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昨天,訓哥兒被邀請回答了一個問題「IT培訓機構排行榜可信嗎?」看了看已有回答,沒有一個說到點上的。於是,決定寫一篇文章給大家認真談談「IT培訓機構排行榜」說說內部人士才知道的真相。
國人熱衷於「排行榜」,古代科舉考試有「進士榜」,當代義務教育有「光榮榜」;武俠小說裡有「琅琊榜」;現實生活中有「富豪榜」。
「榜」仿佛成了權威的代名詞,特別是各行各業的企業排行榜,榜上有名往往是企業實力的象徵。
01
排行榜是IT培訓機構杜撰的
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招生量,IT培訓機構會利用大家對「榜」的迷信,發布各類培訓機構排行榜(包括不限於IT、Java、Python、PHP、UI設計等)。
打開瀏覽器,搜索「IT培訓機構排行榜」,我們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排行榜:
《國內十大IT培訓機構排行榜》《2018年度十佳IT培訓機構》《2018最新IT培訓機構排名匯總》
這些排行榜真的可信嗎?訓哥兒明確告訴大家,99%的排行榜是培訓機構自導自演。以這篇《2018年度國內十大IT培訓機構排名》為例。
文中列舉了10家IT培訓機構,其中8家或多或少的存在問題。只有兩家機構被塑造得很完美。哪兩家?北大青鳥和課工廠(課工廠是北大青鳥的子品牌)。
查看文章作者,尷尬了!
可能有同學會說,這麼明目張胆的自賣自誇怎麼會有人相信?別急著下結論。首先,你不相信不代表其他人不相信,其次,培訓機構還有升級版,比如下圖:
看不出作者是哪家機構,並且發布在國內權威媒體環球網上,可信度是不是一下子提高了?等等,好像有點兒不對勁兒,環球網後面的「商業」是什麼意思?額,就是付費打廣告的意思。
網際網路普及以前,媒體通過報紙銷售廣告盈利,網際網路時代,將報紙廣告拓展到了網站。
所以,該排行榜其實是某家機構杜撰後,付費發布到了權威網站上,換湯不換藥,但不了解內情的同學很有可能會信以為真。
02
IT培訓機構排行榜基本不可信
可能會有同學產生疑問,難道排行榜完全不可信?有的看起來明明挺客觀中肯的啊。想要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需要了解一下製作排行榜的套路了。
第一種:抬高自己,貶低對手
發布排行榜,其目的是為自身服務的。但既然是排行,必須要有其它機構上榜,要不然何談排名?
但要其它機構上榜,豈不是為他們做了宣傳?沒有機構願意這樣幹。
怎麼辦呢?套路就出現了——抬高自己,貶低對手。將自己的優點和對手的缺點無限放大,形成鮮明對比,宣傳了自己,打壓了對手,豈不美哉?
第二種:九句真話,一句謊言
很多同學看過某些排行榜會覺得觀點基本客觀,所言基本屬實,於是就接受了其全部的觀點。
大家一定聽過「九句真話和一句謊言」的故事:
前面講了九句真話,就為了最後一句謊言。而因為有了九句真話的鋪墊,使最後一句謊言,看起來像真話一樣誠懇可信。
某些IT培訓機構排行榜之所以能夠給人一種「客觀、中肯」的感覺,就是採用了「九真一假」的套路。
有時,越是看起來客觀的東西,越是會暗含著極大的誤導性。網絡上流傳的「IT培訓機構排行榜」基本是不可信的,連參考價值都沒有!
03
可信的IT培訓機構排行榜有沒有
很遺憾,並沒有。
首先,IT培訓行業影響力有限,沒有權威部門會專門為其排名;其次,排名的標準難以制定,按規模?規模不能代表質量,按質量?質量難以衡量。僅僅是就業率,極少有機構願意公開。
通過這件事兒,訓哥兒希望大家長一智,在選擇相信某個信息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和信息提供者之間是否存在利益關係。
如果存在,基本就「夾帶私貨」了,切不可太過相信
比如,訓哥兒在培訓公司上班時,經常會聽到招生人員一副為學生著想的表情對前來參觀的大中專學生說:
網際網路企業不在乎學歷,升本不如培訓4個月,很多本科生畢業後也得來培訓。
他們說這話真的是為學生著想嗎?
關於IT培訓,訓哥兒只講真話,IT培訓那些事兒,防坑防騙防套路!IT培訓機構排行榜可信嗎?你怎麼看?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