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十三場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的姚和軍介紹了紅外額溫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第一,要注意工作環境。紅外額溫計一般要求的使用溫度是16℃-35℃,一般在20℃左右最好。因為疫情發生在冬季,室外比較寒冷,而且各疫情防控監測點又一般設在室外,如果紅外額溫計長時間在戶外低溫環境下工作,所得數值容易產生偏差。因此建議儘量在室內無風環境中使用。如果做不到,建議對紅外額溫計做一定的溫度保護,比如放在棉衣裡或有的地方貼一個暖寶寶,保證它的溫度最低不低於16度。
第二,要注意測量模式。額溫計具有兩種模式,物溫模式和體溫模式兩種模式。工作時要把它放在體溫模式,體溫模式是把表面溫度換算成了腋下溫度來顯示,如果按亂了要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重新啟動,恢復到體溫模式。
第三,要注意測量部位。在室內無風的條件下,建議儘量測額頭,眉心和髮際中間的位置。根據說明書的要求,距離一般為1-3釐米,要根據不同廠家說明書來做。還要確保沒有頭髮、汗水、帽子等的遮擋。如果一次測不準,要重複測量時,先將紅外體溫計探測頭移開,間隔5、6秒後再進行下一次測量。有人說離遠了測不準,是不是貼在額頭上更準?這個不一定。這個設計是非接觸的,1-3釐米,如果低於1釐米反倒不準。還有人說目前有很多防控監測點不具備室內測溫條件,在低溫室外又有風的情況怎麼辦?這個時候可以測手腕、頸部等比較保暖的部位代替。
使用紅外額溫計,還會經常遇到以下問題:
1.測出體溫有時會忽高忽低怎麼辦?
這有可能是因為被測者所在的環境影響了讀數。比如,在車內長時間開暖風以及跑步等劇烈運動後,可能導致測量值偏高;相反,長時間在室外站著、冷風吹著,那測量值就偏低。建議被測對象等到身體溫度平衡後再進行測量。如開車將快到測溫點時關閉車內暖氣,或被風吹過後要在背風處等幾分鐘,就會好一些。
2.感覺測量值不準怎麼辦?
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天氣比較寒冷造成的。一個簡便的方法,找幾個體溫正常的人,用玻璃體溫計測量進行對比,如果偏差較大也可以送到計量部門做更準確的檢測。
3.目前額溫計比較難買,可以用工業用紅外溫度計測量人體溫度嗎?
通常工業用紅外溫度計是用來測高溫的物質,它的測量範圍在30℃-1000℃,誤差超過1度,不建議工業用紅外溫度計代替醫用體溫計。
4.紅外額溫計會不會產生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輻射?
有人聽說紅外額溫計也叫輻射溫度計,就害怕它會產生輻射傷害人體。這種擔心不必要的。這種輻射指的是紅外輻射。只要溫度比室溫高,都會產生紅外輻射,人體也有紅外輻射。額溫計是吸收紅外輻射來測量溫度的,只吸收不發射,所以不會產生有害射線,因此使用紅外額溫計是很安全的。(總臺央視記者 何暢 危家煦)
(編輯 楊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