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五年級,我們就學習了自然數的分類,可分為奇數和偶數。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單數和雙數。
我們需要判斷一個整數是奇數還是偶數,首先我們得了解我們這種自然數的規律。在小學,我們所學的都是自然數採用的是十進位。也就是說百位的1,代表一個100,十位的1代表一個10,當然個位依舊代表1個。因為十位以上的高位全部是10的倍數,所以說我們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我們是不需要看前面的高位數。我們只需要看個位數字,奇數還是偶數。這樣一下就簡單多了,因為從0到9這10個數字,尾數為0、2、4、6、8為偶數,個位是1、3、5、7、9則是奇數。

若干個自然數相加,所得答案是奇數還是偶數?我們只需要把他們的個位數相加,得到的新的數字,從個位數就可以得到答案。
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
如果是多個數字相加、減,或者有加也有減,最後得數的奇偶性還是取決於奇數的個數。奇數的個數是雙數,那麼得數就是偶數,如果奇數個數是單數,所得的結果就是奇數。
我們用這個規律來做一道題目。從1、3、5、7、9中選出三個數字求和,和能不能等於18?
我們根據上面的規律判斷一下,奇數+奇數=偶數,然後一個偶數+奇數=奇數,18是偶數,所以,無論從題目中的5個奇數中選哪三個奇數相加,哪怕是重複使用,和都不可能等於18。因為奇偶性都不一致。所以說從1、3、5、7、9中選三個數字求和,是不可能等於18的。

如果是相乘呢?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也就是說兩個因數相乘,只要任何一個是偶數,所得的積一定是偶數。
這個規律在我們粗略檢查一些數字相乘所得的積用得上。不管多少位的奇、偶數相乘,只要有一個數的個位是0、2、4、6、8等情形中的一種,所得答案個位數字如果出現:1、3、5、7、9這樣的數字,那不用看,這個數值絕對算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