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競技場,推出各種好車已是製造商的共識,也是製造商的目標之一。「商務領域的大哥」別克GL8,在今年持續發力,獲得了一定的成績。「成功人士」標配的奔馳S級,其忠實粉絲遍布男女老少。在買車作為人生一件大事的今天,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汽車品牌將不可取得成功。正如雪鐵龍C6和一汽-大眾CC。
小楊是圈內的一位粉絲,他之前一直開著兄弟的一輛雪鐵龍C6,前些日子,他又換了大眾CC,,大眾CC已讓他開了5個月,行駛也達到了11000公裡,那麼大眾CC都有哪些優缺點?和雪鐵龍C6比起來有哪些優點?現在,我就轉述我朋友的觀點。
先開雪鐵龍C6
顏值:外表這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外表個人喜好,我就喜歡那十顆行車燈,各處的接縫我都仔細看了,非常均勻,結果都是寶駿的漆留在我車上,用指甲刮掉了。
內飾的話,比較簡約穩健,很商務的感覺。沒事整體不錯,擋杆比較廉價,換成標誌額就好了,看好了打孔真皮,結果說要到9月份才能生產,等不及了,新車內部還是有少量氣味,短期通風后感覺好多了。
空間很大,比較車體尺寸這麼大,坐在車內是很寬敞的。儲物空間適中,完全夠用,什麼二郎腿,葛優癱,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後尾箱也非常大,後一排的親戚都可以躺著了。
比德系硬紙板舒服太多。懸架不錯,車裡面坐著舒適,空間大,靜音成效很好,開車和最後排坐乘,舒適度略高,感覺已經超過奧迪A6。
只要深踩,動力源源不斷。需要多踩踩油門,對於家用車還是足夠的,本田雅閣9.5代混動60140無差距,150後比雅混9.5代強,買的1.6t地起步感覺比較肉,但也能接受,畢竟不是龜速。
習慣了駕駛可以,車體長,要習慣。只要不開發動機啟停,舒適感還是不錯的,沒什麼虛位,方向指向精準,拐彎也不飄,寬厚的車體和輪胎,抓地趕很強,高速過彎無壓力。
再開一汽-大眾CC
大多數都是衝著外觀買的,絕對沒地說,無框車門太騷。引擎蓋上的線條銳利,給人一種強壯感,全系標配氙氣大燈,層次瞬間提高,亮度槓槓,夜間最醒目的後車燈,溜背的弧線。
整體內飾還是很滿意的就是車清理起來比較麻煩。細節處理精細,反毛皮座椅最滿意了,除了大眾家族式工作檯有點小遺憾,不得不說是這個中央控制臺顯示屏,太掉範兒了,大眾老平颱風格都一樣,異味倒是沒有。
中央扶手箱的空間較大,可以放錢包,香菸和其他雜物比較方便。只是因為溜背造型,頭部空間稍顯侷促,勒中車本來空間就小,儲物空間自然就小,後尾箱足夠寬敞,出遠門帶個年華特別輕鬆。
選擇CC基本就放棄了舒適度,車內置物格非常少。懸架軟硬還好,總得來說還行,挺舒服的,過濾的很不錯,座位有點硬,坐久了有點屁股疼,背部還算好。
反正在我看來,cc這動力屬於不單單夠用,而是有富餘了。滿載狀態,上120沒覺得乏力,敢踩油門還是很有餘力的,1.8渦輪增壓有明顯推背感,提速快,起步提速快,家用足夠偶爾可以小暴力。
駕駛沒地說,感覺沒比朋友的320差哪去。雖然前驅車,但是駕駛沒有比較差,方向盤有虛位,很輕,CC起步和動力差了點,已然很滿意了。
結語:
雪鐵龍C6:外觀商務,很霸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操控還可以吧,這B型大車,不是用來玩操控的。大眾CC:這種車提舒適性就沒勁了,一般家用商務都綽綽有餘,可以說動力過剩。我給雪鐵龍C6 90分,大眾CC 92分,大眾CC對我來說再適合不過了,讓我難以忘卻的是它別具一格的外觀。可以說它實力的不輸給雪鐵龍C6,但是大眾CC真正撩撥我的心弦。身邊有很多同學都在考慮這款車,我認為開上一輛大眾CC確實很有面子,買它也不太難,月薪為車價的十分之一就開得起!不過各有利弊,天下沒有完美的一款車,只能說誰更適合自己。開到現在,我想說三個字:都挺好!那麼,24萬左右怎麼選?雪鐵龍C6、大眾CC誰檔次高?老司機說了心裡話。大家是否認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