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化驗單系列——血常規之紅細胞

2020-12-15 騰訊網

  沒關注?伸出手指點這裡---

  什麼是紅細胞

  紅細胞也稱紅血球,在常規化驗英文常縮寫成RBC,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具有免疫功能。它們能通過葡萄糖合成能量、運輸氧氣、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運輸二氧化碳時呈暗紫色,運輸氧氣時呈鮮紅色。這也就是我們抽血時經常說的靜脈血是暗紅色,動脈血是鮮紅色的道理啦。

  什麼是血紅蛋白

  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紅細胞通過血紅蛋白運送氧氣,紅細胞的90%由血紅蛋白組成。血紅蛋白是一種紅細胞相關的化合物肌紅蛋白,在肌肉細胞中存儲氧氣。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被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

  兩者參考值

  血常規中紅細胞參考值:

  男性:4.0~5.5 × 10^12/L

  女性:3.5~5.0 × 10^12/L

  新生兒:6.0~7.0 × 10^12/L

  血紅蛋白參考值:

  男性:130~175g/L

  女 性:115-150g/L

  新生兒:170~200g/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是成熟紅細胞的主要成分,當紅細胞數量發生改變時,必然會導致血紅蛋白濃度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血常規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臨床意義基本相同

  1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

  (1)生理性增多:多由於機體缺氧而使紅細胞代償性增多,如新生兒、高原生活、劇烈的體力勞動時、成年男性比女性高,可能是由於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較高,而睪酮與促進紅細胞造血作用有關。

  (2)病理性增多:相對性增多:由於大量失水、血漿量減少而使血液濃縮所致。見於嘔吐、嚴重腹瀉、大面積燒傷、排汗過多和水攝入量嚴重不足的患者。絕對性增多:見於嚴重的慢性心肺疾病,由於長期組織缺氧,誘發紅細胞代償性增生,形成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系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統增殖性疾病,紅細胞可達(7-10)× 1012

  2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6個月-2歲的嬰幼兒由於生長發育迅速所致造血原料相對不足及血容量的增加所致。妊娠中、晚期,為適應胎盤循環的需要,血容量明顯增加而使血液稀釋。老年人造血功能逐漸減退。

  (2)病理性減少: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白血病、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鐵性貧血、缺乏VitB12或葉酸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紅細胞破壞增加:各種溶血性貧血紅細胞丟失過多:急、慢性失血。

  正常紅細胞形態

  正常紅細胞形態

  血塗片中正常的成熟紅細胞呈淡紅色圓盤狀,直徑通常是6μm~8μm,邊緣較厚,而中間較薄,就好像是一個甜甜圈一樣,只是當中沒有一個洞而已。這種形狀可以最大限度的從周圍攝取氧氣。同時它還具有柔韌性,這使得它可以通過毛細血管,並釋放氧分子。

  異常紅細胞形態

  異常紅細胞形態

  人的正常紅細胞的直徑為6-8微米,在此以上的為大紅細胞(macrocyte),以下的為小紅細胞(microcyte),大紅細胞多見於巨幼細胞性貧血(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急性溶血性貧血(與不完全紅細胞增有關);在15微米以上的為巨紅細胞(megalocyte),最常見於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小紅細胞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性貧血;

  紅細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是指在同一張血片上紅細胞之間直徑相差一倍以上,常見於嚴重的增生性貧血

  紅細胞還有形態異常,例如:

  1球形紅細胞:常見於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血塗片中,此類細胞高達25%以上

  2橢圓形紅細胞。因紅細胞膜缺陷所致,此種紅細胞置於高滲、低滲溶液內,其橢圓形保持不變,但幼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均不成橢圓形,正常血塗片中此類細胞約佔1%,嚴重貧血患者可增多,巨幼細胞性貧血時可高達15%,超過25%對於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症有診斷價值

  3靶形紅細胞。紅細胞中心區和邊緣染色深,其間為不染色的蒼白環,形如射擊之靶。常見於各種低色素性貧血,多見於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如地中海貧血,靶形紅細胞常佔20%以上

  4鐮形紅細胞:形如鐮刀,主要見於鐮形紅細胞性貧血。

  5口形紅細胞:正常人血塗片,偶見此類細胞(小於4%),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症患者常達10%以上。

  6棘形紅細胞:主要見於遺傳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也見於脾切除術後、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等。

  7裂片細胞:為紅細胞破壞後的碎片,大小不一。在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時,此類細胞增多。

  8紅細胞形態不齊:最常見於具有細胞性貧血,

  免責說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責任編輯:薄磊、王孝琪

相關焦點

  • 教你讀懂化驗單之血液分析(血常規)
    本文繼續前期的內容,教您讀懂血液分析化驗報告單。血液分析通俗的叫法是血常規。雖然血常規是一項很便宜、很常見、很普通的化驗項目,但是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是醫生臨床診斷不可或缺的利器。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分布寬度SD、紅細胞分布寬度CV(12-19)紅細胞是血液中運輸氧氣的細胞,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下)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不要擔心,讀懂8個數據,基本就明白了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血液組成的。血液中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
  • 教你怎樣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但對於平常人來說,化驗單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就像天書一般,很難讀懂。下面簡明扼要地介紹血常規化驗單中的主要項目和意義,當您再面對它時,可以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數。血常規化驗包括很多項目,但主要有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小板計數等3項。看血常規化驗單,重點看以下幾個方面。
  • 3分鐘教您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到底血常規是查什麼的
    排隊驗血等半天,拿著化驗單小心翼翼地遞給醫生,沒想到醫生拿著就看幾眼,感覺被糊弄了,瞬間就有點後悔查血常規的感覺。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再也不抱怨。我們看血常規化驗單,首先看白細胞數量的高低,結合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分數和百分比看,分辨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 我們可以看白細胞的基數升不升高,或者是有沒有下降。如果升高,一定要注意是以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為主的,還是以中性粒比例升高為主。如果是淋巴細胞升高為主,考慮病毒感染,如果是中性粒比例升高為主,考慮細菌感染。
  • 一文教你看懂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孩子感冒發燒,帶到醫院去,醫生大多會讓做個血常規檢查。不過拿到那一紙報告,很多爸爸媽媽卻犯了愁。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孩子被細菌感染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看懂血常規報告,雖然不意味著就能診斷病情了,但至少可以讓家長對孩子身體狀況心裡有數。
  • 血常規化驗單的關鍵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的檢測化驗單拿到手上以後,很多病人感覺數字非常多,密密麻麻的。其實對臨床,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說我們最主要看重的是我們白細胞基數,我們的紅細胞基數,血紅蛋白的基數,以及我們血板的基數。這四個方面,是我們最關注的,也是保證我們生命體徵健康的一個最主要的四個方面。
  • 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這篇全講清了!
    看著滿是數字又花花綠綠的檢驗單,很多家長懵圈了!別著急,這就教大家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血常規檢查有什麼用?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血常規:△ 血常規是什麼?血常規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檢查手段,它包括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比容、白細胞分類等參數。血常規檢查不僅可以發現貧血、血小板缺少症等疾病的早期徵兆,還能幫助醫生判斷出寶寶生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還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什麼時候要做血常規?
  • 手把手教你看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朋友的寶寶6個月了,第一次做指尖採血,拿到血常規化驗單,咦,怎麼有幾項不在參考範圍內?寶寶不會有啥問題吧?朋友急性子,等不及排隊問醫生,隨手就把化驗單拍了照片給我看。這讓我想起咱們粉絲也在文章下留過幾次言,讓糕媽教大家解讀下血常規報告。好的,之前一直沒有專門說過這個問題,今天糕媽就來手把手實例分析,教大家初步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心裡先有個底,跟醫生交流時也更能理解醫生說的話。
  • 腫瘤患者最關注的問題: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4個指標要特別注意
    小艾經常在後臺收到各種各樣讀者發的血常規化驗單,想讓小艾幫他們解讀。的確,化驗單檢測結果密密麻麻二十多項參數,還很多專業名詞,簡直讓大傢伙兒頭痛!今天,小艾特地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解答,一篇文就叫你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 小小化驗單,隱藏大學問!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哪些?
    到醫院看病,血常規是最基礎的檢查,那麼面對紛雜的數值,你能看懂幾項?血常規項目要這樣去分。對不同的血細胞有一個計數,比如說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還有計數以外對紅細胞,白細胞的一些形態學的一些參數。這麼多的化驗項目中,醫生主要看的是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這四個項目。
  • 如何快速看懂一張「血象」化驗單?
    生活中,我們常會說,「發燒了,去查個血象吧」,這裡提到的血象,其實指的是三大常規中的血常規。血常規簡單、快速,操作方便,通常能第一時間給臨床醫師一些提示,所以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檢查項目。然而血常規結果一出,非醫學專業的人可能懵了,這麼多項目,到底怎麼看呢?
  • 如何自己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血常規的化驗單在發燒的時候醫生基本上都讓做的化驗,如何自己大概看懂這個化驗單,判斷自己是否健康呢,就需要跟著學習專業知識啦。有了知識就不會吃錯藥和亂吃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白細胞是血常規的第一項:白細胞的正常範圍是(4.0~10.0),常年低於低於正常值說明正常,平常白細胞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偶爾降低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增多說明身體內有炎症。青黴素和頭孢類的抗生素主要是抗細菌的作用而病毒入侵則需要自身的抵抗力來抗擊病毒。病毒感冒的特徵:清鼻涕,白痰,低熱<38度,2,3天內症狀就會減輕。
  • 「超實用」3秒鐘,教你如何讀懂血常規
    體檢報告中,最燒腦殼的就屬血常規了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血常規檢查結果到底咋子才能讀懂!血常規三個指標血小板血小板在常規化驗中的縮寫是PLT,它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個/L。
  • 教你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化驗單看起來似乎有些複雜,一會是意義不明的英文字母,一會是莫名其妙的數字。這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從哪開始看?許多人第一次面對血常規化驗單時,都會產生一種無力感。他們完全沒辦法去解讀這血常規化驗單上面的內容。其實血常規化驗單真看起來,倒也簡單。
  • 血常規化驗單該如何看?重點看4個指標,有病沒病一看便知
    在醫院掛門診後,很多時候會需要人們進行血常規的檢查。這也是醫院檢查最常見的一個項目。通過血常規化驗,可能通過檢查血液的成分以及變化,分析出人體內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但是這項報告中有著非常多的專業名詞,很多人拿到報告後手足無措,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些,血常規化驗單應該如何看?血常規的主要檢查目標有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這些細胞的變化都能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了解身體內的變化,做出一個基礎的判斷。
  • 寶寶「發熱感冒」是小問題,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網友:漲知識了
    最近感冒發燒的孩子太多,一進醫院,恐怕大多數孩子都有化驗血常規的經歷。許多家長不理解,寶寶明明只是簡單的感冒,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寶寶的化驗單裡到底隱藏著什麼密碼?血常規中的重要指標有哪些?血常規俗稱血象,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 同樣是看化驗單,住院醫師和主任醫師差距怎麼這麼大?
    化驗單,是醫生診治疾病必不可少的依據。每天查看大量化驗單的你,真的能準確解讀嗎? 白細胞升高就是感染? 肌鈣蛋白升高就是心梗? 血氣 pH 正常就是酸鹼平衡?
  • 寶寶化驗單你懂了嗎?血常規4個關鍵指標
    ,無論發燒感冒,還是嘔吐拉肚子,到了醫院掛了號,一般情況下,醫生就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單。當媽媽拿到了血常規的報告單,看著上面的加號、減號、向上向下的箭頭,就會覺得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啊,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哪幾個指標出了問題。尤其是寶寶感冒發燒時,媽媽應該如何判斷寶寶是病毒感冒還是細菌感染呢?所以,對於媽媽來說,能看懂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真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