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的開放和生殖助孕技術的提升,許多剖宮產後或者有子宮手術史的媽媽們開始懷孕生寶寶,這無疑增加了「瘢痕妊娠」的風險,剖宮產瘢痕妊娠時代可能要來了...
所謂瘢痕妊娠,就是受精卵著床於前次剖宮產子宮切口疤痕出的一種異位妊娠。這是一種限時定義,在12周以後,這種狀態則被定義為「胎盤植入」。
① 超聲檢查,可以經腹經陰聯合使用。有利於明確妊娠囊與子宮前壁下段肌層及膀胱的關係。
② MRI檢查,當超聲檢查無法明確妊娠囊與子宮及其周圍器官的關係,可以進行MRI檢查,MRI檢查矢狀面及橫斷面的T1、T2加權連續掃描均能清晰顯示子宮前壁下段內的妊娠囊與子宮及周圍器官的關係。
當妊娠囊著床在子宮疤痕處的時候,早孕期可能出現腹痛、陰道流血等類似於先兆流產的表現,但是並不絕對,一部分孕媽媽則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早孕超聲檢查則非常重要。
那麼當明確瘢痕妊娠的診斷,孕媽媽的疑問一定分為兩派:第一:孩子還可以要嗎?第二:這麼危險的著床地方,要怎麼終止妊娠呢?
並不建議,並且應當儘早清除妊娠物。但是孕媽媽應當了解瘢痕妊娠的危險性。繼續妊娠有可能出現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子宮破裂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妊娠結局。
可以分為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孕周小,β-hCG水平低,生命體徵平穩者相對來說藥物治療成功率偏高。
手術治療:清宮術、經腹/經陰/經腹腔鏡疤痕妊娠剔除術等。
具體的終止妊娠的方式需要根據患者的孕周、β-hCG、瘢痕妊娠的分型等情況來綜合評估。對於術前評估子宮前壁疤痕處血流信號豐富,尤其II型、III型疤痕妊娠患者,可以在術前對子宮動脈進行栓塞預處理,以減少術中出血風險。
避免傷害—— 自然分娩、儘早避孕是預防「利器」,剖宮產瘢痕妊娠的傷害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它最根本的預防就是要儘量堅持自然分娩和產後避孕。如果首次生產已經實施了剖宮產手術,那麼產後最關鍵的要做到嚴格避孕,保證再次妊娠的時間間隔至少大於兩年。
未進行完全母乳餵養的婦女,在產後恢復性生活就要開始避孕;完全母乳餵養的婦女,在產後6個月左右,即使月經沒有恢復,也要開始避孕。為了最大限度的的避孕防護,婦女不應拖延到月經恢復後才開始避孕,應在產後第一次性生活就開始避孕。
珠海禪誠醫院馬冬惠主任醫師指出:對剖宮產瘢痕妊娠做的檢查和處理一定要及時和儘早。如果拖到妊娠中期(妊娠12 周)再面對,情況就會非常被動和尷尬。比如懷孕20周發現大出血,這個時候的孩子可活率很低,保不住!子宮出血太多太快,醫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行保留子宮的手術;或者胎盤已經植入很深,為了保住孕婦生命,子宮根本就不可能保住!即使有時胎兒僥倖保命,孕婦本人也可能因失血太多而失去生命。這種慘痛的代價是家屬和醫生都不願看到的。一旦遭遇了瘢痕妊娠的危急狀況,一定要就近找到正規的醫院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