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網友:導師比你年輕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綜合自量子位、澎湃新聞、微言航語、北晚新視覺、超級數學建模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

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10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博士生班方面獲悉,校友侯濤剛已受聘擔任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同日,侯濤剛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自己確實已於8月博士畢業,9月入職北京交通大學擔任副教授。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你的導師比你年輕是什麼感受?

木馬:這簡直是開掛的人生啊!

Nice-Jiang今天努力了嗎:我是來人間湊數的

澎湃網友zmUbIb:年輕有為,後生可畏,祖國建設,未來棟梁!

我會變得丫:一樣的年紀不一樣的人生

elmaliu201906:學霸真優秀

覲頔:這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

雖已足以羨煞一眾網友,但侯濤剛告訴記者,對於工作的選擇,也有疫情等猝不及防的原因。

他原本已準備MIT做博士後研究,後因為疫情、外部環境等原因戛然而止,於是只好開始一邊寫論文一邊找工作。

能夠進入北交當一名副教授,侯濤剛認為自己是趕上了好時候。

近年來,國家也在改革和完善科技評價制度,嘗試破除「四唯」等人才評價體系,更加重視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和創新性,以及研究內容的實際應用價值。

那麼他的開掛之路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公開資料顯示,侯濤剛是北航2012級機械學院本科生,2016級直博生,入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博士生班,師從長江學者王田苗教授。

侯濤剛在大一時就獲得保研資格,大學三年學術成績綜合排名8/227,日本筑波大學全獎交換留學生。排名第一獲得北航研究生十佳(博士)榮譽稱號。

直博3年期間,侯濤剛已發表第一作者論文7篇(封面2篇),所設計的智慧機器人共計申請專利11項,並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覽。

他還是ISET機器人輔助智慧農業科技創始人,帶領團隊設計的機器人輔助智慧農業生產流水線系統已經在順義花卉生產基地投入試運行,並獲得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三等獎。北航啟先杯全校性機器人競賽創始人。

侯濤剛還曾作為北航2019級研究生開學典禮老生代表發言,並獲得高等理工學院優秀發展導師,北航優秀研究生等榮譽稱號。研究成果被國內權威期刊《新華文摘》作為封面錄用(當期封面唯一博士生作者,封面作者還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01

大一就獲大獎,博士時一度迷茫

對侯濤剛影響最大的一個項目,可能就是大一時參加的馮如杯了。這個一般大二大三才參加的比賽,他剛入學時就參加並勇奪一等獎,還獲得了保研資格。當時,這在北航應該還是第一個。

其中大部分都是他在寒假時一個人獨立在家裡自學完成的,「毫不誇張的說,自己寒假一天都沒有休息。」隨後在學校裡又跟著新加入的小夥伴一起完善。最終,這個勘探車被學校永久保留,並放置新主樓展覽。

談及本科四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盡情做自己喜歡的機器人項目」,但這種狀態,並沒有一直持續。到了博士階段,他經歷了所有博士都會經歷的迷茫……

侯濤剛在剛入選高博班(由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高等理工學院聯合培養)時,他陷入了很大的心理煎熬,是繼續研究偏實踐的機器人項目,還是轉向前沿領域——跨介質飛行器。

一開始,他選擇了喜歡的機器人項目。他曾試圖在機器人方向找一些突破點去做,但真正實踐起來很難。他也了解到,做這個方向的就很難畢業。

所以在博士一年級結束時,他還沒有取得一點成果。當時很多人就問他,「你看別人都發了幾篇論文了,你怎麼啥都沒有」。

當時心裡就曾閃過念頭,自己本科做了那麼多工程項目,研究生選擇讀博是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但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

最後經過多方考慮,以及導師和師兄師姐的支持,他選擇轉向「跨介質飛行器」這一前沿領域。

跨介質飛行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集成「空中飛行」和「水下潛水隱身」兩種能力的航行器。

這個領域不僅涉及到機器人設計工作,還涉及到很多流體力學相關內容,對他來講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接下來就是逼迫自己從工程應用思維向理論研究思維轉換,學習如果撰寫科研論文,如何總結關鍵科學問題。經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困惑期,最終科研成果相繼發表。

侯濤剛表示,這是每一個博士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是不是能夠告訴自己堅持下去,能夠有毅力、有決心的把這條路走下去,我覺得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

作為一個16歲進入北航、然後就獲得馮如杯一等獎的人,一路免不了成為眾人焦點。

「誒,你是不是天才啊?」

「你發了多少篇論文了呀?」

……

22歲,別人本科畢業的年紀,侯濤剛即將博士三年級入學。

這種異於常人的「加速度」,讓知乎上突然有一篇關於他的問題——「如何評價馬上畢業的北航22歲博士研究生?」

很快,侯濤剛自己也關注到了,他回憶說,當時有同學轉給我這個問答還是挺緊張的,因為不知道大家會怎麼評價。

當時自己本身也沒達到畢業要求,但他覺得不管怎樣,大家的評論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鞭策和鼓勵。

那時候,侯濤剛對自己說,「那我一定要儘快畢業了,大家期待那麼高,萬一沒有儘快畢業,豈不是到時候就丟臉了嗎?」

在博士的最後兩年,侯濤剛坦言自己也挺辛苦的,每天晚上四五點回寢室很正常,通宵的時候也很多,有時候甚至一天不吃飯的去幹自己的項目和課題。

侯濤剛說:其實自己挺笨的,只是付出的時間比別人多而已。

「天道酬勤,勇於攀登」,侯濤剛回想起去年在評五四獎章時說到的一句話。

「天道酬勤」意味著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勇於攀登」就是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不要放棄,堅持走下去。

後來再回顧知乎那個問題,侯濤剛這樣說:

這樣看來,我確實還是沒有完成(22歲博士畢業),答辯的時候我23歲,現在正式畢業剛過完24歲生日。

當然,侯濤剛也不避諱,自己現在取得的成果,有快速學習能力的功勞。

他認為,如果說自己有什麼不同於同齡人的能力,那最明顯的就是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比如:學日語。

02

快速學習秘籍:

他半年學會日語,用日語完成答辯

他曾在大四時實現一個創舉——半年速成日語。

當時,他前往日本筑波大學工學院理工學群「工業機器人」課題組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交流。

最終,在半年學習之後,他實現了用日語完成答辯。

這種速度談得上速成,他從兩個方面分享了方法和心得。

一是強輸入,每天自學2-3小時。

當時去日本時連50音圖都不會,為了便於跟日本學者交流,便決定自學那本黃皮書《新標準日本語》

從早上到晚上只要一有時間,實驗室活幹完了,就一直學、背和聽。

二是創造氛圍——耳濡目染的日語環境,以及實踐。

在日常生活中用日語交流,比如,去想吃什麼、去哪裡玩、今天天氣怎麼樣……在第4個月時,基本上就能聽懂實驗室裡的討論了。

最後一個月決定用日語答辯後就開始惡補日語,日常交流時也幾乎不用英語了。

當時答辯順利完成,身邊的幾個日本同學都覺得不可思議。

而這只是他的快速學習能力,在日語方面的「應用」。

這種能力,並沒有隨著工作落定而中止。

現在,侯濤剛已經在北京交通大學入職,對於自己之後的打算,他談到,除了繼續進行前沿技術研究之外,也有幾個機器人創業落地的項目開展。

而當記者問他給剛入學的大學新生建議時,侯濤剛也給出了4個方面:

1、作為全新的開始,要有一定的觀念,不要一進校就想著玩、打遊戲。不過,談戀愛當然不影響哈。

2、要找準自己喜歡的方向,努力去鍛鍊自己的技術能力,也不能只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

3、要有決心和毅力,花時間去付出很重要。

4、積極尋求跟其他小夥伴合作,這樣更加高效。

最後,分享侯濤剛強調的一句話做結尾:

不管你是到底是不是有天賦,是不是有聰明才智,只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去付出時間和精力,不要放棄,就一定能做成一件事情。

相關焦點

  •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網友: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博士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你的導師比你還年輕!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博士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侯濤剛畢業就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1996年出生,剛剛24歲的侯濤剛,不僅已經拿下博士畢業證,還一畢業就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同日,侯濤剛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自己確實已於8月博士畢業,9月入職北京交通大學擔任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侯濤剛畢業後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博士畢業,受聘北交大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他用三個詞總結經驗
    不考慮跳級、復讀情況,一般本科畢業在22歲左右,順利的話25歲碩士畢業,29歲博士畢業。博士畢業生很多都傾向於進入高校就職,畢竟工資待遇不差,環境好、人際交往不複雜,而現在要想進入高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那些較好的學校。 即便是進入高校,先從講師當起,混上副教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到三十大幾才當上副教授,然而今天要說的是一位牛人,年紀輕輕不僅受聘211院校,而且還是副教授職位,他就是2020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候濤剛。
  •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即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主攻智慧機器人研究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24歲的211高校副教授侯濤剛最近火了。新京報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確認,1996年生的侯濤剛今年剛從該院博士畢業就被聘為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今天(10月13日)上午,侯濤剛表示將潛心工作,做出成績後再回應公眾關切。
  • 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也曾沉迷CF成績倒數
    1996年出生,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有網友羨慕他的年輕有為,有網友說人生規劃得精準……更有網友覺得天才和機遇都不可複製。但侯濤剛告訴我們,對於工作的選擇,也有疫情等猝不及防的原因。
  • 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也曾是個沉迷CF成績倒數的...
    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最近因為這條朋友圈火了。1996年出生,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90後開掛背後是自律和堅持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各大媒體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 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博士一畢業即受聘副教授
    1996年出生,剛剛24歲的侯濤剛,不僅已經拿下博士畢業證,還一畢業就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10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博士生班方面獲悉,校友侯濤剛已受聘擔任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同日,侯濤剛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自己確實已於8月博士畢業,9月入職北京交通大學擔任副教授。
  • 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也曾是個沉迷CF成績倒數的調皮蛋
    1996年出生,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有網友羨慕他的年輕有為,有網友說人生規劃得精準……更有網友覺得天才和機遇都不可複製。但侯濤剛告訴我們,對於工作的選擇,也有疫情等猝不及防的原因。
  • ...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也曾是個沉迷CF成績倒數的調皮蛋
    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最近因為這條朋友圈火了。1996年出生,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博士剛畢業的他,受聘211大學副教授!曾經卻是個沉迷遊戲的調皮蛋
    1996年出生,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有網友羨慕他的年輕有為,有網友說人生規劃得精準……更有網友覺得天才和機遇都不可複製。但侯濤剛告訴我們,對於工作的選擇,也有疫情等猝不及防的原因。
  • 剛畢業就成211教授,這個24歲博士擔得起?你的年齡並不代表能力
    0196後博士引熱議,一畢業就成211副教授,擔得起嗎?「你的導師比你還年輕是什麼樣的感受?」近日,一條24歲北航博士剛畢業就被聘為211副教授的新聞引爆網絡,起因是因為新聞主人公侯濤剛在朋友圈的一個曬文:「既然現在出不去了,那就留在國內工作吧!8年的北航生涯終究要離別,百年的交大,新起點,新平臺,要繼續努力和加油!」
  • 博士畢業才20來歲,受聘985/211名校教授:人生一路開掛,他們...
    然而,卻有這麼一些人,年紀輕輕即受聘為211/985高校的正教授或副教授:24歲侯濤剛、24歲鬱培文、26歲侯逸凡......他們的「橫空出世」,好比一股龍捲風,迅速引起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在「青椒」(高校青年教師的別稱)開掛的人生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剛畢業就當教授,24歲博士引熱議,若你看過他履歷就知他當得起
    01 24歲博士剛畢業被聘211副教授引爭議24歲的北航博士成為了211高校副教授,這則新聞最近非常火爆,甚至衝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多熱議。新聞中的主人公侯濤剛在朋友圈寫道:「既然出不去了,就安心在國內工作吧。百年交大,新起點,新平臺,繼續努力加油!」
  • 史上最年輕的教授誕生了,16歲上大學,24歲博士畢業
    侯濤剛,1996年出生,今年8月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畢業,9月受聘成為了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副教授,直接跨過了「講師」這個階段,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