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的文明古國,其古遺蹟必然之多,然現實卻狠狠的反擊,亟待保護已成為文物的必用詞句,我們是否在寧靜的夜晚,端坐下來,深深反思。
社會的發展離不來技術的進步,而技術的發達離不開教育的作用,古文化的保護更是如此,只有在古文化的基礎上,增加了教育的內涵,是否我們就會重視起來,是否古文化就會得到保護。
今日小編介紹的馬樓村,不但頂著古村的光環,更是培養了一批批有才華、有知識的人才。
馬樓村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李莊鄉,有著古父城遺址的加持,馬樓村的村名源於清朝,村裡一家姓馬的大戶人家建起了三層的閣樓,讓子孫們在閣樓裡讀書,所以村裡讀書學習之風一直很盛行。
當走在馬樓村的街道,綠色的樹木環繞著,花蕊的芬香繚繞著,那村中的古建築寧靜般的存在,仿佛在告知世人,它是歷史的見證者,它是學習成才的監督者,很早以前村裡就出過秀才,正是祖輩們這種好學成才、考取功名的傳統為日後的人才輩出打下了堅實的文化根基。
馬樓村被當地人稱為「碩博村」。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馬樓村走出了10名博士,12名碩士,更有一家兄妹倆的傳奇,還有一個博士後、一個是博士。而本科生更是高達150餘人,一個鄉村能走出那麼多的大學生,絕非偶然,肯定是這裡濃厚文化氣息的使然。
美麗的鄉村風景,學習的濃厚氛圍,讓這個古老的村莊,一直發揮著熱量,不管何時,這裡出去的人,肯定會回饋它,而古文化的傳承就這樣,一代一代的進行下去。
當花朵盛開,綠柳成蔭時,當微風吹過,清新愜意時,孩童的歡聲笑語充滿著村落,而年邁的老人,依臥在長亭裡休閒自得,那廣場熱鬧的人群,仿佛青春的二次迸發,而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圖片及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河南古文化,編寫整理河南各市、縣、村古文化歷史,為中原文明的延續,奮鬥一生。一個平凡的人,做一件不平凡的事,志向已立,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