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寄宿學校讀書時,我有個同村的同學,他叫楓楓。
楓楓不喜歡學習,但他熱愛勞動,生活自理能力強,對別人也很關心,有不少突出的優點。楓楓的媽媽卻看不到楓楓身上存在的這些優點。在她的眼中,楓楓的成績不好,就一切都不好。
因此,由於成績差,楓楓經常受到媽媽的批評和無端指責。
有一次,楓楓正在收拾自己的房間,並且找出了髒衣服準備去洗,他的媽媽走進來,一把奪過楓楓手中的髒衣服說道:「誰讓你整理房間了?誰讓你洗衣服了?不想學習就拿這些事當幌子,沒有一點出息!告訴你,成績不好其他地方做得再多再好也沒用,趕快去學習。」
楓楓在媽媽一番無端的數落下,不高興地坐在書桌前,心卻並沒有放在學習上。他想不通媽媽為什麼只看重自己的學習,只盯住自己的短處,並且因此把自己所有的優點都抹殺了。
後來,在媽媽這樣的指責下,楓楓的成績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不少,同時,楓楓的那些優點也慢慢地變沒了。
楓楓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孩子,不管他的天賦多差,缺點再多,如果無視他身上的優點,才是真的毀了孩子優秀的希望。作為父母,要善於發現並放大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
有時,當孩子犯了錯,父母難免會責備孩子,但是責備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方法不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如果父母善於找到孩子錯誤中隱藏的優點,然後賞識孩子,不僅可以讓孩子充分認識錯誤,而且還會使孩子繼續保持這個優點,從而養成良好的對待錯誤的習慣。
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都希望孩子出類拔萃,希望孩子身上的缺點越少越好,希望孩子能早點改正缺點。但是,孩子也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賞識,不願意聽到父母的批評。
受到賞識的孩子會更加自信、積極,以後會做得更好;受到批評的孩子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還會產生與父母對立的情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像上例中的楓楓一樣,優點消失了,缺點更嚴重,最後與父母的願望背道而馳。
其實,孩子將來的成功,依賴於很多的因素,不只是成績一個方面。還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素質、品質等有關。
孩子的優點,只要父母細心觀察,就會隨時有所發現,哪怕是在孩子的缺點中,都能找到優點的藏身之處。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把這些優點放大去看。不管是從孩子缺點中提取的優點,還是孩子很小的步,都要及時提出來進行表揚,以此增加孩子的興趣與自信。
父母應鼓勵孩子把優點發揚下去,引導孩子把缺點變成優點,激勵孩子挖掘出自身的潛力,幫助孩子打下走向成功的基礎。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賞識,缺點多的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要有善於發現孩子優點的眼光,並且放大孩子的優點進行表揚和激勵,最終會使平凡的孩子變得優秀,優秀的孩子更加傑出。而不要像上例中楓楓的媽媽那樣,只是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把孩子的優點也當作缺點去批評,這樣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那麼,父母應怎樣發現並放大孩子的優點呢?
1、首先,不要老盯著孩子的缺點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話具有很大的權威。所以,父母不僅不要整天把孩子的毛病、缺點掛在嘴上,不停地數落更不要對孩子說結論性的話,比如「笨蛋」「你真沒救了」等於事無補的話。
千百年來,我們的教育觀念,就是先找孩子的缺點,然後不斷地提醒、警告,讓他改掉缺點。總認為改正了缺點,孩子就進步了,就提高了,沒缺點了就完美了,完美了就傑出了。這個理論是不對的、不可取的。
2、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不要把孩子看得太局限了。只要細心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孩子有進步的地方。可能是對問題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可能是某方面科學文化知識增加。也可能是一次作業進步或者一次考試進步,可能是在勞動或公益活動方面表現較好,可能文藝、體育取得好成績,可能有什麼小發明、小製作,等等。
關鍵的是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哪怕發現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不應總是橫著比或高標準要求而覺得看著不起眼,認為不值得一提,就把點滴進步漠視、忽略過去。應該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優點是一步步發展、累積的。
3.適當誇大孩子的進步
孩子即使暫時沒有進步,父母也應該尋找機會進行鼓勵。如果孩子確實有了進步,父母就應該及時誇獎他們「進步挺大」。這樣一般都可以調動孩子心中的積極因素,促使孩子期望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就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