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雲縣:這個鎮中藥材種出群眾致富「良方」

2020-12-19 雲南網

雲南雲縣:這個鎮中藥材種出群眾致富「良方」

近日,記者來到臨滄耀陽生物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幸福種苗培育基地,看到這裡的工作人員已經熱火朝天地忙活了起來,有的在給苗床澆水,有的在清點藥種,有的在平整土地,現場井然有序,一派欣欣向榮的勞動景象。

「春耕農時不等人,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行了有序地復工,積極引導山區群眾脫貧致富。」該基地負責人陳家奇介紹,自去年5月啟動建設,如今已建成28畝的6個苗床遮陽棚,為丙鳳小組74戶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公司一次性付清74戶農戶地租,同時,返聘74戶農戶來基地務工,農戶得到地租和務工雙收入。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基地建設租地涉及農戶74戶,佔地面積100畝,每年租金15萬元,基地每年使用務工人員達4000餘人次,目前管道設施及土地改良工程正在推進之中。基地建成後將能孵育滇黃精苗600萬株、吳茱萸30萬株,白芷100萬株,野八角200萬株,山豆根25萬株,助推雲縣中藥材產業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

雲南網記者 黃翹楚 李春林 通訊員 郭子軍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中藥材種出「致富良方」
    「秋風送爽,清香淡淡,歡迎大家為界溝鎮『河南省中藥材之鄉』授牌而來,我們將以授牌為契機,促進一產多起來、二產強起來、三產活起來,讓這塊牌子成為群眾增收的好牌、產業發展的王牌、鄉村振興的金牌!」8月28日,首個「河南省中藥材之鄉」授牌儀式在豫東藥材小鎮——虞城縣界溝鎮舉行,鎮黨委書記許諾在儀式上如是說。
  • 雲南雲縣打造「堅果+」產業 環保與致富兩不誤(圖)
    雲南雲縣打造「堅果+」產業 環保與致富兩不誤(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5年10月22日15:07 、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產業,不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還增加了群眾經濟收益,做到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群眾脫貧致富兩不誤。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記者:齊春佳 侯一博)端午時節,三思鄉的田野裡,種滿了中藥材,一道道田壟如同五線譜,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碌,宛如躍動的音符,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三思鄉東大村東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田間除草、鬆土。
  • 武都馬營鎮:中藥材產業成脫貧「良方」
    眼下又到了中藥材收穫季節,走進馬營鎮中藥材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正在地裡進行當歸採挖,他們把採挖出來的當歸堆放在路邊,等待統一裝車,運往車間進行乾燥處理。今年入秋以來,斷斷續續時有大雨及小雪,寒煙籠罩,影響了中藥材的收成。儘管氣溫很低,地裡很潮,也阻擋不住村民抓緊時間採挖中藥材的熱情。這幾天剛剛放晴,鎮政府靠實村幹部的責任,督促各合作社積極組織力量挖藥,搶抓採摘有利時機,保證中藥材應收盡收,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
  • 邳州這個鎮,「辣」出紅火致富路
    去年,邳州車輻山鎮以任莊村為試點,調優產業結構,通過蒜椒套作,有效促進了蒜區群眾增收。 今年,該鎮以點帶面,推廣蒜椒套作種植模式,以「雙辣」產業帶動更多村民走上紅火致富路。
  • 雲南雲縣「五個著力」聚精匯力推進人才振興
    雲南臨滄市雲縣牢固樹立「人才強縣」的理念,抓實「五個著力」,全力做好人才培育、招才引智工作,著力解決人才瓶頸問題,全面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證。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藥材開出富民「良方」
    中藥材開出富民「良方」——全媒體集中採訪天祝行系列報導之二天互公路,連接著天祝縣石門鎮與天堂鎮天堂鎮科拉村香味最濃鬱的富民產業——中藥材,也搭乘上了這條致富「坦途」。自打村裡發展中藥材種植,他種了4畝羌活,秋冬收穫以後,還到合作社打工。種植加打工,他一年能掙20000多元。有了四季不愁收入的產業,嚴斌存卯足了勁忙致富,成了「大忙人」。
  • 木子店鎮洗馬河村:能人聯手創業,打造中藥材種植特色村
    5月6日,在木子店鎮洗馬河村鄭才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正在務工的貧困戶笑著說道。洗馬河村位於李峰山下,巴水源頭,山清水秀,環境宜人。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洗馬河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力支持致富能人鄭才輝、肖思球等人創辦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 新安縣南李村鎮:種植中藥材 造血拔窮根
    昨日上午,在新安縣南李村鎮韋莊村洛陽翼展藥業中藥材加工基地,數十名工人正忙著分揀剛採收的丹參,該村的種植戶們也在自家院子裡分揀丹參,忙得熱火朝天。  昨日上午,在新安縣南李村鎮韋莊村洛陽翼展藥業中藥材加工基地,數十名工人正忙著分揀剛採收的丹參,該村的種植戶們也在自家院子裡分揀丹參,忙得熱火朝天。  韋莊村的中藥材種植得從4年前說起。
  • 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扶貧雲南雲縣——鄉村旅遊打出品牌
    每到飯點,華南理工大學學生食堂的雲南米線窗口前總會排起長龍,雞肉米線、牛腩米線等常常供不應求。這些米線,全部來自雲南省臨滄市雲縣——華南理工大學的對口幫扶地區。師生們的每一次購買,都可能為雲縣孩子帶去一本書或為鄉間道路添上一塊磚。
  • 雲南永德「草莓大王」帶領村民種出致富果
    初春的清晨,在雲南永德縣永康鎮熱水塘村落水壩自然村,當地村民蔣新偉騎著摩託車,拉著空籃子從縣城趕集回來,黝黑的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蔣新偉種植草莓經驗豐富,種出的草莓又大又甜又爽口,被當村民稱為「草莓大王」。說起草莓,他打開了話匣子,從備地、選苗、移栽、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採摘,他開始有條有理地一一道來。
  • 釀「甜蜜」事業 開脫貧「良方」
    梅川鎮紅水村村民陳俊紅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甜蜜事業」還在壯大,家裡的蜂箱已變成致富「金箱」;同樣意外的還有茶埠鎮大竜村村主任邱富文,通過種植藥材,他帶領村民們開出脫貧「良方」……  位於大西北高原上的岷縣,因一個個帶有福州鼓樓印記的產業項目落地,一位位項目的參與者生活迎來新變化。
  • 雲南彌勒虹溪:「一花一葉」點靚群眾增收致富路
    圖一為當地農戶在花卉園基地「上班」 當地幹部告訴記者,這是近年來虹溪鎮以調整產業結構和脫貧攻堅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卉產業,點亮群眾增收致富路一個縮影
  • 雲縣:高原特色農業在這裡風生水起
    隸屬於瀾滄江酒業集團的雲南山水農牧集團,位於雲縣高原特色農業循環經濟莊園內,下設飼草、生態養殖、黃牛良種改良擴繁、食品加工、生物有機肥加工、飼料加工等7個全資子公司。集團2012年破土動工建設,總佔地面積1106畝,預計總投資9.7億元。截至2014年2月已完成投資3.96億元,完成項目總投資40.8%。
  • 雲南雲縣幸福鎮:開啟康養旅遊的「幸福」樂章
    連片的壩區稻田和穿鎮而過的南汀河,豐饒的物產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臨滄市雲縣幸福鎮,從名字就能窺見當地老百姓從古至今美滿富足的生活狀態。希望雲縣的各項資源能吸引更多企業入駐,以業態集聚增強產業發展後勁。在做實做活「水」文章的同時,幸福鎮還按照「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全力推進雲縣幸福特色農業休閒示範基地建設。基地將建成融合現代特色農業、農耕文化體驗、科普教育、餐飲娛樂、攝影寫生、康養保健、民宿體驗為一體的臨滄市內大型田園綜合體。
  • 雲南省雲縣積極搭平臺建機制高位推進滬滇扶貧協作
    自2017年雲南省臨滄市雲縣與上海市崇明區開展滬滇扶貧協作以來,常態化抓好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交流、資金扶持、鎮村結對、社會參與等扶貧協助工作,形成了高規格、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工作機制和協作格局,有序高效推進滬滇扶貧協作工作,全力助推雲縣脫貧攻堅工作。
  •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時間:2017-05-05 22:45:56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林    距離松潘縣城253公裡的白羊鄉,從2016年至今已有20餘戶貧困戶養殖採集中藥材花粉的蜜蜂1000多桶,蜂蜜產量達4噸。
  • 民勤中藥材喜獲豐收
    原標題:民勤中藥材喜獲豐收        12月7日,甘肅省民勤縣的甘草、板藍根等多種中藥材進入收穫季節,農民們抓緊晴好天氣收穫、挑選、晾曬、銷售……田間地頭、農家大院,到處是農民們收穫中藥材的繁忙景象。
  • 遂平縣槐樹鄉孟瑩:立志脫貧拔「窮根」夏枯草種出致富路
    、致富能手、貧困戶家中走訪座談,徵詢他們對村莊農作物發展意見和發展思路,在確定發展思路後,她組織村兩委班子前往確山縣夏枯草種植基地學習種植經驗,經過近一個月的走訪學習調研,終於將夏枯草中藥種植摸清吃透,她決定另闢蹊徑,放棄傳統小麥玉米種植,發展夏枯草中藥材種植。
  • 種中藥材也能致富增收 林口縣謀新脫貧路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  中國青年網林口9月26日電(記者 曹迪)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林口縣擁有70多年的中藥材種植歷史,對發展中藥材產業具有良好傳承和豐富經驗。近年來,林口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縣委、縣政府成立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專班推進產業發展。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評定為「省級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  林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榮辰介紹中藥材種植情況。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  在林口縣六合村,有一片200畝顛茄草種植示範推廣基地。林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榮辰介紹到:「顛茄草是一年生的中藥材,它的根莖葉都可以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