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新學期第一課受追捧:工程領域著名學者為本科生教學

2020-12-13 人民網湖南頻道
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信息工程認知訓練課上學習拆裝計算機。韓淑娟攝

人民網長沙3月6日電 「文科生修工程認知課,我覺得很有必要!」長沙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法學專業大一學生吳曉雨聽了一堂關於「道路工程認知」的課後感慨說。3月5日,長沙理工大學新學期第一周第一節課,我國道路工程領域著名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教授,橋梁工程領域著名學者、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張建仁教授,電氣工程領域著名學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曾祥君教授等該校相關領域學科帶頭人紛紛登上講臺,為大一學生開展工程認知訓練通識課程教學。

去年開始,長沙理工大學為強化學校的實踐育人特色,有效達成既定人才培養目標,推出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開展課程設置改革,增設工程認知訓練通識課程。學校規定,在大一第二學期,用一周的時間,完成學校各專業的通識教育課程《工程認知訓練》教學。

該課程為必修課,1個學分,面向全校各專業的學生。課程通過現場講解、動手實踐、項目指導等方式,初步培養學生大工程觀、建立工程概念、樹立工程創新意識。

在「道路工程認知」課上,鄭健龍院士以「道路工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為題,為上百名非交通運輸類大學生介紹了我國道路工程的發展歷史,道路工程的科學內涵,從科學問題和知識體系方面講解了道路工程作為一個專業或學科的基本條件,並就道路如何更安全暢通舒適快捷經濟、如何提高為新能源汽車服務的功能、如何讓道路養護管理智能化、如何通過新材料利用和廢舊材料的再生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如何提高公路設計的精準性、如何讓我國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等方面對未來的道路工程進行了展望,希望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學科交叉與融合意識。

「工程法學是我校的特色。鄭院士談及了道路工程與法律的關係,看似毫無聯繫的兩個專業,竟有著剪不斷的聯繫,這就更需要我們能了解工程知識。」吳曉雨同學說。

該校大一所有新生均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工程認知訓練課。能動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一學生廖義鑫表示,前段時間看了「大國工匠」「超級工程」等一些記錄片,「對中國道路發展充滿濃厚的興趣,希望進一步了解道路工程發展的趨勢。」

曾祥君教授開設的是「電氣工程的前世今生」。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有關電氣工程的例子,詳細介紹了電氣工程學科研究的方向與內容,並帶領學生參觀了分布式發電實驗室,介紹了實驗室中各設備的功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電氣工程學科的魅力。

「老師講的很具體,參觀實驗室後感觸更大,雖然不能全部弄清楚,但是激發了自己進一步學習的動力。」計通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劉楊凡同學聽說電氣專業是學校的王牌專業,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想得到更多的了解,於是選修了該門課程。

據長沙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蔣加伏介紹,《工程認知訓練》是11門認知課程群的模塊化組合,課程群包括橋梁工程認知、道路工程認知、水利工程認知、電氣工程認知、能源與動力工程認知、製造工程認知、信息工程認知、經濟與管理工程認知、生物工程認知、材料工程認知和陶藝製作共11門實習課程,共開設41個教學模塊,每個模塊學時為半天或1天,半天計為1個教學單元。其中必修3個單元,選修7個單元。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修讀3個必修單元和7個任選單元來構建自己個性化的工程認知訓練課程。

為加速學生知識結構的迭代升級,課程在內容設置中適當增加了工程前沿科技、先進位造技術和信息智能融合的內容,比如人工智慧技術、3D列印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物聯網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等。此外,課程積極推動教師將新近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學科研究新進展、實踐發展新技術,積極探索綜合性課程、問題導向課程、交叉學科研討課程,提高課程興趣度、學業挑戰度。

「通過工程文化教育、工程認知教育、實踐實訓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等課程內容的科學組織,真正體現我們以工為主的辦學特色。同時,我們也希望大一學生通過先期了解相關專業知識,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方向,開展學涯規劃,為有意轉專業的同學提供參考。」長沙理工大學教務處處長劉朝暉表示。

從2017年開始,長沙理工大學還出臺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比如,把創新創業課程融入教學體系,開展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公共外語、思政理論課、計算機等公共課改革,放寬學生轉專業條件,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空間,等等。

「選擇電氣工程認知課程的原因是想了解學校的主幹專業都在學習什麼內容。但是了解了之後,對自己專業更喜歡了,其實自己的專業也不錯。」計算機科學專業大一學生郭福成表示。

目前,該校11門認知課程中已有4門進入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開發完成了《工程認知實訓》數位化教學資源和網絡化教學管理平臺,規劃實施「線上線下結合、課內課外貫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模式、課程考核模式和課程管理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工程認知實訓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鄧崛峰 喻玲)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長沙理工大學 | 「院長第一課」——博學慎思、勤學篤行
    【MBA中國網訊】2018年9月12日晚,長沙理工大學經管學院研究生「院長第一課」在金盆嶺校區五教大禮堂舉行。院長陳銀娥教授以「博學慎思、勤學篤行」為題給2018級299名研究生上了生動的第一課,本次講課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塗道勇主持。
  • 道路工程領域著名學者、哈工大「八百壯士」之一王哲人逝世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方面獲悉:我國道路工程領域著名學者,無黨派人士,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哲人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1日9時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5歲。
  • 作為東北大學培養的著名學者,王國仁教授為何加盟北京理工大學?
    現任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他1984年考入東北工學院,就讀於計算機系統專業,並先後在東北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之後,王國仁留校任教。他長期從事資料庫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績。王國仁教授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併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成為領域內的知名學者。2018年,王國仁教授出任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至今。
  • 創新第一課 開啟新學期
    除了思政內容外,山東的很多學校也選擇將誠信、安全、勞動等內容作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在全國各地,為了上好開學第一課,許多學校都進行了創新。有趣有料迎新生9月3日是南京理工大學新生報到的第二天,校長付夢印給3000餘名大一新生上了一節特殊的思政課。
  • 蘭州理工大學第一課!在「雲端」點亮新學期
    3月2日,是蘭州理工大學新學期開課第一天。早上九點,學校黨委書記夏天東,黨委副書記、校長芮執元,黨委常委、副校長韋堯兵對新學期線上課程開課進行專項檢查。學校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信息中心負責人參加會議。
  • 長沙理工大學舉行第五屆對外漢語教學大賽
    12月18日晚,由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五屆對外漢語教學大賽總決賽開幕。紅網時刻12月19日訊(記者 汪衡 通訊員 袁媛 歐陽汝宣)為了促進了國際漢語及文化的推廣和發展,12月18日晚,由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五屆對外漢語教學大賽總決賽開幕。經過一系列角逐,最終蔡可嘉、毛婕分別獲得研究生、本科生組比賽一等獎。
  • 長沙理工大學你了解嗎?長沙理工大學排名前十的專業有哪些呢?
    >2012年,長沙理工大學加入「綠色交通聯盟」,成為聯盟六所高校之一,長沙理工大學成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長沙理工大學入選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4年,長沙理工大學選為17所由國家電網及其他19家電力行業企業和組織聯合發起成立「特高壓獎學基金」高校之一,長沙理工大學入選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
  • 長沙理工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國際刊物發表SCI論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30日(通訊員 李江勝 喻玲)近日,長沙理工大學化學與食品工程學院2016級應用化學專業學生陳晶以第一作者署名,在國際著名出版集團Wiley旗下的SCI源期刊《ChemistrySelect》上發表了題為「Metal-Free Synthesis of Coumarin-fused
  • 武漢理工大學:電子課本助力在線教學
    新學期伊始,在家參加線上課堂學習的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大二學生岑易星,按照學校圖書館發布的《武漢理工大學 2019-2020 學年第 2 學期本科生課程電子版教材獲取指南》,順利地備齊了這學期線上課程的4本電子教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學生使用電子教材進行學習。
  • 武漢理工大學:聚焦「一線」,主動靠前,有序推進本科生「線上教學」
    武漢理工大學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又著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組織全體黨員和教職員工積極投身抗擊疫情和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備戰,在「抗疫一線」和「教學一線」雙線作戰,切實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有序推進學校本科生「線上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 高招時間|北京理工大學:堅持「以考生為本」 2020年計劃招生3700人
    在我們國家公布的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當中,它被列入了優先發展的第一位重要的領域和方向。機械與車輛學院黨委書記馮慧華教授貫徹先進教學理念 專業核心課採用小班制研究型授課方式央廣網教育:請馮教授介紹下機械與車輛學院的基本情況?
  • 開課第一天 武漢理工大學有序推進本科生「線上教學」
    武漢理工大學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又著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組織全體黨員和教職員工積極投身抗擊疫情和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備戰,在「抗疫一線」和「教學一線」雙線作戰,切實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有序推進學校本科生「線上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 2018長沙理工大學招生簡章
    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千人計劃」人選2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文教類)計劃人選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青年「千人計劃」人選1人。
  • 長沙理工大學2020年會計碩士(MPAcc)招生簡章
    專業教師密切關注地方經濟發展中財務、會計問題,在工程項目投融資、工程審計、財務制度設計、成本控制、資金監控、財務決策等主要領域中開展研究,承擔了大量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和企業橫向課題,積累了豐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管理實踐經驗,為提高學員的職業素質和管理能力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 長沙理工大學試點研討式教學 師生「角色互換」
    11月12日,長沙理工大學卓越會計師試點班上課現場,師生「角色互換」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網際網路+教學」已經成為各高等學校信息化教學的新方向。11月12日下午,一堂被視為重要改革的試點課在長沙理工大學正式開始,首先啟動改革的是長沙理工大學的卓越試點班,目前已經有6個卓越班共有10門課程開始改革工作。    長沙理工大學稱這次改革為「研討式多媒體教學」,不僅結合了正在引發教育革命的慕課(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而且讓學生參與到授課之中來,將「翻轉課堂」引入教學之中。
  • 名校解讀—交通運輸、電力、水利等領域優勢突出《長沙理工大學》
    >院校介紹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原電力部部屬,以工科為主的多學科大學。院校歷史​長沙理工大學是由原國家交通部所屬的長沙交通學院和原國家電力公司所屬的長沙電力學院,於2003年合併組建而成。長沙交通學院前身是1956年創建的長沙航務工程學校,後續經歷湖南省航務學院、湖南交通學院發展,與1978年更名為長沙交通學院。
  • 長沙理工大學「師兄書記」「最美思政教師」寄語畢業生
    6月28日上午,長沙理工大學舉行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黨委書記付宏淵為畢業生頒發學位證書。紅網時刻6月28日訊(通訊員 喻玲 記者 吳公然)又是一年畢業季,老師們的寄語成為畢業生前行的動力。
  •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什麼檔次的大學?在湖南省排位如何?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知名高校,湖南省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省屬重點大學。2003年由長沙交通學院和長沙電力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在交通、電力、水利、輕工等學科專業方面水平較高,特色鮮明。
  • 長安大學研究生迎來新學期「在線教學」第一課
    2月24日,有一個地方顯得格外「熱鬧」,身處全國各地的長大師生「相聚」雲端,活躍在學在長大、雨課堂、智慧樹、騰訊會議等網絡學習平臺上,紛紛開啟了「在線教學」「在線學習」活動,迎來了不同尋常的新學期「雲端開學季」。全體師生以積極高漲的精神面貌與嶄新的教學模式迎接新學期第一天,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用實際行動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 建築、工程和設計領域的佼佼者——米蘭理工大學
    它是米蘭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義大利首個全英文教授碩士及博士課程的公立大學,義大利三所國立理工大學之一。被公認為科研實力強勁、師資力量雄厚的世界頂尖理工大學。 該校作為專注於建築、工程和設計領域的研究型大學,在建築、設計和工程界尤為突出,享有極高的聲譽。建築、工程和工業設計方面可謂是歐洲乃至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並在許多領域全球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