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畸形篩查,相信多數人還是很陌生,那到底什麼是大畸形篩查呢?其實多數媽媽肯定都遇過這個詞,因為在懷孕到一定周期時,產檢就會安排進這種大畸形篩查的檢查。
何謂大畸形篩查?
大畸形篩查就是透過做超聲波,看肚裡胎兒發育是否正常?有沒有畸形現象,從而排除畸形的可能性。而大畸形篩查通常會安排在懷孕第二十周至二十四周左右,當然也有些醫院會延後至二十七、二十八周左右再給孕媽媽進行檢查,主要依照檢測儀器不同而有所不同來做決定。大畸形篩查的檢查方式有兩種:分為三維彩超與四維彩超,兩者差異在於四維彩超直觀性較佳,圖像也比較清晰,可以排查畸形。一般來說,孕期四維排畸檢查分成五個階段,其中第三次則是排畸的最佳時期。
大排畸篩查都是什麼時候做呢?
在胎兒周期第二十周至二十四周間,透過四維彩超可以立體顯示出胎兒的顏色、臉孔以及各個器官的發育情況,就連胎兒在母胎裡的狀態,都會顯示的一清二楚。因此對於胎兒畸形,好比唇顎裂、骨骼發展異常、心血管畸形等都能透過四維彩超診斷出來。
那麼,大排畸篩查到底都在檢查什麼?
1、胎頭徑線
胎頭含括兩個徑線,分別是頭圍以及雙頂徑,而頭圍所指的是相當於繞胎頭最寬的部位一周之長度;另外雙頂徑則是指胎兒兩個頂骨間的距離,可以簡單稱之為腦袋的橫徑。當孕媽咪懷孕第五個月後,雙頂徑以及懷孕月數基本上會繞成一樣,當懷孕進入第六個月時,雙頂徑長度大約是六公分;懷孕第八個月時,雙頂徑大約達到八公分等,以此類推。醫生也特別用此來觀察孩子的實際發育情況,並進而判斷孩子是否有頭盆不稱,是否可順利分娩等信息。
2、胎寶寶結構是否正常
針對胎寶寶的顱內結構,其小腦、後顱窩、側腦室等,都是胎寶寶顱內正常的結構,而他們間的寬度也是評價胎寶寶於顱內發展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們也時常在超聲波的表單上看見側腦室增寬,又或是側腦室未有明顯增寬的標註。就此來看,側腦室增寬多數是因為腦脊液過多所造成,胎寶寶後期多數都能夠自行吸收,一般來說,醫生都會特別建議孕媽咪每隔兩周時,就應該要做一次超聲波,來確保是否有繼續增寬、過多現象,倘若過多則胎寶寶可能會有腦積水問題。
3、胎寶寶附屬品
就一般來情況來說,臍帶裡面有兩條臍動脈以及臍靜脈,而且臍帶應該要漂浮在羊水當中,倘若胎寶寶頸部有看見臍帶的影像,則可能會有繞頸的危險。倘若唯有一條臍動脈與頸動脈,就稱之為單臍動脈,而單臍動脈缺氧的機率比起雙臍動脈要大一些。
那麼在大排畸篩檢時,孕媽咪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
1、心情保持放鬆
當孕媽咪進入孕期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左右時,會進行一次唐氏篩檢檢查,這時就已經能夠檢查出低度危風險以及高度危風險的結論,而在進行大排畸篩前,孕媽咪勢必要調整好心態,不要過於緊張,擔心檢查結果,否則會影響到體內激素的變化,進而影響到胎寶寶變化!
2、先做好功課
每一個地區針對大排畸篩檢都有一定的產前篩檢機構,非所有的婦產科都會提供產前大排畸檢查,因此孕媽咪在做這項檢查前,勢必要先確定好哪一所醫院,所提供的篩檢狀態最優良,尤其是針對超聲檢查,這需要有專業人士進行操作,除此之外,因為醫院工作繁忙,所以孕媽咪還是提前預約進行後續檢查為好,也免去錯過最良的檢查時機。
3、不需空腹檢查
在做一些相關檢查前,孕媽咪都會習慣先空腹,避免需要抽血而影響到正確值,但其實在做大排畸檢查時,並不需要刻意空腹,但必須要在檢查前,適時的運動,要知道,如果因為空腹致使飢餓,這都會影響到結果,因此孕媽咪勢必要確保血糖的供應,並適時運動,才能確保宮中胎寶寶的運動狀態,也有利其檢查姿勢。
當然,孕媽咪也別把所有「期望」都在大排畸篩檢上,期望透過一次篩檢能夠查出一些「毛病」,而進行初步的預防,要知道,即便再縝密的儀器,都有可能有未盡之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