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今年4歲,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但孩子有時太活潑了,對於要帶孩子的家長來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琪琪在生活中,總是精力很旺盛,琪琪媽媽老是覺得,這孩子就沒有會玩累的時候。
這天,琪琪媽媽帶琪琪去商場玩,面對著商場裡琳琅滿目的好玩的東西時,琪琪顯得異常興奮。一直到了要回家的時間,琪琪都還不願意走。
琪琪媽媽雖然感到有些苦惱,但還是陪著琪琪多玩了一會又一會。
最後家人打電話催她們回家吃飯,琪琪媽媽不得不要求琪琪趕緊跟自己回家去。
誰知琪琪的玩性還沒消,不肯聽媽媽的話,在媽媽的一再要求下,竟然直接耍起了"賴皮",坐在地上撒潑打滾起來。
琪琪媽媽眼瞧周圍那麼多人,於是心裡有了主意,她對琪琪說:"快別打滾了,周圍這麼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看了都要笑話你的。"
琪琪的年齡雖不大,但這個時候的孩子剛好有了一點自尊心理和羞恥心,於是倒也算聽話地站了起來,跟媽媽回家去了。
後來琪琪媽媽覺得用這種方法對付琪琪的耍賴皮是很奏效的,於是常常在琪琪不聽話時跟琪琪說:"你這麼不聽話,別的小朋友會笑話你的"、"隔壁桌的叔叔阿姨在看你呢,吃飯要乖一點"等,讓琪琪在別人的注視中,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以此來說教琪琪。
琪琪果然開始在這些說教下變得乖巧起來,但與此同時,琪琪也變得沒有那麼活潑了,性格開始慢慢地內向起來,在人多的地方會表現得有些束手束腳。
對此琪琪媽媽有些不解,難道這是孩子長大了懂事的標誌嗎?這些現象,會不會對孩子以後產生影響?
其實,我們可以先從琪琪媽媽的角度來看問題,家長對孩子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對還是不對呢?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1.常用周圍人的眼光來衡量孩子
一些家長在衡量孩子是否優秀、聽話時,常用周圍人的眼光和看法來給孩子立標準。在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時,也不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角度去選取,而是從"在外人面前表演比較拿得出手"的方面考慮,在滿足自己養育出優秀的孩子的虛榮心時,也讓孩子變得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
2.面對孩子的頑劣,總是用"外人的看法"來約束孩子
小孩子經常會有不聽話、頑皮的時候,且是不分時間和場合的。對於這樣的育兒麻煩,家長常用外人可能會對孩子有的看法來約束、警告孩子,例如:不聽話就會被外人笑、不做好事情就會被別人看不起等。表面上可能是治好了孩子的頑劣,但實際上,孩子的內心卻發生著另一種變化。
3.常對孩子進行與其他孩子的攀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成就與進步,家長總是在時時刻刻地關注著。同時,家長們也沒有忘了去關注"別人家的孩子"。孩子進步時,家長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進步了也不驕傲,你也不能驕傲";孩子落後時,家長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就能做得那麼好,你為什麼就不行?"。這些比較會讓孩子常常陷入對自己的否定之中,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比不過別人的。
1.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
如果孩子經常被家長引導要去多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孩子就會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因為人是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的,每個人需要做好只是自己的本分。如果孩子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他在生活中為人處事時將會變得束手束腳,害怕別人會不喜歡自己、會厭惡自己,這些負面的想法長久地堆積在孩子內心,就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2.目光不夠長遠,總是拘泥於眼前
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孩子,目光總是會習慣於拘泥眼前的一舉一動,而忽略掉事物長遠的益處。面對同樣的一件事,例如:考試失利、表演失利等,對別人的眼光保持正常心態的孩子,會及時總結失利的原因,然後把時間花在改正和努力上;對於別人的眼光太在意的孩子,會把時間花在去想別人如今怎麼看待自己、自己將來要怎麼面對別人的評價等事上,讓時間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中被浪費掉。
3.對自我難以有清晰的認知
如果孩子經常在別人的看法和眼光中來約束自我、改正自我的缺點、樹立自己的興趣愛好等,那麼他所了解到的自己,將不是一個真正的他自己,而是在別人的期待或預想中塑造出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會對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的,因為他所有的一切是在別人覺得好的基礎上成立的,當大眾的眼光和看法發生變化時,那麼他的"自我"也將會因此發生變化。而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的孩子,也難以做到去聽從自己的內心,在自己出現內心上的矛盾時,難以和自己和解。
1.規勸孩子不要頑劣時,要用對方法
在孩子不聽勸告、頑皮時,家長不要用東拉西扯、說話沒有中心點的方式來勸告孩子,例如:別人怎麼怎麼看你了、你在別人面前怎麼樣丟臉了等。而是要從事物本身的角度出發,找準孩子出現問題的點,拎出來好好與孩子溝通解決。對於這些溝通,一次不行就用兩次、三次,家長不要嫌麻煩。
2. 不盲目比較,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不要總是拿孩子去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愛好不同、學習的方法不同、閃光點也不同。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總拿孩子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同時也要去了解孩子的短處為何形成,少做一些無意義的比較,把時間花在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與幫助孩子的進步上。
3.時常肯定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要讓孩子避免過度去關注別人的看法,首先孩子的內心要對自己有著極大的肯定與自信心。這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做一些能樹立孩子自信心的事。家長在生活中要多誇讚孩子,要發自內心地認可孩子的優點;對於孩子的缺點,不要嘲諷、譏笑對待。在面對外人時,告訴孩子做好自己即可,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是對人對物最好的名片。
你在教導孩子時,會用讓孩子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的方式嗎?如果不是,你在生活中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歡迎評論區裡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