出平均值,來訪者也沒有經濟風險壓力。初次諮詢,燃心的心理諮詢師會為來訪者提供諮詢後總結、療愈建議執行方案。如果來訪者同意接受諮詢師的方案會進入第二步或直接跳入第三步;
第二步,參加燃心線上互助營,接受初步的行為激活訓練,費用不過幾百元。15天後結業會再次獲得一次免費的心理諮詢服務,可以找自己的互助營班主任預約諮詢師的時間,諮詢師會根據來訪者的互助營表現,調整療愈方案。互助營可以重複參加,並且有機會獲得免費名額;
第三步,來訪者開始接受並執行諮詢師定製的療愈方案,其中包括與諮詢師建立長期穩定的諮訪關係,以及行為計劃的執行督導。不按諮詢次數收費,按來訪者的個案計算費用,來訪者先支付50%,一個周期過後,問題解決再支付剩餘50%。
燃心互助營通過研究數據表明,20%的來訪者可以在初次掛號諮詢後,因為個人的強大行動力在諮詢師的建議下完成自我救贖;50%的來訪者可以通過互助營有明顯或徹底的情緒改善;只有30%的來訪者需要進入第三步。燃心互助營的全新心理危機幹預模式大大節省了來訪者的經濟壓力,關鍵是解除了來訪者的心理二次傷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