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自從懷孕後,各位準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寶寶能不能健健康康地生長發育,但是他們在肚子裡,怎麼能知道他們的情況呢?提心弔膽的孕期生活,讓孕媽們不禁有些感慨。
其實,只要孕期按時進行了產檢,就可以對胎兒的健康狀況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提前規避一些意外的風險。因此,有些產檢項目不能偷懶。
孕期必產檢項目
一、孕早期(0~12周)
1、B超檢查(6~8周)
在驗血確認懷孕後,在孕6~8周時可以進行一次B超檢查,首先可以看看是否為宮內孕,其次可以看胎兒是否有了胎心胎芽可以正常生長發育。
2、NT檢查(孕10~14周)
這是一種最早期的胎兒畸形篩查,通過檢測頸項透明層厚度,來進行判斷,根據近10年的研究發現,NT厚度增加,胎寶寶發生畸形的可能性就大,測量值小於2.5mm時為正常。
二、孕中期(13~27周)
1、唐氏篩查(14 ~ 20周)
通過抽取孕媽的血液進行檢查,檢測血清中含有絨毛促性腺激素、甲型胎兒蛋白及游離雌三醇的濃度,再結合孕媽的孕周、年齡等來對胎兒的畸形率進行分析,例如患唐氏症候群、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的危險係數等,其分割值為270/1,高於就是有風險,其準確率約為70%。
2、無創DNA(16~24周)
通過檢查母體血液中含有的胎兒游離DNA,來判斷胎兒是否患有愛德華症候群(T18)、唐氏症候群(T21)、帕套症候群(T13)三大染色體問題,其參考值在-3~3之間,小於2.5屬於正常,2.6~3為臨界風險,大於3為高風險。
3、羊水穿刺(16~20周)
在超音波的導引下,將一根細長的穿刺針刺入孕媽的肚皮,通過子宮壁,進入到羊水腔,然後抽取適量的羊水,進行細胞培養或是提取DNA後,對胎兒的染色體等進行分析判斷胎兒是否患有先天畸形的可能性,其準確率達99%,通常是一些高齡孕婦才會做的檢查。
4、四維彩超(20~26周)
通過醫學彩色超聲成像技術,可以清楚地看到胎兒各方面的生長發育,如四肢、面部、脊椎、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發育的情況,來清楚地對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進行判斷,排除畸形的可能性。
不過要注意的是四維彩超也並非「萬金油」,下面幾種發育畸形是很難被檢查出來的:
a、視覺發育障礙
胎兒一般在子宮內會保持閉眼狀態,很少將眼睛睜開,這就很難能看到眼睛的外部,先天性眼盲是看不出來的。
b、聽覺發育障礙
四維彩超只能對胎兒耳朵的外形進行觀察,而無法觀察到內部的情況,胎兒的聽力在孕4~5個月的時候就會逐步發育成型,但是沒有有效安全的手段來進行檢測聽力,所以就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c、先天性心臟病
胎兒的心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畸形的問題,在做四維彩超時需要一些經驗豐富的醫生才可以看出來,普通的醫生容易發生誤診或是漏診的情況,所以先天性心臟病一般無法通過四維彩超檢測出來。
三、孕晚期(28~分娩)
1、 胎心監護(36周~分娩)
隨著胎兒不斷生長發育,他們變得越來越活躍,為了更好地監測到他們的生長情況,就需要及時進行胎心監護,而胎心率受到交感神經所調節,通過這種信號可以描記下胎心的變化趨勢,可以清楚地記錄宮縮、胎動時的胎心反應,來判斷胎兒是否缺氧。
正常的胎心率在120~160之間,在有胎動時會出現上升的趨勢,胎動結束會下降,胎動的頻率為12小時大於30次為正常,小於10次的話表示胎兒缺氧,需要及時進行處理。胎心監護下面的一條線表示宮內壓力,有宮縮時會上升,消失後會恢復到20mmHg左右。
2、 B超檢查(孕40周)
在孕40周,到了預產期的時候,醫生可以通過B超來確定胎兒的大小、胎位及生長情況,通過這些數值來判斷適合那種生產方式,來確保胎兒和孕媽的生命安全。(w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