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嬰幼兒因枕頭使用不當,造成頭顱不同程度變形的概率高達80%。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爸媽「較真」的地方,如何餵奶,怎麼睡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樣樣都馬虎不得,小細節也往往關係到孩子的身體發育的大問題。
在寶寶降生初期,媽媽往往都會為孩子提前準備好小枕頭。枕頭與孩子的睡眠、頭部、骨骼發育全部「掛鈎」,在給孩子用枕頭的時間節點以及選購上,同樣有著許多講究。
前些天表姐去小蓓家為寶寶慶賀百天,卻發現孩子孩子已經墊上小枕頭了,表姐連忙問小蓓,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的?太早用枕頭,對寶寶可不好。
小蓓胸有成竹地說:「別擔心,我是昨天才給孩子用上。」原來,小蓓早早就給孩子準備了可愛的小枕頭,就等著在孩子出生後能派上用場。
她還專門查了資料,說孩子出生前三個月不能用枕頭,因此特意等到百天,才把小枕頭拿出來。表姐無奈地笑了:「你呀,讀書都讀傻了,專家說前三個月不能用枕頭,也沒說一滿三個月就能用啊。」
表姐說著就指著寶寶給小蓓看:「你看寶寶的頭向上仰著,這樣多不舒服,你給孩子墊得太高了,枕頭不是現在用的。」
老人習慣給寶寶從剛出生就用枕頭,認為這樣有利於「睡頭型」。年輕父母則是有了一些育兒常識,知道不能太早給孩子用枕頭,但是什麼時候用,大家仍是眾說紛紜。
嬰兒脊柱呈現「C」型,而不是成人的「S」型,頸椎胸椎、腰椎三大生理彎曲形成後,寶寶才能依次完成抬頭、坐立、行走三個大動作。頸部生理彎曲通常在三個月左右形成。
我們使用枕頭的目的,就是承託頸部彎曲部位的重力,在寶寶沒有形成頸椎生理彎曲前,使用枕頭反而會對頸椎施加壓力。
因此在三個月之前,不要給嬰兒使用枕頭。但在寶寶滿三個月後,頸椎依然很脆弱,不適合立即使用枕頭。
目前國際上對嬰兒使用枕頭的具體年齡未形成統一標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一歲以後再給孩子用枕頭。澳洲政府的建議則是:兩歲以後才給孩子用枕頭。
1. 張口呼吸
當頸椎生理彎曲發育成熟後,受頭部重力的影響,在平躺狀態下,孩子的頭會微微上仰,由於下顎處皮膚的牽製作用,在熟睡放鬆的狀態下,孩子會輕微張嘴。
張口呼吸的危害自然不必多說,長期用口呼吸會讓孩子顏值下降,同時鼻腔未發揮過濾作用,病菌會更容易入侵寶寶身體。
在發現寶寶睡覺時經常張嘴,就要考慮用枕頭將頭墊起來,使頭頸與身體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2. 喜歡墊著東西
孩子長到一定時期,睡覺時在朦朧狀態下,會主動尋求讓自己感到最舒服的睡眠方式。如果孩子開始枕著毛絨玩具、媽媽胳膊或是喜歡墊著自己的小手,就要考慮給孩子「安排」一個小枕頭了。
3.肩寬大於頭寬
新生兒出生後頭部比例較大,頭寬通常大於或等於肩寬,側臥時頭肩基本上在同一水平面,沒有使用枕頭的必要。過早墊枕頭反而會使頸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脊椎也得不到很好的舒展。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頭身比例會逐漸接近成人,肩寬逐漸超過頭寬。此時再讓寶寶側臥,在沒有枕頭的情況下會非常不舒服。
1. 高度
在嬰兒3個月之後,如果未出現以上行為不必使用枕頭;
在嬰兒滿一歲時,視情況而定增加高度,可以用毛巾對摺當作枕頭使用;
在嬰兒2歲後,根據需求適當調整枕頭高度;
孩子滿四歲之前,枕頭高度不宜超過4釐米。
2. 表面材質
寶寶枕套的選擇也大有講究,枕面材質應選用純棉吸汗的布料,避免使用真絲材質,容易打滑。
3. 軟硬度
枕頭過硬容易加重骨骼變形,不及時調整睡姿非常容易造成寶寶嚴重的偏頭。枕頭過軟會讓孩子頭部凹陷,起不到支撐作用,同時在寶寶轉頭時,很容易掩住口鼻,呼吸不暢。
蕎麥、茶葉等植物雖然也是較好的枕芯填充物,但如果不經常更換,碎片容易從枕套中漏出,對寶寶造成傷害。
糖果媽媽叮囑:寶寶出汗較多,口水、奶液也會經常汙染枕面,因此枕套一定要經常換洗。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