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房產天津站
近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舉行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暨新政細則發布會。會上,新區發布了《關於天津市支持重點平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就政策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了解,《實施細則》主要涉及優化子女教育保障、便利醫療醫保服務、鼓勵職工來津工作落戶、完善投融資扶持、滿足在津合理住房需求、財政收入及統計指標分配六方面內容。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吳秀山表示,新政策旨在解決企業及其職工的落戶、購房、入學、就醫、投融資、財政收入與統計指標分配等方面的後顧之憂,真正做到「讓有創新夢想的人能夠心無旁騖、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創新事業中」,從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
優化職工隨遷子女教育保障
據介紹,按照新政策,對北京轉移來津項目,濱海新區為其職工中非本市學籍隨遷子女提供義務教育保障,對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根據濱海新區公辦、民辦學前教育資源情況進行安排。
該政策切實解決園區企業外地人才子女入學問題,保障教育資源充足,合理安排。
為職工提供便利醫療醫保服務
新政策規定,北京轉移來津項目職工在京冀兩地繳納醫療保險的,濱海新區為其提供醫療服務保障。對於在參保地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職工,濱海新區組織具備住院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落實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制度。同時,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異地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基礎上,逐步探索擴大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附近的其它定點醫療機構。
新區落實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制度,並逐步探索擴大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的試點醫療機構範圍。
鼓勵職工來津工作落戶
對北京轉移來津項目,其職工符合「海河英才」行動計劃落戶條件的,直接辦理落戶;在企業就職滿1年及以上的其他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職工,並在津繳納社會保險的,不受年齡限制,可在濱海新區落戶;項目落地即可申報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被認定後按照「企業提名單、政府接單辦」辦理落戶;30周歲及以下的中高職畢業職工,可在濱海新區落戶。
吳秀山表示,此條款做了兩點重大突破。一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職工落戶突破年齡限制。二是30周歲及以下中職畢業職工不需社保、不需技能證即可落戶。
用好現存各類產業基金 完善投融資扶持
新政策指出,將統籌用好海河產業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基金等現有產業基金,按照相關規定和市場化運作模式,研究設立母基金或子基金,招攬非津投融資企業來濱海新區發展,為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北京轉移來津項目提供投融資扶持保障。
新區將用好現存各類產業基金,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解決企業融資難,助推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滿足在津合理住房需求
對北京轉移來津項目,其在職職工戶籍遷入本市的,按照本市戶籍居民政策購房;其在職職工戶籍暫未遷入本市且家庭在津無住房的,可在我市購買1套自用住房,項目轉移後,職工即可購房,但所購住房須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上市轉讓。
該政策突破了對非本市戶籍購房者需要在三年內連續繳納兩年社保的要求,即無需提交本市社保證明即可購房。
財政收入及統計指標分配
對北京市、區兩級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北京轉移來津項目,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形成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按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規定,執行稅收收入分享;所形成的年度地區生產總值,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結果,進行統計指標分配。
該政策將推動兩地合作,讓各種創新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作為京津兩市共建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戰略合作功能區,以服務企業為己任,有著先行先試利好政策疊加的優勢。新政策的實施能夠加大各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有效解決北京來津項目企業員工後顧之憂,保障企業人才培養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為了方便企業申報,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研究開發了線上政策申報系統,確保政策落實落細。
來源:濱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