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注意規避:一些無意中的引導,會導致孩子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2020-10-03 福娃談育兒

琪琪今年4歲,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但孩子有時太活潑了,對於要帶孩子的家長來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琪琪在生活中,總是精力很旺盛,琪琪媽媽老是覺得,這孩子就沒有會玩累的時候。

這天,琪琪媽媽帶琪琪去商場玩,面對著商場裡琳琅滿目的好玩的東西時,琪琪顯得異常興奮。一直到了要回家的時間,琪琪都還不願意走。

琪琪媽媽雖然感到有些苦惱,但還是陪著琪琪多玩了一會又一會。

最後家人打電話催她們回家吃飯,琪琪媽媽不得不要求琪琪趕緊跟自己回家去。

誰知琪琪的玩性還沒消,不肯聽媽媽的話,在媽媽的一再要求下,竟然直接耍起了"賴皮",坐在地上撒潑打滾起來。

琪琪媽媽眼瞧周圍那麼多人,於是心裡有了主意,她對琪琪說:"快別打滾了,周圍這麼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看了都要笑話你的。"

琪琪的年齡雖不大,但這個時候的孩子剛好有了一點自尊心理和羞恥心,於是倒也算聽話地站了起來,跟媽媽回家去了。

後來琪琪媽媽覺得用這種方法對付琪琪的耍賴皮是很奏效的,於是常常在琪琪不聽話時跟琪琪說:"你這麼不聽話,別的小朋友會笑話你的"、"隔壁桌的叔叔阿姨在看你呢,吃飯要乖一點"等,讓琪琪在別人的注視中,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以此來說教琪琪。

琪琪果然開始在這些說教下變得乖巧起來,但與此同時,琪琪也變得沒有那麼活潑了,性格開始慢慢地內向起來,在人多的地方會表現得有些束手束腳。

對此琪琪媽媽有些不解,難道這是孩子長大了懂事的標誌嗎?這些現象,會不會對孩子以後產生影響?

其實,我們可以先從琪琪媽媽的角度來看問題,家長對孩子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對還是不對呢?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家長的那些無意中的引導,會讓孩子變得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1.常用周圍人的眼光來衡量孩子

一些家長在衡量孩子是否優秀、聽話時,常用周圍人的眼光和看法來給孩子立標準。在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時,也不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角度去選取,而是從"在外人面前表演比較拿得出手"的方面考慮,在滿足自己養育出優秀的孩子的虛榮心時,也讓孩子變得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

2.面對孩子的頑劣,總是用"外人的看法"來約束孩子

小孩子經常會有不聽話、頑皮的時候,且是不分時間和場合的。對於這樣的育兒麻煩,家長常用外人可能會對孩子有的看法來約束、警告孩子,例如:不聽話就會被外人笑、不做好事情就會被別人看不起等。表面上可能是治好了孩子的頑劣,但實際上,孩子的內心卻發生著另一種變化。

3.常對孩子進行與其他孩子的攀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成就與進步,家長總是在時時刻刻地關注著。同時,家長們也沒有忘了去關注"別人家的孩子"。孩子進步時,家長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進步了也不驕傲,你也不能驕傲";孩子落後時,家長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就能做得那麼好,你為什麼就不行?"。這些比較會讓孩子常常陷入對自己的否定之中,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比不過別人的。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對孩子會產生哪些負面影響?

1.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

如果孩子經常被家長引導要去多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孩子就會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因為人是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的,每個人需要做好只是自己的本分。如果孩子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他在生活中為人處事時將會變得束手束腳,害怕別人會不喜歡自己、會厭惡自己,這些負面的想法長久地堆積在孩子內心,就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2.目光不夠長遠,總是拘泥於眼前

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孩子,目光總是會習慣於拘泥眼前的一舉一動,而忽略掉事物長遠的益處。面對同樣的一件事,例如:考試失利、表演失利等,對別人的眼光保持正常心態的孩子,會及時總結失利的原因,然後把時間花在改正和努力上;對於別人的眼光太在意的孩子,會把時間花在去想別人如今怎麼看待自己、自己將來要怎麼面對別人的評價等事上,讓時間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中被浪費掉。

3.對自我難以有清晰的認知

如果孩子經常在別人的看法和眼光中來約束自我、改正自我的缺點、樹立自己的興趣愛好等,那麼他所了解到的自己,將不是一個真正的他自己,而是在別人的期待或預想中塑造出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會對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的,因為他所有的一切是在別人覺得好的基礎上成立的,當大眾的眼光和看法發生變化時,那麼他的"自我"也將會因此發生變化。而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的孩子,也難以做到去聽從自己的內心,在自己出現內心上的矛盾時,難以和自己和解。

要規避這些無意中的引導,家長應該怎麼做?

1.規勸孩子不要頑劣時,要用對方法

在孩子不聽勸告、頑皮時,家長不要用東拉西扯、說話沒有中心點的方式來勸告孩子,例如:別人怎麼怎麼看你了、你在別人面前怎麼樣丟臉了等。而是要從事物本身的角度出發,找準孩子出現問題的點,拎出來好好與孩子溝通解決。對於這些溝通,一次不行就用兩次、三次,家長不要嫌麻煩。

2. 不盲目比較,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不要總是拿孩子去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愛好不同、學習的方法不同、閃光點也不同。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總拿孩子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同時也要去了解孩子的短處為何形成,少做一些無意義的比較,把時間花在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與幫助孩子的進步上。

3.時常肯定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要讓孩子避免過度去關注別人的看法,首先孩子的內心要對自己有著極大的肯定與自信心。這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做一些能樹立孩子自信心的事。家長在生活中要多誇讚孩子,要發自內心地認可孩子的優點;對於孩子的缺點,不要嘲諷、譏笑對待。在面對外人時,告訴孩子做好自己即可,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是對人對物最好的名片。

你在教導孩子時,會用讓孩子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的方式嗎?如果不是,你在生活中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歡迎評論區裡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你可知道,太在意別人看法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跟鄰居媽媽聊過後,鄰居媽媽也有表示確實發現女兒最近狀況不太對。把童童叫過來一起溝通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童童開始掉牙了,門牙少了一顆,班級裡的男同學笑話她少門牙,像老太太。這才導致童童一直抿著嘴不愛笑不愛與人打招呼,害怕漏出牙齒。像童童一樣接收到外界不太友好的信號後,產生難過心理的孩子一定也不再燒壺,可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會對自身的身心帶來許多的傷害。
  • 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有位家長說,她10歲的女兒很敏感,別人說什麼她都非常的在意,甚至會為了好朋友的一句話而不高興一整天,新買的300多塊的鞋子,就因為同學說不好看就再也不穿了,請問我該怎麼引導她?其實這不只是孩子問題,生活中很多成年人也有這個問題,他們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想一想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對別人麻煩自己的事情,即使心裡很不情願也會答應下來,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知道如何去拒絕別人。她們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影響到別人,能自己做就堅決不麻煩別人,然後總是通過取悅別人來獲得別人的認同。
  • 孩子對別人看法太過在意?家長試試這幾招,打破「鏡中我效應」
    相反,如果別人對我的評價"是個偽善的人",那我就會反省自己,為這個評價感到憤怒,從而得出我絕不是一個偽善的人,這個結論,進一步認清自我。但孩子往往無法做到自省,他們把對自己的認知寄托在別人對他的認知上了,也會把一個人的看法認為是所有人的,如果是負面的評價,孩子就會懷疑、否定自己,如果是正面的評價,他們有可能就會變得自負,沒有一個自己的想法。
  • 孩子很敏感、總是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家長該如何引導
    今天這節課給大家講解,妥善應對敏感多疑的孩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些孩子很小氣,經常&34;,&34;,或者互相猜忌,比如經常懷疑&34;等。其實像這樣的孩子,人際關係會很糟糕的。敏感多疑的孩子往往心胸狹隘,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在和朋友的聊天過程中,喜歡捕捉別人對待自己態度變化的微妙信號。
  • 孩子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自我意識過剩是關鍵,這3點是破局關鍵
    由於家庭和學校給孩子帶來環境上的反差,從而使得他十分注意別人帶給自己的看法。,過分注意別人的看法,從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自己也會否定對自己的認知和看法。自己家孩子通常會有一些很棒的技能,這時候許多家長和小朋友的眼光都會不自覺的放到自己身上,因此孩子的內心也會時時刻刻的忐忑不安,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外貌打扮。這其實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現象,很多小孩子都喜歡關注自己的外貌。
  • 王金海: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有位家長諮詢說他10歲的女兒很敏感,別人說什麼她都非常的在意,甚至會為了好朋友的一句話而不高興一整天。新買的300多塊的鞋子,因為同學說不好看就再也不穿了,請問我該怎麼引導她?
  • 孩子過於在意別人看法?可能是觸發鏡中我效應,家長試試這樣破局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父母們如果平時有觀察自家的孩子,就會發現孩子在三歲以後,他逐漸就會開始變得愛臭美。其實孩子愛臭美這件事,是他的一個天性。而且不僅體現在愛美上,也往往體現在會開始特別在意別人的一個看法上,所以他們會很注重自己的外在。
  • 太在意別人看法的星座,活得很累
    太在意別人看法的星座,活得很累巨蟹座巨蟹的情況非常典型,就是那種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導致自己特別累的人,他們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也總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所以很容易失去自我。天蠍座很多人都覺得天蠍腹黑心機重,有這樣的看法,大都是因為天蠍的不表達,他們總是藏著掖著,防備心又過於的強,只能用一身的尖刺來保護自己那顆敏感脆弱的心了。天蠍的性格也比較要強,他們其實挺不願意輸給別人的,所以總是拼了命的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但是心態方面一旦偏極端感性,就會感覺特別崩潰。
  • 年輕人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南來北往,不辜負生活,不迷失方向年輕人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現在的年輕人過於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不要太關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找尋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想要的,好好努力。在身邊每天都有這樣的事情在發生,學生時代,在意如何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帥,很優秀,每當別人誇讚自己:你真帥,你真聰明,你比別人優秀多了,你是我見過最出色的孩子。每每這時候自己的虛榮心便會出來作怪,讓自己深入其中無法自拔。
  •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會累死
    這個話題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會累死。可見有不少人因過於在意他人眼光所累。因為在意的才會在意,上了熱搜。過去幾年我圍繞這個話題似乎也寫過不少。看似很基礎的常識,反覆刺激人,話題長盛不衰,說明這件事很難。那些聲稱自己不在意的,多半也是打嘴炮的假瀟灑。當然沒必要太在意。瞧,道理簡單清晰,說服力十足。
  • 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此經歷,有時特別在意別人說的話,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是活在別人的眼裡。人活著有時是不能只為自己不顧及別人,但得看情況,分事情。比方說在公眾場合吸菸,不注意衛生,隨地吐痰,行為非常的噁心,讓別人無法接受。有些人不顧及環衛工人的辛苦,剛剛清掃乾淨,可就是當作沒看見,隨手就扔垃圾。
  • 孩子很在意別人看法?對於這個問題家長要給孩子最大的自由和支持
    如果把人比作一間房子的話,裡面住著自己,那房子就是自家的屋子,「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別人怎麼看都跟你沒關係;如果裡面住著別人,那房子就是客棧,你就會很在意客人的看法。到後來發展到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看法,到建立和派生出優秀的個人品質、專注個意志。一個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這樣成長起來的兒童是獨立的、有主見的,是能夠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問題是,這個過程對成人的挑戰是巨大的。
  • 心理學:請記住,永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
    導讀:心理學:請記住,永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做事缺乏勇氣,在意他人看法,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主見?
    文/可馨育兒 導讀:有些孩子做事缺乏主見,很在意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做事要聽從別人的建議,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或者有自己的想法卻不敢表達付諸實踐,這也是缺乏勇氣的一種表現。生活中,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複雜情況,如果他們只會聽從別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主見,那麼,孩子就會失去主動性,對於以後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做事缺乏勇氣,在意他人看法,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主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想要以何種方式生活是個人的自由。
  • 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那是你沒做到以下五點
    第二天跟一個同事說起這個事,她很驚訝的說:啊,你的鞋壞了,我沒注意呀!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你在別人那裡根本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不管做什麼事都畏首畏尾,不敢放開手腳去做,就怕聽到別人不贊同的意見。
  • 人生感悟語錄句子: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人生感悟#1.你要知道的是,再燙的水,不加溫也會涼;再真的情,不珍惜也會斷;再愛的人,不善待也會散.2.人生很多的時候,不要太在意別人在背後怎麼看你,說你,因為這些言語也許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會擾亂你的心.3.有些東西解釋再多都沒有用,人都是有偏見,所以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那些真正懂你的人,絕不會因為那些你有的或沒有的而否定你.
  • 「別人有,我也要」,孩子愛攀比未必是壞事,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攀比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很多孩子都喜歡與同齡人攀比,尤其是一些物質條件、父母的社會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這些現象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心理狀況,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那麼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不要太在意別人說的,否則你會活得很累
    有些人在說話做事的時候,總是會不經意的就會考慮別人的想法,會思考別人怎麼看自己,這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本沒有錯,但是如果過於在意別人所說的,那就過猶不及了。說話做事會考慮別人的想法有兩種目的。一是想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和言語傷害到別人,另外一種就是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這都是正常的,人之常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高級的素養,也是很多人缺少的。不過很多人卻又做的過了,因為太在乎別人,在乎別人的看法,以至於最後失去了自己,傷害了自己。首先來說說第一種,在意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會不會傷害到別人。這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素養,正是很多人缺少的。
  • 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心理學:活出自我的關鍵在這
    題記: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往往在於認為自己不夠好。準備好筆記本與小板凳小的時候,我們大概都受過「別人家的孩子」的打擊,長大了,我又經常被「別人的看法」所折磨。對於這個「別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不對等的地方,就在於發表看法的人很隨意,而對我們卻總是影響巨大。仿佛人家輕鬆的一揮手,我們這邊就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傷害。——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要內心強大。
  • 「鏡中我」效應—在意別人的看法or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鏡中我效應」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來的,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