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改變了明朝兩個皇帝的命運。明英宗朱祁鎮被迫退位稱為太上皇,他的弟弟朱祁鈺則是取代他成為新一任帝王。
從瓦剌死裡逃生回來的英宗卻沒有受到大明王朝的熱烈歡迎,因為此時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鈺自然是怕這個哥哥回來之後要跟他爭皇位。於是明朝在與瓦剌的談判中拒絕和談。
在威脅無果的情況下,英宗被瓦剌送了回來。明代宗朱祁鈺為了淡化影響,不僅沒有舉辦儀式迎接英宗回國,相反,朱祁鈺很快就把英宗控制起來,囚禁在南宮之中。這對於曾經的帝王來說可謂是莫大的屈辱。
當時是,明代宗朱祁鈺即皇帝位之後,在尊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的同時,也廢掉了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讓他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得不說明英宗父子倆的遭遇可真是「趁你病要你命」的典型案例。
明英宗在偏僻的南宮度過了八年時光,徒有太上皇名號的英宗在這八年的時光裡時刻不想著如何奪回自己的皇位,終於,幸運女神眷顧了他。
景泰七年(1456年)年末,代宗病重,甚至是一病不起,此時太子儲位未定,之前立的太子朱見濟只一年便去世了,於是朝野憂心忡忡。兵部尚書于謙與廷臣一次次上書請早立東宮以穩政局。
面對即將變幻莫測的局勢,大臣石亨想起被囚禁在南宮的英宗朱祁鎮,他想著擁立之功帶來的滔天富貴,於是他下定了主意趁著朱祁鈺重病復立英宗之位。於是又糾集了一幫人馬,一同謀劃此事,他們想著被困在南宮的太上皇朱祁鎮,錦上添花哪裡有雪中送炭令人記憶深刻呢?
石亨等人在正月十六這一天撞開了南宮的大門,英宗以為是代宗派人來殺他的,卻沒想是朝臣請他復位。不甘心在南宮度過後半輩子的英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於是在石亨等人的計謀之下英宗重新坐上了皇位。
而同在正月十六這一天,代宗正準備上朝時宣布重要消息,這不想朝堂之上的王座已經換了人其他人,代宗怒不可竭,但是這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明英宗再次登基,改年號為天順,這是他擁有的第二個年號。在他被瓦剌俘虜之前的年號為正統,因此明英宗是明朝歷史唯一一個有兩個年號的皇帝。
重回皇位,英宗對於當初自己被俘時擁立朱祁鈺上位的官員大肆打擊迫害,尤其是兵部尚書于謙。于謙在為鞏固大明朝發展,擊退外敵瓦剌等事上有著重大貢獻。
即使是這樣功績累累的忠臣,也沒能逃過成為皇權鬥爭中犧牲品的命運,對於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來說確實令人惋惜。
也許是為了昭顯自己的仁慈之心,明英宗並未對代宗痛下殺手,而是廢朱祁鈺為郕王,遷於西內。然而朱祁鈺二月初一時被廢為王,二月十九日便去世了。自此,兩兄弟之間的皇位鬥爭徹底結束。
參考資料:
1. 明英宗的「奪門之變」 .蘇州新聞網
2. 《明史》
3. 《明史紀事本末 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