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 眾望新聞訊(記者 張小維)你印象中的古鎮是什麼樣的?你所期盼的古鎮又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想體驗不一樣的古鎮風貌,帶上行李,來安順舊州吧。這裡舊的布景,舊的韻味,會讓您不由慢下腳步,在青磚石瓦中品味生活的本質。
舊州古鎮位於安順市西秀區東南面,已有600多年歷史,是安順州古治府所在地,也是中國屯堡文化的發源地和聚集地之一。集鎮上,古街巷曲徑通幽,青磚石瓦、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留存著歷史的痕跡。餐桌上,具有地方風味的菜餚舊州雞辣子、雞瀆豆腐、八寶飯、小茨菇等,香味四溢。遊覽舊州古鎮,感受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品特色美食,讓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與大多數古鎮不同,舊州古鎮沒有過多地商業化,街道兩旁是保留了原始樣貌的民居,臨街的商鋪擺著的是當地人自製的特色美食,撲面而來咖啡的香氣吸引著人們的腳步,閒暇時光,找個茶館點上一杯小鍋茶,聽著店家把古鎮的歷史娓娓道來,你會發現,時間就像古鎮裡魯宅古井裡流淌出的井水,順著古巷,悄悄地流向了不知名的遠方。
依託原汁原味的古鎮風貌,近年來,舊州古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到當地生活創業。
古鎮上舊州小鍋茶這家茶坊的95後掌柜顏維雯就是其中之一。「我大學學的是茶業加工的專業,去年經老師介紹,到舊州這裡來開店的,兩年來,伴隨著景區的發展,生意也算步入正軌。」顏維雯說,作為安順人,自己一直很喜歡舊州古鎮的古韻味,這裡不過度追求商業化,在實習期就決定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為舊州小鍋茶文化宣傳儘自己的一份力。
「在旺季,一天能有二三十波遊客來店裡來品茶、聊天、買茶,一年下來也能有十來萬的銷售額,在自己喜歡的古鎮裡做著喜歡的事,還能傳承喜歡的茶文化,這樣的生活我覺得很幸福。」顏維雯的話語裡藏不住對自己當下生活的滿足。
與顏維雯一樣,對舊州古鎮的「舊」情有獨鐘的還有古鎮愛好者李陽。2013年至2018年間,李陽都在麗江經營民宿客棧。但李陽表示,相對於商業化的古鎮,自己更喜歡寧靜而古樸的古鎮。想著自己的家鄉貴州有很多傳統的古鎮依舊不為外人所知,2018年便回到家鄉,經過對方探尋,終於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古鎮——舊州,並在今年10月份開了一家名為樸嵐居的精品民宿。
「由於民宿保留了原始民居的框架,比較符合真正的古鎮愛好者的預期,今年剛開業的時候入住率就達到了百分之八十。」李陽說。
此外,舊州古鎮素有「魚米鄉」「小江南」的美譽。提起她,就不得不提當地的特色美食,在貴州的美食中,安順屯堡菜是很出名的,而屯堡菜的發源地便是在舊州,以舊州雞辣子、小茨菇、屯堡「八大碗」為代表的一系列特色食品,已經成為舊州的一張美食名片,並發展成吸引遊客的「法寶」之一。
古鎮西街上一家名為「梅氏閒庭」的飯館是遊客們到舊州後必遊點之一,老闆俞開芳是地地道道的舊州人,自2015年起便加入到當地旅遊產業發展行列中,店鋪主要經營有雞辣子、小茨菇、剁椒等舊州土特產。
「店裡的特產除了賣給本地人外,我每天還能接到全國各個省市的顧客通過微信、電話下的訂單。其中,既有回頭客,還有熟人介紹來的新客,像過年這樣的節日,店裡一天要賣一兩百斤雞辣子,全年的營業額能達到20多萬元。」俞開芳說。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安順舊州就已被人們熟知。2013年,安順市西秀區著重打造舊州古鎮,堅持修舊如舊打造、開發與保護並重、旅遊發展與原住民利益保護同軌的方針,聚力打造文化生態的特色旅遊小鎮,在豐富古鎮旅遊業態的同時,也讓這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旅遊隨即火爆起來,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各項工作。
在一系列有力舉措的推動下,舊州先後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中國特色小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美麗宜居小鎮、全國衛生小鎮、全國文明村鎮等諸多國家級榮譽,為古鎮的旅遊產業發展增加了「砝碼」。據統計,舊州古鎮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以前不足5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5722元。旅遊人次更是逐年上升,2019年達到520萬人次,今年受疫情影響旅遊人次有所下降,但也達到248萬人次。
編輯:張 露 王 琰 魯 禕
編審:陳澤贇 邵夢洋
審籤:譚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