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的美朝領導人首次會晤已經過去10日,但掀起的漣漪遠未退去。
有關各方迄今仍在加緊評估這次會晤可能帶來的影響,而圍繞會晤期間究竟達成了哪些共識,各種消息不斷湧現,又很快被「證偽」,虛虛實實。
在不確定性保持高位的情況下,相關各國不得不加快行動速度,「穿梭外交」在東北亞及之外進行得如火如荼。
「我們已經從(保持)現狀,變到了更加積極和快速的範式,在這種(新)範式下,雙方需要快速取得看得見的進展,否則這一進程將稍縱即逝。」美國海軍研究中心(CNA)朝鮮問題專家肯·高斯(Ken E. Gause)近日告訴澎湃新聞。
重新評估和梳理「金特會」前後的核心環節,對於釐清眼前紛繁複雜的局勢或大有裨益。
6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首次會面,全世界的人通過電視直播看到他們兩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視覺中國 圖
化學反應?
位於新加坡南部的聖淘沙,在被賦予「寧靜與和平」之前,曾被叫令人絕望的「死亡之島」。
在2018年6月12日這個舉世矚目的一天裡,美國總統川普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似乎有意選擇這一寓意深刻的小島拋棄曾經惡語相向的過去,締造歷史、握手言歡。
不過,回過頭來對照會晤前白宮發布的日程表不難發現,一周前(6月12日)那一歷史性的會晤基本「毫無意外」地根據計劃穩步推進。之前外界廣泛猜測和期待的兩位領導人進一步「一對一」的額外安排並沒有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的專車在6月12日上午8點20分左右抵達新加坡聖淘沙島上的嘉佩樂酒店。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專車在6月12日上午8點30分左右抵達新加坡聖淘沙島上的嘉佩樂酒店。
相比之下,首次乘飛機到訪新加坡的朝鮮最高領導人在日程上留足了「靈活度」,也讓外界產生了更多的懸念和話題;而美國方面則在場面上「大操大辦」,陣仗很大。
從一開始,川普就迫不及待要給這場全球矚目的會晤定下總基調。在「金特會」歷史性的13秒握手之後,兩人走進會議室進行「一對一」會晤,開場前面對隨行媒體,川普第一個開口說話,表示自己感覺會談會取得巨大的成功,「毫無疑問我們的關係會非常好」。
反而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開場白中提到,來路不易,是「戰勝了一切困難來到了這裡」,「我們之間有著拖後腿的過往、陳腐的偏見,這些有時會掩蓋我們的耳目。」金正恩說道,額頭仍掛著汗滴。
川普很快主動伸出右手,面對不斷按下的快門,兩人綻放燦爛的笑容,第二次握手的時間也超過10秒。儘管川普還是一貫的「握手殺」姿勢,但是和第一次握手不同,這一次川普的手在下,金正恩的手則在上面。
直至此時,兩位領導人仍未進行過「實質性」的眼神交流。在會晤之前曾表示要用「觸感」在第一分鐘就搞清楚朝鮮領導人是否真心來籤協議的川普,在與對方剛見面的幾分鐘之後,便斷言將與面前的這位朝鮮領導人建立「不錯的關係」。
至少在公開場合,川普表現出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朝鮮領導人也積極「配合」,沒有像一個半月前於板門店歷史性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時臨時「加戲」,引發轟動。
專門研究肢體語言的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家彼得·科萊特(Peter Collett)對澎湃新聞分析稱,美朝領導人皆習慣了自己是全場最重要的人這一存在。
「川普試圖在握手時將對方朝自己一側拉動的習慣,釋放出他佔主導地位的信息。」彼得說。
「川普對於自己的出現總是非常在意,也總是希望能夠看起來『強大』和主導局面,他對於被人們喜歡也有很強的需求。」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研究領導力與組織心理學的羅納德·裡吉奧(Ronald Riggio)教授告訴澎湃新聞。
川普向金正恩介紹自己的總統專車。視頻截圖
在經過了3個多小時的「相處」後,兩人用餐後在花園一段不到百米的小徑散步時,神情比「一對一」會談前輕鬆了不少。川普甚至還藉機向金正恩展示了總統專車——被稱為「野獸」的豪華轎車。
朝鮮國家電視臺很快於14日播放的一段長達42分鐘的紀錄片,短暫地出現了「野獸」的畫面,而對兩位領導人會面的拍攝則並未展現更多私人關係的進展。但美聯社同一天的報導中還是敏銳地發現了紀錄片中對「川普」稱謂的微妙變化——從過去沒有敬語到被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
「他們(朝鮮人)看到他在新加坡舉行的歷史性峰會上與金正恩握手,甚至笨拙地向一位大將敬禮。」美聯社的報導寫道。朝鮮對美國總統認識的微妙轉變似乎反給川普在國內製造了「麻煩」。
不過,在15日回顧這場約5個小時的會面時,川普仍然堅持對福克斯電視臺表示,「我們相處非常好,我們有很好的化學反應。」
事實上,就在美朝領導人會晤次日(6月13日),白宮官方網站便迅速集納併集中刊登了對「金特會」的各路正面評價,許以「與朝鮮歷史性會晤對全世界是激動人心的一刻」的感性大標題。
但這些正面評價似乎並沒有贏得美國政策圈內部分人的認同。「不論個人的化學反應如何,對於雙方任何一位領導人,這可能都僅僅是交易性的一刻,」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近日向澎湃新聞評估稱,「兩位領導人都沒有為人所知的情感揮之不去的特徵。」
不過,與上述質疑不同,相關民調顯示出,美韓民眾似乎對於「金特會」的成果有著更為積極的反饋。
「金特會」吸引了大批新加坡民眾和遊客的關注,不少人駐足在街道兩邊用手機拍攝急馳而過的川普的車隊。
陰陽協議?
歷史性會晤落幕,但接下來的時間裡,「金特會」在美國政策圈內引發一波質疑,攻擊的靶心從聯合聲明開始。
佔據上風的一種觀點是,川普的新加坡之行「讓步多而收穫少」。
12日下午1點30分左右,美朝兩國領導人午餐後籤署的聯合聲明,涵蓋的核心內容包括:建立新型美朝關係;建立朝鮮半島長久穩定的和平機制;川普總統承諾向朝鮮提供安全保證;朝方重申對半島完全無核化的承諾。
這些原則性的表述,並無對於無核化的具體步驟,因而很快遭到批評。「川普在峰會上作出的讓步大概連金正恩都沒想到,而後者只籠統承諾無核化。」英國《金融時報》的評價很說明問題,「目前來看,金正恩才是更為精明的『生意人』。」
或早有規劃,或預判到外界的反映,聯合聲明發布後,川普召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超長記者會,向全球隆重推出會談成果。朝鮮領導人則按日程返回了酒店。
在記者會上,川普極盡溢美之詞誇讚朝鮮領導人,以及會晤的意義。更出人意料的是,川普單方面宣布,將暫停美韓聯合軍演,並將原因歸結為「具有挑釁性」且「耗資巨大」。而韓國、日本等同盟國,甚至包括很多美國官員彼時都還不知此事。
美國總統川普在自己的專車內向外招手。此次新加坡之行,是他首次到訪,除了會見李顯龍和金正恩,他沒有戶外參訪活動。
朝鮮官方的《勞動新聞》次日(13日)對聯合聲明的報導進一步引發了美國國內部分人的不滿,該報導稱雙方在首腦會議上商討了停止聯合軍演相關事宜,但對「全面的無核化」未做報導。
取消軍演的行為遭到美國一些分析人士的質疑。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前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伊萬斯·李維亞(Evans Revere)評價稱,這一變化影響遠遠超出朝鮮半島的範圍。此舉顯示了美國與盟友就「金特會」成果進行協調溝通的程度並不夠。
就聯合聲明的內容而言,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包道格承認,美朝雙方成功地延遲了朝鮮半島爆發衝突的時間,但這能持續多久仍有待觀察。
「雙方從最高層表達並確認提供安全保障和朝鮮半島無核化,這是峰會的重要象徵性意義……目前看來,美朝緩和的趨勢至少最近一段時間應該不會有什麼逆轉。」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樊吉社對澎湃新聞表示。
談及朝鮮從這場歷史性會晤中的收穫,美國海軍研究中心朝鮮問題專家高斯認為,「朝鮮獲得了作為核國家的身份認可……在美朝之間的非對稱關係中,朝鮮縮小了這種差距。」
高斯日前告訴澎湃新聞,「我不確信川普控制了整場首腦峰會。他做出了不少妥協,但未取得太多回報。」
面對外界的批評和質疑,川普及其團隊開始「反擊」,不斷對外「放料」。最早始於12日下午的記者會上,川普透露說,金正恩已經同意摧毀一處飛彈發動機試驗基地。一周多後的20日,一名美國官員對路透社透露,該試驗場是西海衛星發射基地,稱朝鮮「曾用該場地測試遠程彈道飛彈的液體推進式發動機」,但該官員拒絕透露姓名。川普總統21日在此基礎上直接喊話「徹底無核化已經在開始發生」,並透露「實際上要炸毀四個大型試驗場」。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6月18日援引華盛頓外交消息人士的話又報導稱,美朝最高領導人最早將在本周進行首次通話,並啟動美朝高級別會談,推進「6·12」首腦會談的後續談判。
此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奔赴東亞多國通報會晤成果,他在韓國時對外表示美朝首腦會談中「有很多(共同的)理解」,雖然未被寫入聯合聲明,但美朝已達成一致。該表態引發外界諸多猜測,有資深朝鮮問題專家就此對澎湃新聞表示,不排除雙方在會晤中達成「陰陽協議」的可能。
但高斯認為,這不是一場自下而上的峰會——細節都先談好了,最後就等最高領導人見面籤字達成協議。
「這意味著我們一段時間裡並不會知道這場峰會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這取決於兩國領導人對這一進程保持投入,兌現已經做出的承諾。」
高斯認為,川普停止聯合軍演,實際上是在測試金正恩向前推進無核化的意願。「作為強國,美國或許不得不邁出第一步,讓弱勢一方朝鮮有信心邁步向前。」
英國前駐朝鮮外交官、倫敦亞非學院教授吉姆·霍爾(Jim Hoare)仍然認為核武器和經濟發展,朝鮮兩者都想要。
「如印度,就實現了這一點。但這不會很容易。」他告訴澎湃新聞說。
新的道路?
與川普總統不斷親自「上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朝鮮最高領導人新加坡之行的「低調」,而唯一一場峰會之外的亮點活動成為外部世界洞察秋毫的契機。
6月11日晚間9時50分——距離「金特會」約11個小時前,金正恩的座駕抵達新加坡地標性豪華酒店——濱海灣金沙酒店——Tower3的大門口。金正恩走下車,穩步走入酒店大堂的同時,還微笑著向圍聚在酒店大堂十米開外的圍觀者們揮手致意。很快,金正恩轉入電梯間,從1樓直抵金沙酒店空中花園(Skypark)所在的56層。
在56層走出高空戶外觀景平臺,是俯瞰新加坡夜色的絕佳位置,一側是新加坡城市霓虹閃爍的繁華夜景,另一側是一整片靜謐的城市公園。
這是朝鮮最高領導人在自己國家之外首次現身公共場合。
6月11日晚,金正恩在眾多警衛的保護下從新加坡金沙酒店內走出。
新加坡炎熱的天氣,也讓金正恩出了不少汗。
年輕的新加坡人Amelina是Tower3頂層Ce La Vi觀景酒吧的服務員,她向澎湃新聞回憶說,在觀景臺上短暫逗留後,金正恩拾級而上,來到位於57樓的Ce La Vi酒吧。
但「重要客人」的到來,並未影響酒吧繼續營業。當時有超過100名顧客正在酒吧內享受著美酒佳餚,儘管出於安全考慮隔著重重安保人員,他們依然興奮地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意外驚喜」時刻。
「他(金正恩)是人群中最顯眼的那個。」Amelina回憶起見到朝鮮最高領導人的那一刻,依舊記憶猶新,「他(當時)的神情非常平靜。」
金正恩是在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和教育部長王乙康陪同下進行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夜遊。外長維文上傳的一張他和金正恩及王乙康的合影,首先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熱潮。朝鮮官方的臉書帳號上,也罕見地上傳了這張據信是金正恩第一次與外國官員合照的自拍。之後,朝鮮最高領導人微笑著與新加坡路人積極互動的照片與視頻很快在社交媒體瘋傳。
「金正恩是一個自信、年輕的領導人。他有意願走上一條新的道路,那也是他想見川普的原因。」作為東道主,10日下午首先在總統府歡迎金正恩到來的李顯龍總理向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評價說,在獲得了來賓的同意後,李顯龍當天在社交網絡上直播了兩人會面的全過程。
6月11日晚,金正恩在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和教育部長王乙康的陪同下,遊覽夜景並自拍合影。
夜遊期間,金正恩漫步在為慶祝新加坡獨立50周年而建造的禧年大橋上,不時停下腳步眺望遠方。不遠處是新加坡標誌性的魚尾獅雕像,而掩映其後的是新加坡最繁華的金融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內燈火通明。
朝中社次日援引金正恩的話報導稱,此次通過參觀充分了解了新加坡的經濟潛力和發展面貌,今後要在各領域多學習新加坡的知識和經驗。不同尋常的是,觀光結束僅幾個小時之後,朝鮮官方報紙《勞動新聞》頭版便刊登了最高領導人到訪新加坡的14張照片,輕鬆的基調與以往外訪報導中嚴肅方式大相逕庭。
相較於戰略利益的計算,美國政策圈眼下對於朝鮮就國內經濟發展釋放的信號鮮有討論。「這取決於朝鮮,如果金正恩想要開放經濟,世界準備好了一衝而入。」包道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