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學子成「東縱」骨幹

2020-08-03 廣州日報
坪石學子成「東縱」骨幹

活動現場

坪石學子成「東縱」骨幹

皈塘古村許多古老的建築都留下了革命的足跡。

抗日戰爭時期,嶺南一大批知名學府北遷至韶關樂昌坪石等地,在一群進步的「坪石先生」引領下,有多達600多名嶺南學子加入東江縱隊,成為廣東人民抗日武裝力量的骨幹。

8月1日,韶關市在樂昌坪石鎮舉行了「追憶先輩足跡·重溫烽火歲月」華南研學紀念八一建軍節系列活動。韶關市政府、韶關市文廣旅體局、韶關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韶關學院有關負責人和樂昌市人民武裝部、駐樂部隊、樂昌市有關單位代表160多人走進坪石鎮,深入了解韶關在人民軍隊初創時期的歷史淵源,共同追尋「坪石先生」的歷史足跡。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瑜 通訊員侯建良、盧明軒、徐風爽

人民軍隊與這個小鎮關係緊密

活動由韶關市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當天上午,在坪石鎮皈塘古村活動現場播放了老兵寄語視頻,駐樂部隊官兵合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表演了軍體拳,參觀了梅龔彬與南昌起義現場展板和皈塘古村革命舊址,還進行了野外徒步拉練。隨後,在場人士共同前往武陽司村,參觀了《資本論》與中國經濟學教育歷史陳列館、亞南書舍和炮樓舊址。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坪石鎮與人民軍隊的初創時期有著緊密聯繫。南昌起義軍南下潮汕失利後,1927年12月,朱德率起義軍餘部800餘人穿山西進、輾轉千裡來到了韶關,幫助廣東黨組織推動了北江農民運動的蓬勃開展,同時開展新戰術練兵運動,從而基本形成了朱德遊擊戰思想,開創了中國革命武裝起義與工農運動相結合、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並舉的嶄新局面。1928年1月,朱德在梅花楊家寨召開軍事會議,策動宜章暴動,制定湘南暴動計劃。2月1日,在樂昌黨組織和坪石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取得了著名的「坪石大捷」,為後來井岡山會師、創立紅四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武器基礎。

600嶺南學子加入東江縱隊

同時,坪石鎮也是1940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山大學、省立仲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省立執信女中、香港私立嶺南大學、澳門培正培道等學校的辦學舊址,是記載著華南教育歷史、傳承華南教育文脈的重要地點。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等院校遷至坪石辦學,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梅龔彬曾參加1927年南昌起義,被編入葉挺的部隊。他在第十軍第二十四師第七十一團任指導員,經歷潮汕失利後輾轉浙江策劃浙東暴動,1941年到中山大學法學院任教。師範學院教師許幸之曾在蘇北新四軍抗日根據地從事文化工作,兩位先師均與人民軍隊有著很深的淵源。

梅龔彬在回憶難忘的「坪石生活」時說:「當時校內國民黨、三青團的活動很猖獗,我團結那些傾向進步、學識淵博的教授,在抗戰時期粵北僻壤極為困難的條件下搞好教學,這樣就能以正壓邪,使不學無術的反動教授相形見絀。」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在中國共產黨的指示下,由中山大學文學院畢業生曾生領導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縱隊(即後來的東江縱隊)開始了著名的歷時11個月的 「省港大營救」,解救了近800名的文化名人和政要及國際友人返回內地,這其中就有後來到坪石國立中山大學任教的馬思聰、許幸之等人。

1944年夏,中共地下組織動員了600多名中山大學、省文理學院、嶺南大學、中大附中、培正中學等學校的黨員和進步學生參加東江縱隊的抗日武裝鬥爭。其中包括梅龔彬的學生在內的中大學生有200餘名,他們大多參加了東江縱隊舉辦的青年培訓班。培訓結束後,這批學員被派往粵北、粵西、珠三角地區繼續從事革命武裝鬥爭,並很快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幹。如東江縱隊政治部成立的政治工作隊,東江縱隊司令部聯絡處等都有很多中大學生。1945年,朱德在《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1946年6月東江縱隊主力北撤山東省解放區,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

故事

梅龔彬的古鎮陋室成師生的「世外桃源」

由梅龔彬的孩子梅昌明整理、團結出版社出版的《梅龔彬回憶錄》中,記載了梅龔彬的妻兒在炮聲中千裡迢迢遠赴坪石的艱難「尋父尋夫記」。「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本對英美宣戰,並且佔領了上海的租界,我們家在上海就待不住了。當時我父親在廣東坪石中山大學教書,我母親不顧親友的勸告,也不顧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毅然帶著一家老小六口人(包括我外婆、弟弟和兩個妹妹),離開上海到坪石去。一路上共走了一個多月,對於我來說這是我一生中難忘的經歷。」

「這一段路,真是千裡迢迢,歷盡艱辛,一家老小能夠平安健康地到達坪石,真是一個奇蹟。記得我們離開吉安的那一天,趕上敵機來轟炸,我們一家人正好在空曠地帶,無處躲藏,沒想到萬惡的日本飛行員竟低空向人群掃射。當時我們只好趴在地上等死,等敵機過後,每個人摸摸自己的腦袋,覺得還活著,再看看身旁的親人,沒想到全都活著。當時全家那種慶幸的心情,真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到了坪石以後,全家總算與父親團聚了,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當時我們已經一無所有,要靠我父親教書的薪水維持一家七口人的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我母親只好又出去找工作,終於找到與坪石鄰近的湖南宜章縣的一家中學去教書。坪石到宜章相距30裡,中間還隔一座大山,為了全家的生活,母親只好步行到那裡去,平時住在那裡,假日來回60裡路翻山越嶺,來看望全家。有時她身體不好,走不動,就由我來當坪石和宜章之間的通信員。」

梅先生自己在回憶這段坪石生活時說:「家人的到來使我喜憂交加。高興的是顛沛半生之後總算能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了;擔憂的是我的微薄收入難以維持一家七口的日常開銷。我理解妻子的苦心。她不願在上海受日寇的奴役,更不願讓孩子受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化教育。坪石的生活再艱苦,她也要穿越敵人的封鎖線跋山涉水來到我的身邊。妻子很體諒我,幫助我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讓我集中精力做好學校裡的各項工作。為貼補家用,她變賣了從上海帶來的衣物,並不顧山道崎嶇,到幾十裡外的湖南省宜章縣一所中學去教英語。我的老嶽母操持全部家務。由於她老人家精打細算,量入為出,使全家日子過得挺舒坦。」

「中山大學的學生大都來自淪陷區,對他們理應倍加關懷和愛護。我家的經濟雖然不寬裕,可餐桌總是向學生開放的。學生們常來我家研討學術問題和議論國際國內時局,往往一談就是幾個小時,到了開飯時間總有兩三位留下來用餐。老嶽母是個熱心腸的人,見到青年們享用她親手烹製的粗茶淡飯時,臉上總是露出慈祥的笑容。她也在為革命做貢獻,雖然老人家自己並不知道。川流不息的學生使我的茅舍充滿了生氣。」

相關焦點

  • 許禮平︱懷古凜英風:東縱「五人照」故事
    本人是東縱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後人。謝謝!」事關重大,我趕緊翻查資料,比較研究,特撰本文再作說明,用作對劉蜀永先生及李學軍女士的匡正的接受和回謝。只是本文的釋說人物不限圖中正確的五人,而是把誤入的兩人也一併敘說,即是七人了。理由是﹕幾年來的誤認和誤傳,令「誤讀」已成「集體記憶」,特別是劉黑仔這國難英雄,其事跡、形象已深入人心。
  • 中大天文臺遺址現身韶關坪石
    &nbsp&nbsp&nbsp&nbsp日前,「三師」志願者團隊、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多位教授在坪石中山大學校舍遺址調研期間,意外發現中山大學天文臺遺址。多位專家首度向南方日報記者披露遺址發現的詳細情況。
  • 走進烽火課堂,與「坪石先生」展開跨時空對話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立中山大學、私立嶺南大學、省立文理學院等為代表的華南地區中高等學校,以培正培道聯合中學為代表的港澳地區學校紛紛內遷至粵北樂昌坪石、湞江大村、連州東陂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綜合運用實物展板、情景再現等形式,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展陳方式,讓他們主動參與,與「坪石先生」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不斷深入了解南粵古驛道上的紅色文化。
  • 韶關「研學記」②|樂昌坪石中大天文臺:粵北觀星辰,嶺南瞰天下
    八十年前,在湘粵交界重重大山之中,有那麼一群嶺南先師率領著進步學子,在此夜裡觀察星辰天文,日間探尋抗日救亡之路,譜寫了嶺南教育史上一段不容忘卻的記憶。從去年底至今,在韶關樂昌坪石一座名叫天文臺山的小山坡上,總會迎來一些尋古探幽的人們。這座一度被雜草所掩映、名不見經傳的小山丘背後,所深藏的就是一段中山大學天文臺粵北遺址的塵封往事。
  • 信豐縣坪石學校打造「和文化」主題校園文化紀實(圖)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曾世明報導:2013年8月,在信豐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在信豐縣坪石中心小學和坪石中學的原址上,成立了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並命名為「信豐縣坪石學校」,下轄貴興小學、光甫小學、星金小學、和豐小學、江西銀行六星希望小學和保蓮小學
  • 莞籍坪石先生①|戰火紛飛初心堅守,莞邑學人坪石耕耘
    在這些中大「坪石先生」中,不乏「莞籍坪石先生」,如鄧值儀、容肇祖、鄭師許、陳安仁、吳壯達、何作霖、鄧盛儀、袁鎮嶽等。「坪石先生」的高貴品質,在他們身上都有著極為生動的詮釋。坪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但地方不大,只能作為集散地,因而中大遷入後,各學院星羅棋布於坪石之內:校本部、研究院、先修班、學生貸金審查委員會選址於坪石老街;文學院最初設址於乳源縣清洞鄉,之後又遷到坪石鐵嶺;法學院先是設址在乳源縣武陽司,後搬至車田壩;理學院在坪石附近的塘口,與坪石隔河相望;工學院設在坪石附近三星坪和對岸的新村;師範學院設在乳源縣管埠村附近的一個小山崗上
  • 北江局:調研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項目建設工作
    12月9日,北江局會同韶關市水務局,樂昌市文廣旅體局、水務局負責同志,粵海樂昌峽水力發電有限公司到坪石鎮調研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項目建設工作,該研學基地工作專班人員參加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到三星坪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辦學紀念地、定友圖書館、坪石老街國立中山大學校本部辦學紀念園、長尾洞培正培道聯合中學辦學紀念地等地,詳細了解了項目推進、碧道建設等情況,並進行了保護利用和鞏固提升等工作的指導。
  • 科技館科普活動|「東縱小英雄」教育科普活動總結
    科技館科普活動|「東縱小英雄」教育科普活動總結 惠州科技館 惠州科技館微信號 gh_f415b4009dca 功能介紹 惠州科技館以「探索·遠航」為主題,外形酷似一艘在大海上逐浪遠航的巨輪,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建設科普惠民之舟的理念。
  • 韶關「研學記」樂昌管埠:「詩音漫道」重現「坪石先生」大家風範
    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這套唱片將在韶關坪石首發。在這一曲曲名曲的背後浮現的,是一段被塵封多時的嶺南教育文化遺產管埠中師的輝煌歷史。尋跡:中山大學師範學院在管埠的五年輝煌歷程1940年8月至1945年1月,國立中山大學師範學院在韶關坪石管埠村辦學約五年。
  • 「華南研學」研究成果展之韶關學院篇:中山大學在坪石時期的藝術活動
    中山大學於1940年10月從雲南徽江遷回廣東坪石,校本部和研究院、先修班設在坪石鎮,文學院、理學院和工學院分別設在坪石附近的鐵嶺、塘口和三星坪。師範學院和法學院分別設在乳源縣屬的管埠和武陽司(法學院後遷車田壩),醫學院為了便於實習,便開辦門診,設在樂昌縣城,農學院則設在離坪石30裡的湖南宜章縣屬慄源堡[1]。
  • 「東縱邊縱後代」革命老區尋訪團到古竹鎮進行紅色革命足跡尋訪...
    10月22日,「東縱邊縱後代」革命老區尋訪團到江東新區古竹鎮進行紅色革命足跡尋訪調研活動。江東新區黨委書記孫宇紅接待了尋訪團。
  • 東莞東縱天虹商場將變身為「君尚百貨」
    據東莞市經信局消息,位於城區東縱路的天虹商場將「大變臉」,不僅面積將翻倍,品牌也將變身為更高端的「君尚百貨」。  東莞市經信局稱,該局局長冼周恩近日帶隊赴天虹商場深圳總部調研考察。天虹商場是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上市公司,成立於1984年,目前全國分店達53家,員工近5萬人,經營面積超100萬平米,是廣東地區最大的百貨類零售企業。
  • 坪石先師文叢(41):我對朱家山年代中大附中的回憶
    因為如今坪石朱家山已經建滿樓房,無遺蹟可循,所以,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建議關於中大附中的紀念放到坪石管埠一帶呈現。  抗戰時期位於坪石的中大附中和現在的華師附中、實驗中學、中大附中等學校有直接關係。
  • 駐日本使領館舉辦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東京8月18日電(記者劉軍國)中國駐日本大使領館教育處8月15日在線舉辦了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公參胡志平、參贊陳麗萍,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吳勁松,駐札幌、福岡、名古屋、新潟總領館負責教育的外交官出席,日本各地學友會骨幹近200人在線參加。
  • 全省骨幹水網工程總長度達...
    一是「一縱多橫、兩湖多庫、三源多口」 骨幹水網工程格局加速形成「一縱多橫」是指我省水網幹線調水、輸水工程,大致劃分為南北縱向和東西橫向輸水幹線工程。縱向調水工程從我省魯南臺兒莊泵站一直延伸到魯北德州的南水北調南北幹線,跨越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五市,全長487公裡。
  • 莞籍坪石先生④|鄭師許:畢生文史雕琢 懿言嘉行為教
    八十載歲月流轉,在特定時期傾情燃燒自我、傳承華南教育薪火的「坪石先生」們,無不有著熠熠生輝的閃光人生,「教書育人」四字看似簡單,道來卻需要用一生勤勉踐行——從東莞走出的史學大家鄭師許,便是其中代表。如果到時緊張講不出十成,或因時間把握不好,講不完所要講的內容都會使第一堂課遜色。論及「備課」,其自是嚴謹鄭重。據記載,「鄭師許在課堂上講得好,同他認真備課有密切關係,而備課又與他勤奮治學聯繫在一起。每講一課,必綜合自己心得、附人研究成果,使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從容道來,如數家珍,精彩紛呈,發人深省,使人深受教益」。
  • 深圳市坪山區東縱路發生3車追尾!那麼事故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據廣東深圳交警日前通報,近日,坪山區東縱路發生一起3車追尾事故,而事故原因又和酒駕有關。據了解,事發在2020年12月13日晚間,東縱路坪山中學路段發生一起3車追尾事故,交警到場後發現,肇事的湘牌小車司機酒氣燻天,後經酒精呼氣測試,其涉嫌醉駕,體內酒精含量為167MG/100ML,隨後,交警將其帶至醫院強制抽血,肇事司機事後表示,飯時和朋友聚餐,當時喝了3瓶啤酒一小杯白酒。
  •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向東學子製造
    成天祥:16汽修就業班,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東井村楊家窩鋪15組任興昌:16汽修就業班,凌源市四合當鎮小馬營子村東窯組0930號向東學子!!!八寶校區地址:朝陽市雙塔區新華路一段50號、87號(河東八寶轉盤東走50米)新校區地址:朝陽市龍城區七道泉子鎮現代農業園區 天池街9號 八裡堡校區地址:中山大街四段20號(朝陽八中斜對過)電話: 0421-2862869    2862870網址:www.cyxdjx.com
  • 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舉行
    來源:神州學人   8月15日,駐日本使領館教育處舉辦了線上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以下簡稱「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日本各地學友會骨幹近200人在線參加。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公參胡志平、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吳勁松及駐札幌、福岡、名古屋、新潟總領館教育外交官出席。會議由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參贊陳麗萍主持。
  • 樂昌400餘戶原坪石礦棚改居民喜領產權證 安心圓住房夢
    近日,樂昌市原坪石礦棚改實物安置房第一批不動產權證書集中發放工作在坪石辦事處順利進行。據了解,此次不動產權證書集中發放工作涉及550戶棚改實物安置對象,為提高工作效率,讓「領證者」少排隊少等待早拿證,工作小組成員事先進行了領證流程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