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兩個孩子火了,她們的成就讓人驚嘆!
一個是雲南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了。
另一個是14歲女孩每天作詩2000首,作詞300首。
當大家都在驚嘆她們的成就時,沒想到事情又出現了反轉。
雲南六年級小學生的爸爸出來道歉說:
我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關鍵信息,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
還有少女的父親也公開表明:所謂創作,實際比的是打字速度。
讓人驚掉了下巴!!
神童居然是炒作出來的。
研究癌症獲獎的孩子的父母都是從事攻克癌症相關的研究工作。他們把自己的成果換上了自己孩子的名字。
孩子出名了,名校會掙著搶著降分錄取吧?
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惜用錯了地方。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什麼呢?
第一點:孩子的童年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應該是灰色的!
記得我13歲14歲的時候,放學以後天天和小夥伴一起玩。你追我跑的遊戲,跳繩,扔石頭。。。那真的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第二點: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然後好好培養。有天賦的孩子教育同樣重要。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以前課本上學過的《傷仲永》嗎?
仲永家世世代代是農民,他也不曾學習,但是在五歲的時候突然向父母要筆墨紙硯,寫詩非常厲害!
他的詩是關於父愛母愛以及族人榮譽的!當時吸引了附近的秀才都來觀賞他的作品。可見名氣之大。
他是天賦異稟,可是他的父親認為他的天賦可以用來賺錢,不讓他上學,每天帶他拜見村裡各種各樣的人物,有些人會出錢讓仲永幫忙題詩一首。
雖然聞名已久,不過王安石第一次見到仲永的時候仲永已經十二三歲了,安石讓他作詩,他的詩已經不如從前了。
再後來,安石問起仲永的時候,親戚回答「泯然眾人矣。」就是和普通人一樣了。
原本有很好的天賦,可是後天的教育同樣重要。如果天賦加上很好的教育,仲永應該會成為國家棟梁吧?可惜的是父母沒有讓他好好上學,學習應有的知識。
第三點: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第四點:父母應該教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什麼是錯的,什麼底線是不能觸碰的。這些從小就該讓孩子明白。
像父母把成就給予自己的孩子,這樣錯誤的示範,容易教壞孩子,難保孩子長大以後不會為了名利而竊取他人的勞動成果。
第五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讓孩子獨立,不是說直接讓小孩子住宿學校,家長不管不問了,而是讓孩子平時在家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幫忙做點家務。
例如洗碗,掃地,疊衣服,疊被子,整理自己的書本,整理自己的玩具。
有時候,父母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多多鍛鍊也是對孩子有好處的。
總而言之,英子認為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關愛,還要教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作為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某方面天賦的時候,可以著重加以培養。父母是起到引導的作用,而不是全部大包大攬。
我是二胎寶媽英子,育兒路上,感恩有你。原創不易,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