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性經典油畫賞析,學會通過畫面細節來欣賞畫家表達的內心世界

2020-12-13 美術研究

油畫是十五世紀左右起源於歐洲的一個畫種,是用快乾性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木板、亞麻布等材料上進行繪畫的一種繪畫方式。作畫使用的的稀釋劑一般為調色油、松節油等。畫作幹後長時間保持光澤,易於保存,而且畫面表現力強,色彩豐富,立體感、質感都很強。它的前身是歐洲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對繪畫材料改良後發揚光大。

所謂經典油畫是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油畫作品,經典油畫作品出自於油畫作品,可謂是油畫作品的代表,它經歷了歷史的考驗,得到了各個時期專家們的認可,才被認為是油畫中的經典,不是所有的油畫作品都是經典,也不一定所有油畫大師的油畫作品都可以被稱作經典油畫,經典油畫作品可以是一個時期的觀念、一個歷史事件的表現,也可以是某一個派別的代表作品,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畢卡索的《格爾尼卡》、莫奈的《日出印象》等都屬於經典油畫作品。這些經典油畫作品要麼打破傳統的繪畫方式,要麼創造出新的繪畫語言,要麼記錄了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好的油畫作品不一定都是都是經典,但經典油畫作品一定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油畫大師的代表作品必定是經典油畫作品,而一些優秀畫家在練習繪畫創作或寫生的過程中無意識畫出來的作品也可能被公認為經典作品,比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它開啟了印象派的大門,印象主義由此而得名。在莫奈拿這幅寫生作品去參展的時候,一名記者諷刺他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這對於當時法國一貫正統的沙龍學院派藝術家來說乃是藝術的叛逆,這副《日出印象》是對一種瞬間的視覺感受的表現,使以當時官方學院派推崇的那種謹慎而明確的輪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調蕩然無存。這種具有叛逆性的繪畫,在當時引起了官方的反對,但發展到後來成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因此《日出印象》可被納入經典油畫作品的範疇。

經典油畫作品鑑賞不同於其他美術作品鑑賞

油畫作品不同於其他美術作品,主要的區別就在於油畫作品自身所運用的顏料可以達到其他顏料無法達到的寫實程度,當我們在欣賞同樣題材的不同繪畫作品時,明顯會發現油畫作品的層次更為豐富,寫實性更強,這是由於油畫在作畫的過程中可以反覆修改,反覆疊加。而國畫作品,水彩作品等就沒有像油畫作品這樣精確寫實,國畫作品講究的是線與墨的表現,中國畫崇尚文、意、趣,這一切是通過筆墨技巧體現出來的。筆墨線條是中國畫造型的主要因素,線條造型使國畫風格側重於表現而非再現、寫意而非寫實。中國畫中線條的粗細、長短、緩急、剛柔、枯潤都傳達出不同的感覺,因此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山水還是花鳥講的主要是韻味,筆墨趣味與詩書畫結合是中國畫完美的意境體現【1】。

而油畫作品追求的是色調,與客觀事物的接近程度,自文藝復興以來,就形成了一種主要以寫實為審美標準的傳統繪畫方法,通過研究人體解剖、光線、透視,在繪畫中注入一種科學的、全新的現實主義感。尤其是19世紀後期的印象派畫家們,他們擅長表現陽光與色彩,通過對光和色譜的科學研究與應用,使畫面變得絢麗多彩,從而使油畫走出了古典單一的表現模式,豐富了油畫藝術的表現內容,完美地體現了一種抒情風。總體來說,經典的油畫作品主要講究色彩要有凝重、渾厚、豐富、和諧的美感。油畫作品的寫生和創作過程中,主要通過對自然物體形式構成與色彩語言來表達畫家的思想感情。經典油畫作品從題材,表現手法,科學性來說都是對我國傳統水墨畫法的彌補,對經典油畫作品的學習與鑑賞可以說是對西方文的了化解。

一,寫實性經典油畫賞析

在14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直至20世紀現代主義藝術思潮出現之前,寫實性油畫是油畫作品創作的主流方法。在這500多年的歷史中,經典油畫作品也主要以寫實性為主,寫實性油畫的特點是:細膩,明快,真實。欣賞者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直觀地去欣賞,一般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欣賞:1.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以便對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所描述的事件有基本認識。2.看畫面的構圖布局,背景和主體物的關係。構圖是一幅優秀作品成敗的關鍵所在,沒有合理的構圖,即便是再真實,細膩的作品也失去了耀眼的光澤。

3.通過主體物的細節來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心世界,比如欣賞人物作品時可以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來把握該作品所要表達的感情,使欣賞者與作品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來吸引讀者的思考。如果欣賞靜物油畫作品則通過觀看靜物質感的表現來感受畫家的功力與表現技法。4.作品色調與明暗的把握和欣賞,優秀的油畫作品色彩搭配明暗變化會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5.客觀的評價作品,無論是什麼樣的藝術作品在某一方面仍然有它自身的不足。尤其是在給同學們上美術課的同時,避免讓學生盲目崇拜。」由於當時的認識有限,即便是好的作品也有它的缺點,繪畫不光是一門視覺藝術,而且還是一門觀念藝術,很多非寫實的繪畫作品在藝術家們看來它依然很美,而且還很有思想。

二,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蒙娜麗莎》是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所創作,達文西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名人,和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全才。達文西所創作的《蒙娜麗莎》代表了達文西的最高藝術成就,至今存放在羅浮宮,而且與《勝利女神像》和《斷臂的維納斯》共同譽為羅浮宮鎮館三寶。《蒙娜麗莎》相對於中世紀繪畫來說,是從崇拜神性轉向尊重人性的代表作,歐洲中世紀繪畫一般都是為宗教服務的,他們畫出來的作品更多的是讓人們產生敬畏感。而文藝復興美術相對於中世紀美術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加把視線轉向自身,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從《蒙娜麗莎》這幅作品就可以充分的表現出來,我們欣賞這幅作品時就可以看出來所畫對象是一位有血有肉,具有生命力的青年女性,她不再像中世紀繪畫作品那樣呈現出僵硬,呆滯的面部表情,而給人的是一種親近,美麗的畫面。達文西在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使模特長時間保持這种放松的表情,特地請人為模特演奏音樂,朗誦古詩詞來保持模特長時間的微笑。據說花了四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幅經典油畫作品。

三,看畫面的構圖布局,背景和主體物的關係。

從這幅油畫作品中很顯然可以看出它的構圖呈三角形【2】,三角形在構圖學中被這樣說道「三角形構圖由於底邊為水平線而具有穩定性。其兩條邊組成的角如楔形,有向外的衝引得力感。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底邊的長度和高度有關,隨著底邊的縮短和高度增加而減弱,向上的運動感卻增強。三角形隨著空間定向的傾斜而增加其不穩定感。」對於《蒙娜麗莎》這樣的三角形構圖來說,達文西打破了等腰三角形結構形式,為了打破其對稱的呆板性,而將人物身體側傾,胳膊收攏,以此來表現女主人公的自然,放鬆之態,她給人莊嚴靜默的穩定感,在畫面中起到了安定、莊重的視覺效果。再來看畫面的背景,畫面的背景給人以幻覺般的神秘感,背景中是一幅神秘的風景畫面,曲折的通向遠方幽靜的小路,遠處平靜的河水和引人神往的山石都烘託出畫面神秘的氣氛,使蒙娜麗莎在這種環境下顯得更加神秘。

四,通過畫面主體的細節來欣賞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心世界

《蒙娜麗莎》這幅作品中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多少年來關於蒙娜麗莎微笑的探討也很有意思,不同的人對她的表情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去看蒙娜麗莎的表情也是不一樣的。對蒙娜麗莎這幅作品的欣賞,除了面部微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的那雙柔嫩、精確、豐滿、充滿彈性的手了,凡是畫畫的人都知道畫人的時候手的畫法是很難表現的。手的變化最為豐富,手的結構可分為手掌和手腕兩部分,手掌又可以分為手指和掌心,手指又分三節,因此畫起手來很難掌握。尤其在寫實繪畫作品中,畫家對手的表現就可以看出這位畫家的寫實功力。

在畫男性的手時,可以把關節畫的比較大來表現手的力量,而女性的手指較纖細,骨節不突出,為了表現女性手的細膩、柔軟的感覺,用線要平滑、有彈性。再來看《蒙娜麗莎》這雙細嫩的雙手,仔細觀看可以感覺到血液都在流淌,在深色衣服與富有節奏感的衣紋的陪襯下更顯的柔嫩與豐滿。她右手扶著左手的手腕,我們可以感覺到蒙娜麗莎內心的放鬆與滿足,給人無限的遐想,很好地配合了略帶神秘微笑的面部表情。

五,作品色調與明暗的把握和欣賞蒙娜麗莎的色彩

由於時間的緣故,現在看來主要以深褐色為主色調,明暗則是通過過渡柔和,明暗轉移法(或稱漸隱法,暈塗法)來體現。整個畫面由於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歷史,油彩難免會失去當年響亮的光澤,比如說研究考證當初蒙娜麗莎這副畫的背景應該是藍色,由於歲月的沉澱,現在給人們表現出來的顏色顯得灰暗,但這並不能遮蓋蒙娜麗莎的魅力,她的色調與明暗依然非常的和諧,達文西是通過一遍又一遍的罩染法完成的。科學家透過高能X光,詳細分析蒙娜麗莎臉上不同層次的顏料排列及成分,發現畫作有40層極纖薄的油彩,也就是說蒙娜麗莎的面部是畫了40遍才展現出我們現在看見的效果,但是也有研究者提出這幅作品還沒有被畫完,因為女主人公的睫毛和眉毛還沒有被完全表現出來。

六,客觀地欣賞作品

在欣賞《蒙娜麗莎》這樣的世界經典作品時,被讚美的語言實在太多,研究《蒙娜麗莎》的專家也不勝枚舉,關於她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但她真的是這麼完美嗎?首先從寫實繪畫完整的角度來看,她的眉毛和睫毛哪裡去了?是由於時間原因,畫眉毛的顏料脫落了還是達文西真的是沒畫完這幅作品?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應該沒有剪睫毛和剃眉毛的風俗習慣,在相關資料中可以了解到,達文西堅持認為,對於他的作品何時才算完工,做出決定的人只能是他自己,除非他對作品非常滿意才肯交出,從這一點就看出了作品的不完整性;

其次,有批判者提出《蒙娜麗莎》中主人公和背景的關係如同剪貼的一樣,處理得不夠自然,從透視學的角度來說背景的視平線是不合適的,貢布裡希的《藝術的故事》中談到如果仔細看背景中的視平線,你會發現這幅畫左邊的視平線是低於右邊的視平線的,而《蒙娜麗莎》的面部好像也隨著這種位置的變化而改變,因為面部兩側也不大對稱;但這依然不能動搖《蒙娜麗莎》在美術界被稱為經典之作的地位,就像是大家欣賞斷臂的維納斯時,有學者提出正是由於維納斯缺少了本來的雙臂才顯得她具有自己的一種獨特的美——殘缺美,這種美給人以想像的空間,增加作品的神秘性,為人們帶來無限的猜測。作者/趙文博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要通過寫實性油畫欣賞,注重對中學生鑑賞力的培養!
    一,經典寫實性油畫賞析的意義及重要性教師通過油畫作品欣賞課的引導使學生學會欣賞美,學習美,創造美,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人格、氣質、修養,從而形成一種基本的相對穩定的內在文化素質,從而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對於我們平時欣賞的寫實性油畫作品來說,寫實繪畫藝術個性化所理解的真實不僅是對現實事物的真實模仿,它更重要的是體現出藝術家對現實世界真實的感性認識【5】。這裡的真實指的是作品中所體現的主體情感的真與實。學生則通過對寫實性油畫作品的欣賞,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達到思想上的共鳴,產生對藝術的熱愛,對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對人生理想的追求。
  • 欣賞油畫,訓練中學生觀察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主動性、積極性
    中學生學會通過學習欣賞抽象繪畫可以知道,就算不理解抽象作品的內容,也可以通過感受這些畫的很「奇怪」的抽象作品作為一種存在,代表了一種繪畫的觀念,就像我們前面欣賞的《下樓梯的裸女》一樣,雖然我們很難找到畫面中女人的體貌特徵,但是我們通過欣賞這幅作品,知道了杜尚是通過立體主義的手法來表現一連串下樓梯的動態的,立體主義是通過切割幾何形體再組合的方式來表現作品的。
  • 三位油畫大師作品賞析,為你油畫中意象化手法是如何表達的
    三位油畫大師作品賞析,為你油畫中意象化手法是如何表達的今天我們來解讀三位油畫大師作品,為大家解讀油畫中意象化手法是如何表達的,在藝術家趙無極的作品中,體現了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質情調。其作品中的空間是他最為關心的元素之一。
  • 技法是展現油畫創作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畫家內心深處思想的表達
    盧西安·弗洛伊德是位個性鮮明英國畫家,也是直接畫法的代表人物,採用厚塗的方法,對油畫顏料進行平鋪。其被稱作「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其作品有濃厚的感染力,因而被人們看成是「皮肉之下的靈魂,透過醜陋外表的刻畫,使人們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 不得不看的《世界十大著名油畫》賞析二
    繪畫是一種視覺語言的表達方式,它以畫面的形式來傾訴自我,以經歷的空間來感悟生活。油畫創作中對意象的創造是以油畫為媒介表達作者內心深處的一種情愫,反映一種寫意精神。《世界十大著名油畫》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其中五副名畫,這次我們來欣賞世界十大著名油畫中的其餘幾幅作品。
  • 油畫獨特的官能美感,日本三嶋哲也油畫欣賞
    Mishima Tetsuya 三嶋哲也 日本畫家, (1972- ) ...........................................
  • 試論油畫筆觸獨立的審美價值,世界經典筆觸油畫作品賞析!
    因此,油畫筆觸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比如表層美感能使人對畫面的厚薄相生,凹凸不平產生觸感,在畫面上富有韻律節奏的筆觸會帶動觀者的情緒產生出不同的心理活動,力度美感可以顯出油畫的氣勢和力量擴張等。筆觸的最終指向是情感,優質的油畫作品也正是因具有情感的筆觸而產生作品永恆的美。油畫筆觸的節奏美感,筆觸的節奏美則體現在筆觸的運動感所形成的旋律美感上。
  • 太美了,海邊的童趣,栩栩如生的畫面,女畫家薩莉油畫作品欣賞
    畫面基本色調為藍色(偏淺),淺藍則偏向童真,明亮,乾淨,透明,純潔可愛、惹人遐思!一種詩境盎然的、神境天趣的、妙趣橫生的的境界。而這些以兒童為主題的畫作,帶有明顯的浪漫主義和人文主義色彩,體現了畫家清澈聖潔的世界觀!歡樂的海水在歌唱,歌唱童心童真童趣。湛藍的海水掀起層層的波浪,如歌的海邊童趣。每個人都童年的回憶,在畫家的筆下大海童趣太美了。
  • 名畫賞析-梵谷最出名的34張油畫作品
    畫家有一個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額、一個強有力的鷹勾鼻子、三角形不對稱的臉孔和那突出的顴骨、下陷的雙頰,他的形象給人以極其深刻印象。梵谷的自畫像,往往成為對畫家心理探索的佐證,是畫家性格特徵的一面鏡子。畫家在描繪自己時,敢於剖析,毫不掩飾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卻又是最為動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於他的「割耳朵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此刻,畫家已找到了他內心的自我平衡。
  • 文化新銳·美術|楊嬌嬌:在油畫中表達真實的內心
    從最原始的繪畫語言,點、線、面逐步認識繪畫,慢慢到更能表達內心世界的色彩。後來上大學時第一次見到油畫,楊嬌嬌就無端地喜歡上了。「在眾多畫種中,最能讓我為之心動的就是油畫。」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憑著直覺,楊嬌嬌就這樣慢慢走上了油畫這條藝術的道路。
  • 美國女畫家蘇珊·Lyon油畫人物作品欣賞
    美國女畫家蘇珊·Lyon油畫作品欣賞繪畫的光影意識光影出體積,明暗出空間,觸覺出細節起伏。光線與明暗是創造畫面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繪畫表現的一個主要方面。光線賦予物體明暗,而我們通過畫面的明暗來表現空間、體積、結構,同時也表現光感。現實生活中的光線往往是複雜而多變的,而我們在素描訓練中則需要一個穩定的光源,便於觀察和深入研究光線與明暗變化的規律,培養明確的光線意識。
  • 法國「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P.Gauguin簡介與賞析
    所謂《失去童貞》,意指畫家內心純正的願望,在虛偽醜惡的都市喧囂中早已被玷汙了,然而這個願望正像島上的土著少女一樣潔白無暇。畫面上那隻小狐狸,意味著環境的原始野性。作品色彩單純,呈現出平面感,原始人取代了農民形象,大自然成為人間樂園,顯示了畫家無憂無慮的心境。
  • 張令安——油畫作品欣賞
    從審美心理學上來看,人們對風景畫的欣賞跟人們對空間的熱愛是分不開的,欣賞的愉悅是由宏闊而自由的空間帶來的。因此營造空間是風景畫家的第一要務。張令安營造空間的的成功除了借鑑中國傳統透視法以外,還運用虛實、藏露的互生對比之法在畫面上以有限創造出無限,如那些圓團式的風景構圖中給人以更多的想像,讓人體驗到一種空靈之感,令安風景畫的第二個特點是通過純化色調渲染意境。
  • 熱愛盡情揮灑在畫布,俄羅斯女畫家瑪麗娜作品《大地回春》賞析
    一幅優秀的繪畫作品,都充滿了畫家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俄羅斯油畫在世界畫壇上能夠獨樹一幟,全憑層出不窮的優秀畫家們,充滿熱情地揮灑在畫布上,創作出的一幅幅出色的作品。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新一代俄羅斯傑出女畫家瑪麗娜的作品——《大地回春》。
  • 詩意的表達:藝術家李貴君探尋寫實油畫的靈與美
    心是本,讓人內心有所體驗,有所感觸,這是藝術存在的理由。獲得內心的共鳴,是藝術的終極目的。誠如李貴君所言,他認為讓畫面傳遞的情緒情感引起廣泛的社會共鳴,切中人心,成為這個時代某個方面的文化符號,仍然任重而道遠。在他的藝術探索之路中,始終追尋的都是那份存在於萬物中的不滅靈性。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畫家。1964年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 秀子(江西)▏賞畫家王小波老師的油畫《方向》系列
    繪畫是王小波老的另一種語言,可以用它抒發內心情感,表達自已的愛僧和喜樂。在他的油畫上有種凝重和苦澀,有色彩的明快和鮮亮的表達。那種明亮的藍色、黃色組合而成的畫面感,形成無限的變化和張力,還有游離於具象之外的無限可能。在畫中有種興奮的表達,有孤獨的流露,有無限的惆悵,有努力爭取衝破現實的無奈,有奮鬥追求,有理想向上的動力,也經歷了彷徨後的掙扎,但是沒有悲傷和消極。在無限的空間感傳遞無限的正能量,顯示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表達出人們在當下的浮華煩躁的社會狀態中,仍在不斷地尋求心靈與精神上的安慰,尋找內心世界的平靜與永恆。
  • 美女賞析:潛意識在油畫創作中的作用研究,欣賞世界名畫中令人難忘的美女們
    足不同的藝術家的需要,並使人民升值更抽象繪畫,因此對於人體藝術,創作者,為藝術欣賞提供更多的情感基礎。繪畫創作和欣賞的過程需要人們進入一個非常自主、非常集中的思想過程,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瘋狂的創作過程。
  • 俄羅斯畫家,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託夫,油畫作品欣賞
    畫家以犀利的畫筆,通過生動的細節描寫,對俄國社會的時弊和醜惡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銳的諷刺,被認為是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的先驅。費多託夫的思想和藝術創作實踐,奠定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基礎,美術批評家斯塔索夫,說他是俄羅斯民主藝術繁榮的開端。費多託夫過早地離開人間,留下的風俗畫作僅10幅,肖像畫20餘幅。
  • 黃建南油畫欣賞——音樂講究韻律詩詞注重韻律書畫也是講究韻律的
    油畫作品中的韻律節奏,可以通過許多種方式表達油畫作品創作,比如女人體油畫創作,通過女人體優美的曲線,表現畫面的節奏韻律荷加斯說,曲線,蛇形線,波狀線是最美的線條,女人體優美的曲線,輪廓,可以形成優美的S形線條西方美術史上,畫家創作女人體油畫
  • 感知著名畫家豐毅油畫《憶江南》
    無論是描繪江南水鄉的風景、石拱橋、騎樓、青石板的臺階、藤蔓、還是河邊的皂角樹、桑葚樹,遠方隱隱約約會駛來的烏蓬船和船上撐開油紙傘的美麗女子、河堤上斑駁的枯枝老樁等等生動傳神,在一種時間的深處中蘊涵著畫家對美的細膩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