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2020年11月24日 14: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於11月24日上午出席「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的「空中相遇」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執行主席王欽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出席開幕式。 本屆論壇以「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主題,旨在進一步闡發與弘揚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特別是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查文曄、魏夢佳)以「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24日在北京大學開幕。本屆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全國臺聯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為配合疫情防控,本屆論壇採取「雲會議」形式,在北京大學設主會場,100多位學者出席;在臺北和高雄設分會場,50多位臺灣學者以視頻連線、提交論文等方式與會。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京舉行 密切同胞情感增進民族認同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執行主席王欽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出席開幕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開幕式上致辭。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機遇
9月1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山東濰坊出席第24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時表示,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李欣 攝中新網濰坊9月2日電 (記者 李欣)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9月1日在山東濰坊出席第24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時表示,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開幕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 修菁)以「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24日在北京大學開幕。鑑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慮,論壇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辦會方式,設立北京、臺北、高雄三個會場。來自兩岸及海外的百餘名專家通過現場和雲上形式參會。
-
談兩岸文化傳承,先要搞清「內部競爭」與「敵我矛盾」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訊 (記者 高旭)11月24日上午,「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博士在接受中國臺灣網記者採訪時指出,涉及兩岸之間文化政治議題應分兩個層面,其一是國民黨的層面;其二是民進黨的層面。 就國民黨層面而言,田飛龍表示,國民黨從大陸退臺後,一直堅持所謂中華文化的「正統性」。基於這一基礎,它跟大陸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代表權」跟「政治代表權」的競爭。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鑑於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本屆論壇採取「雲會議」形式,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設主會場,臺北學者進行視頻致辭與演講,在高雄設分會場,海內外暨兩岸專家學者和文化界人士在為期兩天的議程中將以參加主會場和分會場研討、視頻連接、提交論文等多種方式共襄盛舉。應邀出席北京主會場的學者100人,臺北、高雄多形式與會者共50人。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京舉行
本屆論壇邀請150餘名兩岸專家學者和文化界人士,通過現場研討、視頻連線、提交論文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雲會議」形式展開交流,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今年論壇的主題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旨在進一步闡釋與弘揚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特別是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
鑑於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本屆論壇採取「雲會議」形式,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設主會場,臺北學者進行視頻致辭與演講,在高雄設分會場,海內外暨兩岸專家學者和文化界人士在為期兩天的議程中將以參加主會場和分會場研討、視頻連接、提交論文等多種方式共襄盛舉。應邀出席北京主會場的學者100人,臺北、高雄多形式與會者共50人。
-
03月24日 第二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召開 馬英九稱溫家寶講話充滿善意
兩岸交流 臺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啟程訪華中 將傾聽臺商聲音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今天率團前往華中地區,了解臺商發展實際狀況,他表示,會將臺商反映的具體情況,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交換意見 全國臺研會在京召開第二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 今天,全國臺灣研究會在北京召開「第二屆青年學者論壇」,來自海峽兩岸的40餘位青年學者聚集北京,共同探討弘揚中華文化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道。
-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屆清華兩岸論壇舉行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臺灣原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政務委員、臺灣中華大學和交通大學講座教授尹啟銘,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清華大學公管學院院長薛瀾出席成立大會。
-
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在寧波舉行 聚焦兩岸新形勢新作為
全國臺灣研究會在浙江寧波舉辦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中國臺灣網3月28日寧波訊 (記者 李傑)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27日在浙江寧波舉行。本屆論壇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浙江臺灣研究會協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挑戰·新作為」,來自海峽兩岸40餘位青年學者參加並進行了深入研討。
-
民進黨當局不要搞錯了
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總會長謝正一。(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民進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操弄讓兩岸更加對立撕裂,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也令人關注。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總會長謝正一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真正在破壞兩岸關係的是民進黨當局,對於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臺灣經濟需要靠大陸,要緊張的應該是臺灣,該擔心的也是臺灣。謝正一,1943年福建出生,臺北長大,臺灣成功大學水利工程系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建設工學河川衛生碩士、天津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
-
海協會產生新一屆領導機構,南通人張志軍被推舉為新一任會長
海協會新一任會長張志軍發表講話。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2018.0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2015年2月14日至15日,時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曾在我市調研指導對臺工作,走訪慰問在通臺商並致以羊年新春問候。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發表2021年新年賀詞
2021年新年來臨之際,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2021年第1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了題為《奮楫篤行 萬裡可期》的新年賀詞,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向臺灣同胞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 奮楫篤行 萬裡可期——2021年新年賀詞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 張志軍律轉鴻鈞,四序遞遷。值此新年來臨之際,我謹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向廣大臺灣同胞和所有關心兩岸關係的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節日的祝福。
-
兩岸學者臺北暢談中華文化
由大陸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與臺北市文經發展對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人文名家講堂」日前在臺北敏隆講堂開講。來自兩岸的6位專家圍繞「傳統文化與藝術創作」主題,從民間藝術、文學、非遺、新聞傳播等角度,與臺灣觀眾暢談分享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習馬會」5周年 兩岸各界高度評價歷史和現實意義
(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5周年座談會6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在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5周年座談會上講話。
-
臺「中華文化總會」遭「洗綠」蔡英文或任會長
據臺媒早前報導,去年11月,民進黨當局曾動員623人加入臺「中華文化總會」,是原本會員的兩倍以上,更傳蔡英文將接任會長一職,被外界認為是臺當局意圖「洗綠」其會員結構。臺「中華文化總會」自島內政黨輪替後風波不斷,馬英九任內任命的「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也已於去年年底請辭。劉兆玄曾表示,原本希望選出一個好的文化人接任新會長,讓「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
-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2017-09-07 19: 來自兩岸的多位青年學者參與討論,他們認為,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臺當局借新課綱宣導所謂「臺灣文化」並「去中國化」沒有正當性,操作層面也做不到。 來自臺灣的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介紹,臺當局此次課綱調整將高中文言文佔比降到三成以下,原本的40篇文言文刪至10篇,這10篇包括5篇所謂臺灣近現代作品,其中一篇為日本人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