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公筷公勺與合餐制不矛盾 反對一刀切推行「分餐制」

2020-12-20 此刻聚焦

2020年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成為一種前所未有的契機,讓中國人再次意識到,長久以來從家庭到宴會普遍採用的合餐制,存在細菌交叉傳播、影響身體健康的風險。

於是,神州上下全國各地興起了推廣使用公筷公勺、進行餐桌革命的思潮與行動。對此,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夏學民表示完全理解與原則性贊同。然而,各地以精神文明高度推廣公筷公勺的具體做法,似乎出現了值得注意的問題。

夏學民

有人堅決主張分餐制,徹底取消合餐制。對此,夏學民認為,這種極端做法既沒有必要,也不現實。中國烹飪協會認為:「合餐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合和文化、團圓理念,合餐中的相互敬菜是尊重是禮儀、是敬老愛幼的表達,是與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密不可分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不能全盤否定。」簡單地說,中國人總要圍坐於圓桌,共享一桌美食,共享家庭般的情誼。如果像西方典型的分餐制一人一份飯菜,各吃各的那就會失去中國人的基調,斷送中國傳統餐飲文化。

所以就一般情況而言,夏學民不主張用分餐制徹底取代合餐制。相反,夏學民認為,公筷公勺與合餐制並不矛盾。在保障合餐制前提下,大力推廣公筷公勺,既能延續中國優秀傳統餐飲文化,又能避免細菌交叉傳播、保障人人健康。

從技術層面分析,實施公筷公勺制度大致可分為兩種操作辦法。一種辦法是給上桌的每一道菜品都配置一個筷子或勺子,就像大家熟悉的公共湯勺,不與個人的碗筷發生接觸。另一種辦法是為每人配置兩雙筷子一把勺子,其中筷子分為一雙私筷一雙公筷,從顏色和形狀上加以明確區分,避免搞混、誤操作。

應該說,兩種操作方法各有利弊。方法一搞得滿桌每個菜品上都是筷子,容易在各個盤子上打滑,跌落桌面,就餐者操作較麻煩。方法二可有效解決方法一的弊端,總體不給餐桌增加負擔,但要確保私筷公筷嚴格隔離,不發生接觸、不混用。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夏學民主張,集體工作餐可採用西式分餐制,一人一盤各吃各的。家庭聚會、親友聚會宜採用中國傳統合餐制,每人配備一雙私筷、一雙公筷、一把勺子和一個餐具架。該餐具架應起到嚴格隔離公私筷的作用。

夏學民提醒,人們就餐時儘量避免高聲喧譁、口若懸河、口水亂噴。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就餐人員之間的間距,間距以一臂之長為宜,切實避免擠在一起就餐。

夏學民認為,餐桌革命不僅僅關乎人類進食與健康,由於「飯局」的社會性與文化傳統、民族地域習俗和行業規則密切相關,所以餐桌革命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或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相關焦點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餐飲企業需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無獨有偶,小藍鯨、湖錦酒樓等多家餐飲單位都為食客配備公筷公勺。小藍鯨雜技廳店店長黃維偉告訴記者,早在2003年非典暴發時店裡就開始推行公筷公勺,但因部分食客不適應未能堅持,「今年疫情暴發後,市民用餐理念逐步改變,接受和使用公筷公勺的顧客越來越多」。「現在我們不僅配備公筷公勺,還將進餐提醒使用公筷公勺作為服務的必須事項。」
  • 推廣公筷公勺,從消除對「分餐制」的誤解開始
    「分餐制,是不是就不能吃火鍋了?」「小火鍋。」「那是不是大火鍋就吃不了了?」「可以用公筷公勺啊!」通俗地說,就是兩個人以上一起到飯店吃飯,飯店要提供公筷公勺,讓吃飯的人可以實現「分餐」的目的,而吃飯的人也要自覺使用公筷公勺。當然,如果通過自助餐、一人一份餐等形式實現「分餐」,同樣也是可以的。說到底,目前上海乃至全國大力推廣、得到九成以上市民支持的公筷公勺,正是分餐制最主要的實現途徑。
  • 公勺 公筷 分餐制 讓良好的就餐習慣從這裡開始
    人們在就餐時,許多病菌會通過唾液和筷子以及一些不注意的方式進行傳播,其中,共餐是感染病菌的重要途徑之一。倡導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是有效降低和減少疾病的重要的方法。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當下,專家強烈建議,就餐應採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讓致病菌減少傳播。
  • ...熱點新聞:全國多地倡議推行分餐制、公筷公勺制或雙筷制;永和...
    全國多地倡議推行分餐制、公筷公勺制或雙筷制  隨著餐飲企業近期陸續恢復堂食營業,如何避免消費者在就餐的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成為不少餐廳的防控重點。近日,全國多地發出健康飲食的倡議,號召餐飲企業推廣分餐制,並採用公筷公勺制或雙筷制。而隨著各地倡導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政策層面上,更多的地方標準、行業指南陸續出臺。
  • 關於使用公勺公筷和推行分餐制的指導意見
    ,促進全省餐飲服務業健康發展,決定在全省餐飲服務場所全面推廣《河北省餐飲業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務規範》,並就推行公勺公筷和分餐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切實提高認識各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廣大餐飲服務單位,要站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戰略部署的高度,結合全面深化和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充分認識到使用公勺公筷和推廣分餐制對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 推廣「分餐制、公筷公勺制」,綿陽200多家餐企響應倡議!全名單來了
    《關於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關於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們、全市餐飲單位:餐桌舉止非小事、一勺一筷見文明。為切斷「病從口入」的途徑,倡導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展示綿陽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為此,我們聯合倡議,在全市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
  • 公筷公勺分餐制現消退跡象 傳統就餐習慣妨礙推廣
    《規範》細化到公筷長短顏色日前,《甘肅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經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條例》明確了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分餐制等規定。此前,蘭州於4月初就制定並實施《餐飲分餐公筷公勺分餐夾使用規範》,並擬作為全省地方標準予以發布。
  • 使用公筷公勺等於分餐制嗎?吃火鍋時還需要用嗎?「公筷公勺20問...
    下一步,全市有關部門還將通過社會宣傳、行業推進、標準制定和加快修法等舉措,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早日讓使用公筷公勺成為餐飲服務的「標配」、市民家庭的自覺,讓公筷公勺成為「健康新食尚、餐飲風向標」。公筷公勺不是新生事物,可具體怎麼用,不少市民仍有疑惑——弄混了怎麼辦?同桌人不願意怎麼辦?
  • 在貴州首倡推廣公筷公勺分餐制設計邀請賽啟動式上傾聽專家觀點
    怎樣推廣公筷公勺分餐制?在貴州首倡的設計邀請賽啟動儀式上,聽聽文化名家、醫學權威、科普專家和公益人士觀點7月30日,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貴州省文化旅遊、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和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等五家單位共同主辦,率先在全國發起公筷公勺分餐制青少年創意設計邀請賽,在貴州省博物館舉行啟動儀式。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下館子別忘記用公筷公勺
    6月4日,武漢市2020年倡導推行「分餐制」活動啟動,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導節儉、衛生、健康、文明用餐新風尚。「在餐桌上用自己的筷子幫別人夾菜,是一種不衛生、不文明的行為,應該摒棄。」武漢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劉國梁介紹,「分餐制」模式包括自助餐、位份菜、營養盒飯、分餐公筷公勺等,不僅可減少和防止疾病傳播,還可以減少浪費,更有利於個人把握分量、合理搭配飲食。
  • 配齊公筷公勺,上新「位上菜」滬上餐飲業積極推進分餐制
    圖說:分餐制有助於餐飲業復甦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餐桌上擺好了醒目的公筷公勺,搭配好的勺子、叉子和筷子隨餐上桌,服務人員主動提供分派菜品的服務……無論是硬體上的公筷公勺,還是軟體上的菜品調整、服務流程,本市多家餐飲企業均已主動調整
  • 使用公筷公勺、食物共餐分取 分餐制引領新風尚
    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分析分餐制推廣的難點和現階段可行的解決方法。2016年,中國營養學會編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分餐不浪費。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啟動,分餐制又一次被強調。   但在具體操作上,分餐制推廣遇到難題。
  • 「公筷公德公天下·節儉餐桌論壇」公勺·公筷·攻病毒!來看看參賽...
    創作靈感就是病毒就像一個Pizza,我很想把它像切Pizza 一樣切掉,相信分餐制、公勺公筷行動能有助於消滅病毒。,才有了公勺公筷的存在。圖正中描繪了合餐制中散布四處且肉眼看不見的病菌,而手握公勺公筷則避免十幾倍到幾百倍的病菌傳染,可見公勺公筷的重要性。同時,用公勺公筷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餐,並不會阻隔家人之間的愛。4、作品名稱:《分餐情不分,相愛一家人!》
  • 白銀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
    原標題: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中國甘肅網4月24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 (記者 李豔)隨著餐飲業逐步復工,為有效防止病從口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倡導市民形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
  • 分餐制全面開啟!今起,在武漢下館子別忘記用公筷公勺
    今起,在武漢下館子別忘記用公筷公勺 2020-06-06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者調查:分餐制該如何實施?公筷和公勺怎麼用?
    近日,省文明辦等十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在全省城鄉廣泛開展「講文明講衛生、改陋習樹新風」文明實踐活動,實施公筷公勺推行等六大專項行動。通知提出,推廣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公勺公筷雙筷制」,摒棄「一雙筷子吃全桌」陋習;提倡家庭聚餐使用公筷公勺。
  • 武漢市疾控專家呼籲餐飲業實行分餐制,在家吃飯也要用「公筷公勺」
    武漢愛國衛生月「十大行動」中為何提出分餐制?如果家人健康狀況良好,還有必要分餐嗎?「你一勺子我一筷」會留下哪些健康隱患?武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李俊林回答市民諮詢並呼籲:「餐桌上的文明」從我做起,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後,餐飲業營業後實行分餐制,在家吃飯也要使用「公筷公勺」。
  • 為什麼要實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大連市疾控中心叮囑廣大市民:儘量少出門,減少聚集,就餐請實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什麼是「分餐制」、「公筷公勺」?分餐是指把主食和菜餚分配到不同就餐者的餐盤或碗中,用餐者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公筷公勺是指將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放在菜盤上,方便就餐者夾菜,但不可以用來進食,即「公筷夾菜,私筷進食」。
  • 美食成都美在文明 公筷公勺深入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審視到傳統「合餐制」的健康隱患,筷來箸往間病毒也隨之傳播。3月,隨著餐飲業的逐漸復甦,成都打響了「舌尖上的保衛戰」,「美食成都,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正式啟動。賓館、飯店、食堂、家庭紛紛響應,「公筷用餐、文明健康」的友善優雅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為社會的普遍文明習慣。
  • 長沙超5成餐企復工,公筷公勺有人用嗎?分餐制推行順利嗎?
    3月19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公筷公勺及分餐製成為市民熱議焦點。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儘管分餐制能減少疾病傳播,但不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疫情結束後,公筷公勺制會否變成傳統?分餐制推行究竟難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