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最好的生命教育,不是讓孩子學會殘忍,而是學會如何珍惜生命。
鄰國日本有一種「另類」教育,名曰讓孩子認識生命,了解生命的可貴。可過程卻非常殘忍,對孩子而言也很殘酷。一開始,他們會給每個孩子一個雞蛋,之後集中放到孵化箱,讓其孵化出小雞。等到小雞孵化之後,再分給每個孩子,並寫上編號。一個孩子一隻小雞,每天給他們餵水,吃食,逗他們玩。
還要給他們洗澡,並且記錄成長周期。通過幾個月的陪伴,孩子們完全把小雞當成自己的玩伴,自己的朋友。可當小雞長滿6個月,老師就會教他們做一件事,那就是把雞給宰了,並且親手去毛,並做成食物給吃掉。最後還要評價,味道如何。
最後一步很不簡單,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但很多孩子都不敢下手,不敢宰雞。有些女孩哭得很傷心,很崩潰,不願去做這件事。但最後還是做了,親手把自己養大的雞給宰了。把食物做熟之後,很多孩子都面色凝重。
這門所謂的生命教育也已經進行了6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經歷著這麼殘酷的事情。有人說,這種教育是讓孩子認識、珍惜生命。對此,只能用數據回答。
在日本,自sha是一種社會性現象。去日本玩過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他們國家的某些地方,會有一些標語牌。上面大概寫著:遇到問題,不要只想著自sha什麼的,先找人商量商量。指示牌都有了,可見概率有多高。此外在一些地方,有免費的電話亭,用於想不開的時候,打給他人。
他們國家的自sha率一般都是比較高的,屬於榜上次次都有他們的存在。從數據上來看,在2010年,概率在10萬人中有24.9人。2013年,人數突破3萬,高達31690,概率一直排在世界前排。在近些年,還有逐漸增長的趨勢。由此可見,他們並不覺得生命有多珍貴。也從另一個角度可以分析出,他們引以為傲的「另類」教育,也許並沒有什麼用。
誠然,生命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有些孩子年齡小,根本不懂得活著和離世的區別。而家長也是談si色變,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糊弄過去。一方面是這個詞不吉利,要儘量避免。另一方面是故意掩飾太平,不想讓孩子接觸太早。但其實,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了,跟上文中的生命教育有很大差別。
▶生命教育讓孩子珍惜生命。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比我們小時候幸福多了,要什麼有什麼,小小年紀就懂得很多。但生活條件好的同時,他們也承擔著比我們更多的壓力。還沒出生,就被家長帶著做胎教。剛一歲,話還不會說,就被家長帶著上早教課。小小的年紀,背著沉甸甸的書包。
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普遍性的壓力過大,承擔挫折的能力弱,容易想不開。而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孩子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生命教育讓孩子珍惜其他生命。
生命教育,不止是讓孩子珍惜自己的生命,還要懂得珍惜其他人、動物、花草的生命。就像有些孩子,因為不懂得生命的珍貴,虐貓、虐狗。小時候都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攻擊的就是人了。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貴。從而教育他們尊重、保護其他的生命。
由此可見,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性的。
▶告訴孩子生命很脆弱。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生命很脆弱。就像有些人昨天還約定好明天見,卻再也見不到了。如此,讓孩子明白生命的脆弱和珍貴,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生命,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不闖紅綠燈,注意自身安全等。
▶對生命保持敬畏。
對生命敬畏,才不敢糟踐生命,才不敢漠視生命。這樣,也會讓孩子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時,也尊重其他的生命。
很喜歡一部電影,其中有這樣一句話:si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生命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懼怕si亡,而是教會他們好好活著,並永遠記得那些曾真切地活過,現在卻不在身邊的人。生命會消逝,但愛永遠都不會。
【話題討論:你們會跟孩子講生命教育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