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先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經過漫長的觀測,發現太陽系各典大行星的運轉規律與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現象的運動變化規律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規律性聯繫,特別是木星和土星的運行規律對地球影響很大,木集星和土星每隔20年相遇一次。古人洞悉這一天機,以一百八十年作為一個正元,每一正元包括三個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再分為三個運,每運為二十年,即上元是一運、二運、三運,中元是四運、五運、六運,下元是七運、八運、九運,這樣上、中、下三元中就包含九個運,共180年,從而構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運體系。
三元九運具體是如何劃分的呢?
上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一、二、三運。
中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四、五、六運。
下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七、八、九運。
到九運,與玄空九星一一對應。
上元一運甲子甲戌二十年,對應一白,叫一白運。
上元二運甲申甲午二十年,對應二黑,叫二黑運。
上元三運甲辰甲寅二十年,對應三碧,叫三碧運。
中元一運甲子甲戌二十年,對應四綠,叫四綠運。
中元二運甲申甲午二十年,對應五黃,叫五黃運。
中元三運甲辰甲寅二十年,對應六白,叫六白運。
下元一運甲子甲戌二十年,對應七赤,叫七赤運。
下元二運甲中甲午二十年,對應八白,叫八白運。
下元三運甲辰甲寅二十年,對應九紫,叫九紫運。
更具體一底講,今年屬於哪個元哪個運運呢?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中年至癸卵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中年至癸卵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中年至癸卵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每一運對應的九星有其獨特的含義,比如1984年至200年為七運對應七赤,七赤代表兌,所以與兌金有關的行業蓬勃發展,比如歌唱、演藝、評書、律師、西醫等,而進入200年之後,開始進入八運,八運對應入白,為艮,所以與民土有關的行業發展迅速,比如房地產、農村、土特產、畜牧業等等,至於下一個運哪些行業會大行其道相信讀完這本書你中自然知道答案。這些並非筆者牽強附會,更不是筆者的研究成果,而是古人平就總結出「三元九運」的規律,筆者梁彬僅僅是拿來對應和運用而已,因此學會了風水,就可以預見未來,順應規律可以事半功倍成就事業,這正是「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
三元九運的運用非帝廣泛,在玄空風水中。我們要看風水首先得排出飛星盤,知道了一個房子或者墳地是哪年建造的,查找建造之年對應的運,再根據下文講解就能排出運盤。
我們對古人智慧拍案叫絕之餘,不禁要問「三元九運」是何時形成的?是哪位先哲聖人創立的呢?很遺憾,由於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這種劃分時間的方法自古就記載於黃曆之中,與河圖洛書一樣神秘,我們只能感受到他的神奇,卻無法追溯他的確切由來,河圖洛書被譽為「宇宙魔方」,而三元九運正是從河圖洛書中推演而來
被譽為「宇宙魔方」的河圖洛書與風水學一脈相承,由於風水學能準確推斷一個家族的興衰存亡,因此古人認為河圖洛書中蘊藏著宇宙密碼,《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講的就是神秘的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洛書
「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也未能全部捐開其中的秘密,只是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與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個裡程碎。《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
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1983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青龍、白虎圖像栩栩如生,與近代幾無差別。河圖四象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似乎埋葬時已知必被發掘。同8宿
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龜腹玉片,則為洛書圖像,距令約5000多年。可知那時人們已精通天文地理以及河圖洛書之救了。據專家考證,形意墓中之星象圖可上合二萬五千年前。這說明邵庸等先哲認為「河圖、洛書乃上古星圖」,其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