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畈村打造「小小農夫親子菜園」——城裡娃當起小農夫—綜合...
本報記者 唐車 6月11日,來自信陽市勝利路小學的白老師和她的學生們來到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小小農夫親子菜園」忙起了活計。 「周末帶孩子們來參加樓畈村眾城合作社的揭牌儀式,認租屬於自己的『親子菜園』,讓孩子們跑一跑、動一動、看一看,認識一下韭菜、黃瓜、西紅柿是怎麼生長的,通過親自採摘讓孩子們知道超市裡的蔬菜是怎麼來的。同時,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來參與這項活動,一起親近、接觸、認識大自然,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親和力。 」白老師對記者說。
-
上饒:科技扶貧帶動173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近年來,上饒深入實施科技扶貧工作,持續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帶動17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科技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全市各地還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2016-2020年,全市申報並獲批建立了10家國家級星創天地,籤約入駐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累計總收入達到40582萬元,應用新技術、新發明生產的新產品銷售收入達1475.5萬元,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年均銷售額達到2279.2萬元、年均淨利潤898.1萬元,幫助1738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脫貧。
-
樓畈村打造「小小農夫親子菜園」——
本報記者 唐車 6月11日,來自信陽市勝利路小學的白老師和她的學生們來到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小小農夫親子菜園」忙起了活計。 「周末帶孩子們來參加樓畈村眾城合作社的揭牌儀式,認租屬於自己的『親子菜園』,讓孩子們通過親自採摘讓孩子們知道超市裡的蔬菜是怎麼來的。
-
日照週遊活動通知:鳳凰措鴿們親子農場,咱家的菜園
鳳凰措·鴿們親子農場位於南湖鎮杜家坪村馬陵水庫旁,是以鴿子為主題,以「最好的親子關係是哥們」為靈感設計農場集結了多種網紅兒童項目,比如蹦床、大象滑梯、鯨魚滑梯、彩色木屋、繩網鞦韆、攀爬架等設施成群的鴿子徜徉在鴿們親子農場
-
朵力小學打造「親子菜園」
學生向家長代表學習播種本報訊(記者江南攝影報導)近日,為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謝家灣朵力小學開展了綜合實踐勞動校本課程《親子農場》。學校為了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勞動實踐的平臺,特將教學樓周邊的空地「變廢為寶」,並平均分配到每個班級,同學們還為自己班的」封地」取了一個個獨特的名字:豐收苑、夢想菜園、奇蹟園……它承載著孩子們滿滿的希望,也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地。活動中,家長志願者親自示範種植及講解注意事項,同學們專心傾聽,認真記筆記,不懂之處相互討論,好奇心引領著每個學生爭著嘗試種植蔬菜。
-
聖地牙哥:開心菜園精彩有約 康橋幼兒園親子樂
聖地牙哥:開心菜園精彩有約 康橋幼兒園親子樂
-
以文旅融合帶動脫貧攻堅
作者:廖志坤(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吉首大學校長) 自2016年濟南市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結成對口幫扶城市以來,濟南市肩負黨中央重託,舉全市之力,以齊魯人的質樸和智慧,傾力幫扶,攜手湘西自強奮起,所幫扶的7個深度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濟南結對湘西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
-
以優勢特色產業 帶動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今年是延壽縣決戰脫貧摘帽的關鍵一年。26日、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喆到延壽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堅持精準扶貧,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以優勢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
一口印親子菜園招募小主人啦,搶到就有大禮包!
「一口印小菜園」「一口印」小菜園位於當陽市王店鎮木店村九組,背靠玉泉山、面朝度門寺、緊鄰玉雙路,是當陽首個以戶外體驗、親子互動、種植採摘為主題的生態體驗園。園區佔地約2000㎡,園內配置先進的噴灌設施,配套種植玫瑰、杜鵑球、歐石竹、美女櫻等綠植,碎石鋪滿小路,籬笆牆上牽滿月季花,景色十分優美。
-
共享菜園、開心廚房,這裡來了一批親子體驗團
甘州區歸園田居親子教育基地迎來了一批親子體驗團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自然的魅力與快樂,既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又可培養孩子積極健康近日,張掖市甘州區歸園田居親子教育基地迎來了一批親子體驗團,孩子和家長們走進大自然,感受田園樂趣。
-
依安縣三興鎮製衣廠帶動群眾就業助脫貧
依安縣三興鎮製衣廠帶動群眾就業助脫貧。「我來這裡不到一個月開了775元,反正也是在這陪讀陪孩子,陪孩子上學,有政府和廠長給整個活,有個營業幹,熟練了能賺一千多到兩千吧。」金華製衣廠職工馬兆翠拿著今天剛開到手的工資,喜氣洋洋的和記者說道。
-
阜陽市臨泉縣關廟鎮「大戶寄養」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中國網訊 2017年以來,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關廟鎮積極實施「中原牧場」計劃,針對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大力推廣能繁母羊「大戶寄養」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一是做好宣傳。各村積極行動,到轄區養殖場,到貧困戶家中,廣泛開展宣傳,促使利好雙方的政策精準落地。
-
河南蘭考:帶動貧困農戶脫貧,「驢勁兒」少不了
河南蘭考:帶動貧困農戶脫貧,「驢勁兒」少不了 2017-10-02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羨 圖為花麟牧業谷營鎮廠房 徐雲鵬 攝 中新網鄭州10月2日電 河南蘭考:帶動貧困農戶脫貧
-
山西永和:紅色文旅帶動精準脫貧
近10年來,永和縣深耕紅色文化產業,因地制宜,闖出了一條「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振興紅色文化和旅遊產業,帶動革命老區精準脫貧」的發展道路。 傳承基因,匯聚紅色文旅資源 永和縣地處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
-
會澤走出家庭農場脫貧新模式菜園變身「開心農場」
只需1800元,便可擁有一塊由專人代管、專屬「私人訂製」的農家菜園,享受新鮮、綠色的應季蔬菜專供。在會澤縣寶雲街道發落衝村民小組,家庭農場裡碧綠脆嫩的黃瓜、身材「火辣」的小尖椒掛滿枝頭……「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照顧我在家庭農場務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我非常滿意!」
-
休閒度假體驗農耕 通州「儒家菜園」打造現實版家庭農場
很多城裡人想在農村有一塊私家菜園,休閒度假體驗農耕的快樂。近日,我區美麗鄉村建設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全市首個孟母文化村馬合店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加速推進產業富民,推出「儒家菜園」傳統文化體驗項目,打造現實版「家庭農場」,讓廣大市民在休閒時光盡享田園樂趣,也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市優秀共產黨員黃曉彬:發展楊桃產業 帶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市優秀共產黨員黃曉彬:發展楊桃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 2020-03-13 21: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樂山市金口河區採取「環境改善+產業帶動」方式 積極探索生態脫貧...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樂山市金口河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創新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聯動機制,以脫貧攻堅為依託,採取「環境改善+產業帶動」脫貧方式,建設生態家園,築牢生態屏障,走出一條生態脫貧新路子。
-
瀘溪縣且己村:小菜園「種」出小康來
村民們守著綠水青山,也守著代代貧困,479多名貧困人口怎樣才能走上脫貧的道路,並且能穩穩噹噹地走下去?深山的鄉親們要致富,「山多地少」的結,到底該怎麼解開?打包、裝運南瓜。靠山吃山。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特色,發展蔬菜產業,採取秋冬季種植羊肚菌,春夏季種植「金貝貝」南瓜、「墨地龍」冬瓜的循環種植模式,「一地多產」的產業發展路子可以讓每畝地純收入超萬元,這就是省文聯駐村工作隊使出的「脫貧計」。產業負責人、村主任向民才說:「苞谷、稻子是且己村的傳統產業,但是山多地少,生產力低下,剛夠吃口飯,大部分村裡的年輕人都被逼著外出打工了。」
-
蘄春艾草帶動3萬人脫貧
在村幹部的幫襯下,她種了十幾畝蘄艾,賣艾葉每年收入過萬元,2019年脫貧摘帽。在蘄春,蘄艾從一株小草成長為縣域支柱產業,種植、加工、研發、銷售、康養全產業鏈發力。18萬畝艾草託起蘄艾產業「8月底至今,收購艾草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沒歇過氣!」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黨支部書記肖和清拿出帳本,村集體種了200畝蘄艾,今年能賺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