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家長踩中這3個「坑」,就別怪孩子難入園

2020-08-13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每到九月開學的時候,很多小朋友就要離開爸爸媽媽,前往幼兒園上學,這是孩子從出生後,第一次長時間的離開家裡,所以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閨蜜家的小孩,是去年上的幼兒園,用閨蜜的話來形容,整個九月就好像脫了層皮似的,把她折騰的夠嗆。

因為她家孩子對於幼兒園的興趣並不是很大,甚至有很強的牴觸情緒,整整哭了大1個月才停下來,非常折騰。

不過其實像閨蜜家孩子這種情況,在幼兒園也是比較普遍的出現的,因為孩子在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家長們如果不提前做足準備,那麼出現的問題也會比較多。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們了解一下,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家長們又該如何去做,才能讓孩子順利入園呢?

01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想必現在有很多家長會感到非常茫然,因為孩子九月即將進入幼兒園,可是又非常擔心到時候出現種種狀況,害怕自己不知道該怎樣面對。

其實孩子初上幼兒園的時候,總歸會遇到一些不適應,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與陌生環境打交道。

那麼一些適應力比較強的孩子,可能表現會好一點,但適應力較弱的孩子,可能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就具體的盤點一下。

1)孩子出現各種哭鬧

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出現哭鬧,可以說是最正常的一種表現了,因此每年九月一日的幼兒園門口,也被稱之為「災難現場」。孩子的哭聲層次起伏,可能這個小朋友剛不哭了,另一個小朋友又哭了起來,以至於老師和家長,都感到非常頭疼。

這是因為孩子在遇到分離的時候,如果內心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往往就會通過哭泣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

另外有一些孩子雖然接受度比較高,但是遇到其他小朋友哭鬧,自己的情緒也跟著緊張,崩潰起來,因此可能也會出現這種表現。

2)孩子可能會不合群

小孩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和家長待在一起的,接觸的人也不是很多,最多和小區裡的小夥伴玩一玩,但長時間和那麼多小朋友待在一起的情況,應該還是第一次。

所以,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難免出現不合群的表現,這是因為有的孩子比較認生、內向,因此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人相處,表現的不太合群。

有的小朋友平日在家比較驕縱,什麼事都要以自己為中心,那麼在和別的小朋友相處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被排擠的情況,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也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3)孩子的生活可能難以自理

因為現在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比較少,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寵溺度,絕對比七零、八零後要高。

所以,像孩子獨立吃飯,獨自上廁所這些能力,可能就比較欠缺,導致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也許會出現生活難以自理的情況,那麼這個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

因為當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一些自理方面的問題時,有可能會被老師給忽略。例如孩子想要上廁所,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脫褲子,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那就很有可能出現尿褲子的情況,甚至會憋到回家。

02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家長踩中這3個「坑」,就別怪孩子難入園

因為孩子是第一次上幼兒園,家長也是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故而有些家長的做法,可能並非正確,甚至會給孩子上幼兒園帶來阻礙,所以家長們要引起重視。

下面就帶各位家長了解一下,有哪些行為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要儘量避免?

①看到孩子哭,家長捨不得

前面提到,絕大多數寶寶在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哭鬧的場景,甚至這種哭鬧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因此有些家長在看到這種情形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心疼,哪怕孩子已經進入了幼兒園,都要在門口張望著,生怕孩子受了委屈。

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和老師提出:先把孩子帶回家,過兩天情緒好一點,再送幼兒園。

但是這種做法並不妥,因為孩子內心可能已經開始逐漸接受分離,如果家長又把孩子帶回去,過幾天再送去幼兒園的時候,又需要孩子再重新經歷一次分離,這反而會加重孩子哭鬧的時間長度。

②家長為了安撫孩子,進行欺騙

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的哭鬧後,為了安撫孩子,可能會和他們說:「等過一會買菜回來,就接他們回家。」

這個做法看似管用,也能安撫住正在哭鬧的孩子,但是當孩子發現家長並沒有按照約定時間來接自己的時候,可能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崩潰。

因為這種欺騙的方式,可能會讓孩子內心出現不安感,以為家長是不要自己了,所以,才會遲遲不來接自己。

久而久之,孩子內心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心理陰影,容易缺乏安全感,變得非常粘人。

③家長提前給了孩子一些不好的暗示

許多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可能會非常的擔心,生怕小孩在幼兒園裡,吃不好,睡不好,甚至被別人欺負。

所以,他們在送孩子去幼兒園前,會和孩子說一些自認為有用的話。

例如:幼兒園沒有那麼多零食,中午不吃飯就會餓著;被別人欺負了,一定要告訴老師或家長;如果不聽話,會被老師罵。

那麼像這類話語,不知道各位家長是不是很熟悉呢?自己是不是又和孩子說過呢?雖然話語間,有著家長擔心的成分,但有可能在說給孩子後,他們內心會出現一些心理暗示,覺得幼兒園非常的不好,所以會很容易出現牴觸情緒。

03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家長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家長如果想要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比較順利,那麼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一件事。

教育專家李玫瑾也建議家長,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這能讓孩子更加順利的踏入新階段。

所以家長可以從心理以及習慣等方面,提前讓孩子適應,或接受即將到來的幼兒園生活,那麼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往往能取得較為不錯的效果。

  • 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家長需要給孩子打好預防針。這支「預防針」並不是對孩子進行不好的暗示,而是讓孩子提前接受,將要與家長進行分離的問題。

因為研究調查顯示,很多孩子在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之所以會嚎啕大哭,主要是因為內心不能承受與家長的突然分離。

所以,家長如果能夠提前和孩子溝通好,讓孩子明白送他們去幼兒園,只是讓他們學習新知識,並不是要離開他們,那麼孩子在這方面,就能有較為出色的表現。

如果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感受環境,讓孩子逐漸過渡,這遠比在九月一日,突然把孩子送去幼兒園要好。

  • 提前讓孩子學習一些自理能力

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家長就需要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些自理能力,例如:讓孩子學會獨立吃飯,獨立大小便,獨立穿衣服。

因為進入幼兒園後,雖然會有老師的幫助,但孩子的數量畢竟比較多,老師可能會出現照顧不過來的情況。

所以,家長提前培養孩子的這些自理能力,往往能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更加順利的度過不適應期。

通常家長可以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對孩子這些方面進行培養,往往能夠獲得較為不錯的效果。

  • 提前培養和幼兒園同步的生活習慣

孩子在家的時候,生活作息可能並不是特別規律,特別是孩子餓了或者想上廁所,都是隨時可以的。

但是當孩子上幼兒園後,孩子的這些生活方面的事情,就得按照幼兒園的作息進行。

所以,家長要提前做準備,儘量讓孩子的生活作息,與幼兒園的保持一致,例如孩子的大便習慣,就可以提前讓孩子養成在早晚進行的規律。特別是中午沒有午休習慣的孩子,家長也可以提前與老師進行溝通了解,讓孩子提前適應。

家長的這一做法,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適應幼兒園的作息習慣,同時也更能達到無縫對接的狀態,這能讓孩子覺得,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都是一樣的。

想必即將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各位家長,在看了這篇文章後,應該會對自己有所幫助。

那麼在對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進行調整的時候,家長也不要操之過急,儘量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態,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家長應該保持一個較為輕鬆的心態,與孩子談論幼兒園的一些事情,這樣能避免孩子出現緊張的情緒,也能讓孩子更快的適應上幼兒園的生活。​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家長容易踩中的2個「坑」,當心孩子入園難
    有適齡兒童的家庭都免不了送孩子上幼兒園,但因為孩子在家自由慣了,突然接觸幼兒園、接觸校園生活,會有一些不適應的現象。每年都有孩子放聲大哭的例子,讓家長們深感無力招架。一、孩子第一次進幼兒園可能出現的情況
  • 孩子要上幼兒園啦!這5個坑家長不要踩
    ,總是趴在門口或者窗口觀望,有的家長甚至淚眼婆娑,這其實是家長踩中的最大的一個坑!02不要給孩子帶熟悉的物品去幼兒園幼兒園剛開學,孩子中午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有的家長就會踩到這個坑,想給孩子帶著他熟悉的物品,比如在家裡用的小枕頭或者是喜歡的玩具,來幫助孩子午睡!其實我自己也差點踩中這個坑!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同時,南京通過幼兒園提升工程促進幼兒園辦園質量升級,到2020年省市優質園就讀幼兒將不低於90%。即便如此,為何家長仍舊覺得「入園難」?9月,全面二孩政策後的首批二孩也即將入園,這波幼兒入學潮,讓更多的幼兒家長備感壓力。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①|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
    學前教育的短板為何長期存在,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本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深入基層一線調查,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報導。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每天清晨上班,陳佳都會開車經過南京市第一幼兒園,兩年前她就開始想像著,自己可愛的女兒也在那些跳躍著跑進大門的身影中。
  •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家長容易踩中的2個「坑」,當心孩子入園難
    有學齡兒童的家庭不可避免地要送他們的孩子去幼兒園,但是由於孩子們習慣了在家自由活動,他們會突然遇到幼兒園和校園生活,並且會有些不適。每年都有孩子嚎啕大哭的例子,這使父母感到無能為力。兒童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每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寶貝兒,父母不願讓孩子做一些家務活,因為他們擔心孩子會累。
  • 花16000入園,還沒1個月就被查封:孩子上幼兒園的坑家長知道嗎?
    前段時間,欣欣媽媽給欣欣選了一個幼兒園,學費每年16000元。結果欣欣還沒上夠一個月,學校就被查封了,原來是無證經營。這可把欣欣媽愁壞了,一要跟幼兒園協商退費,另一方面還要重新給欣欣找幼兒園。欣欣媽所遇到的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孩子上幼兒園的坑的一種。那麼馬上又該到夏季幼兒園招生了,寶爸寶媽們怎麼避坑呢?又該如何選擇幼兒園呢?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總是忍不住哭鬧,3個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孩子去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這3個原因家長要了解孩子習慣了生活中這些角色,家人們的寵愛也會讓孩子產生比較強的依戀。比如說,有家長在才能夠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孩子入園前,家長做好3個準備,孩子更能適應幼兒園
  • 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巧用6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第一次和父母分開的時候,基本都是離開家去幼兒園。每屆新生入學的幼兒園門口也一次次上演著孩子和父母分離的苦情劇。大部分的孩子在第一次去幼兒園都會大哭好久,不願意媽媽和自己分離,孩子不肯去幼兒園成為了家長們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入園焦慮在作怪。
  • 孩子入園前,家長要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入園焦慮的產生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正處於習慣、性格等多種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而且又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生活,幼兒園好比一個小社會,當孩子第一次步入社會一定會出現諸多不適,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孩子產生入園焦慮。
  • 在家做好這3點,助你順利擺脫孩子入園難的窘境
    農村的童年,走家串戶是常有的事,因此在上學前,一個村的孩子不論年齡大小,基本都能相熟。那時的父母很省心。而如今城市裡的孩子,大多時間是關在套房裡,即便是左鄰右舍也不一定能叫得上名字。如果父母在家沒有提前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那麼到了入園的時候就會狀況百出,就有了所謂的「入園分離焦慮症」。
  • 孩子上幼兒園前,這些注意事項需提前了解,否則就別怪孩子難入園
    文丨C媽學堂現在已經到九月份了,這就意味著又有一批新的寶寶要步入幼兒園了。這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都是人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去到社會上,進行集體校園生活。這樣的生活將會伴隨著後面他們十幾年的時間,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寶寶們都會一直以集體生活的方式來度過這十多年的時間。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入園焦慮,做好這幾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開學季很快就要到了,很多小朋友要上幼兒園了。對於第一次入園,或者說經歷了長時間的假期之後的寶貝們來說,入園,可能就意味著要離開爸爸媽媽,離開熟悉的家,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身邊是一群陌生的人,有老師,更有其他小朋友。這對於小朋友來說,其實是挺難的,那今天我就給大家準備了幾本,適合在小朋友入園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閱讀的繪本,來幫助孩子度過這段焦慮的時光。
  • 第一次上幼兒園,孩子哭鬧不止,家長該怎麼辦?
    9月緩緩而來,不少小朋友即將踏入 幼兒園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集體生活!家長可以在開學前利用一些時間帶孩子到即將要去的幼兒園附近玩,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及活動場地等,消除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及害怕感;回家以後還可以主動和孩子聊聊天,幫助孩子了解幼兒園的日常,有助於孩子入園時良好情緒的發生。2.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作息規律。
  • 寶寶上幼兒園前,家長要教他這4個內容,孩子入園會更順利
    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劉良華曾說: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對於寶寶是十分重要的,寶寶第一次接觸「學校」的概念,進入第一個「小社會」就是在幼兒園。
  • 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孩子會更受歡迎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鄰居的寶寶9月份就要入園了,鄰居最近擔憂而焦慮:「你說,孩子不適應怎麼辦?哭鬧怎麼辦?不會自己吃飯怎麼辦?尿褲子怎麼辦.......我這顆心啊,真是忐忑不安!」其實,這也是很多寶媽的擔憂,想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後,媽媽、幼兒園老師、孩子的一天
    這幾天是開學季,大中小學校都很熱鬧,而最最熱鬧的當屬幼兒園了。父母們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分開,孩子們第一次離開家,過上校園生活,這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那麼下面我們就看看這一天媽媽、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都是怎麼過得吧?
  • 孩子上幼兒園就生病?家長注意這幾方面,輕鬆入園並不難
    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了許多家長,畢竟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大多處於兩三歲的年齡,再加上一直沒有離開過熟悉的生活環境,都處於家長細心的保護和照顧之中,所以一上幼兒園就生病很容易引起家長的焦慮情緒。1.接觸的病原體增加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主要都是在單一的家庭環境中,所以接觸外界的機會比較少,自然就處於更好的保護之中。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了嗎?家長:恐怕很難
    公辦園靠戶籍對口,接著搖號抽籤,抽中學位堪比中獎。民辦園佔據大多數,辦園水平不一,家長不小心就上當。二胎開放這麼幾年了,然而近兩年新生兒的出生率卻不增反降,也不知道是不是幼兒園這孩子入學的第一關就嚇退了不少年輕人?
  • 孩子上幼兒園總是哭,3個原因家長要知道,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
    仔細想想確實很有道理,孩子一般去幼兒園,哭個兩三天是正常的事情,但是若是天天哭,則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當孩子說出「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這樣的話時,家長必須要上心了。孩子抗拒幼兒園的3個原因,你知道嗎2.自卑感並不是所有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都具備生活自理的能力,有的孩子衣服不會自己穿、飯勺和筷子不會拿。當看到別的孩子可以自己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孩子的心裡會產生自卑感,並且不敢和別的孩子交朋友。
  • 公立園太少、民辦收費太貴 上個幼兒園真難?
    春節之後,幼兒園2010年招生拉開序幕。很多家長在一番諮詢、走訪、考察後發現,上幼兒園不僅要靠關係,交納的費用甚至超過了上大學,且呈普遍化趨勢。上個幼兒園為啥這麼難、這麼貴?誰來監管它們?帶著家長們的疑惑,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