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來,所帶學生獲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發明獎200餘人次!超有創意的「全能老師」羅新旭

2020-09-10 株洲晚報融媒體

對學生來說,教師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對國家來說,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係到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的提高,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今日是第36個教師節,在此,本報想說聲:老師,節日快樂!您辛苦了!

今年6月,在株洲市第4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炎陵縣船形鄉學校一共斬獲17個獎項,其中3個優秀項目入圍「省賽」且全部獲獎。

羅新旭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 受訪者供圖

這一榮譽的背後有名叫羅新旭的老師。6年間,他帶領學生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發明獎200餘人次。

他是教學多面手

今年53歲的羅新旭,已經紮根鄉村學校30餘年。

1987年,羅新旭師範畢業後,先後到炎陵縣中村、策源鄉學校任教,1989年調至船形鄉學校,工作至今。

羅老師熱愛教師崗位。他說,「能當個好老師我就很幸福了。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儘量去做。」

羅新旭學的是英語專業。但是,學校缺語文老師時,他可以兼任;少數學老師時,他又能兼任。面對重擔,他從不叫苦喊累,教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學校沒有專業體育教師,他又兼任體育課。為此,他勤學苦練,考取了太極拳國家級一級裁判證,以及省級健身氣功教練員資質,2015年,他在全市武術大賽中榮獲第二名。他連續三屆代表炎陵縣參加市運動會,奪得9個獎項。

2017年,學校缺電腦老師,羅新旭又頂上去了。陌生的崗位、半百的年紀,羅新旭憑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鬥志,牽手一批山裡娃,在2018年「株洲市第十九屆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中,一舉奪得7個獎項,成為本屆賽事的一大亮點。

超有創意的英語老師

「我周末的時候就喜歡琢磨電子電器維修,學校的設備維護都是我去搞的。」羅新旭是個有探索、鑽研精神的人。雖是英語老師,但他辦公室裡總擺有電路板、電池之類的東西。

2014年,學校安排羅新旭承擔「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任務,於是他成立了科技創新活動社團,開始了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課餘時間,他的實驗室就成了學生們最愛去的地方。

在他的引導下,孩子們開啟了智慧之門。他們結合生活經驗,開始了創作發明之路,如「跌倒保護開關」「自動衝水器」「菜刀安全閥」「貼心打水桶」……這些作品皆源於生活,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難題。

羅新旭為科技創新教育,付出了太多艱辛。為了給學生提供實驗材料,他經常跑到37公裡外的縣城,到一個個廢品收購站裡尋找小電機、電子元件等物品。此外,他還自掏上萬元買獎品,以及添置積木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等儀器設備、用具,提升學生的科研興趣。

羅新旭常說,在引渡孩子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6年來,他輔導學生,連續7年獲得「株洲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發明獎項200餘人次,其中包括國家級獎項7金、8銀和10銅。羅新旭本人的三篇論文在CN刊物上公開發表,一個國家級課題結題獲得一等獎。

羅新旭還被授予「湖南省優秀鄉村教師」「全國優秀科技輔導教師」等稱號,並曾兩次擔任全國科技類創新大賽專家評委,獲得「發明與創新專家團專家」證書。

(株洲晚報記者 肖捷 通訊員 張和生)

相關焦點

  • 6年來,所帶學生獲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發明獎200餘人次
    羅新旭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 受訪者供圖今年6月,在株洲市第4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炎陵縣船形鄉學校一共斬獲17這一榮譽的背後有名叫羅新旭的老師。6年間,他帶領學生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發明獎200餘人次。他是教學多面手今年53歲的羅新旭,已經紮根鄉村學校30餘年。1987年,羅新旭師範畢業後,先後到炎陵縣中村、策源鄉學校任教,1989年調至船形鄉學校,工作至今。羅老師熱愛教師崗位。他說,「能當個好老師我就很幸福了。
  • 羅新旭:學生發明創造的引路人
    株洲日報通訊員/張和生 荊曉琴9月8日,炎陵縣船形鄉學校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不約而同來到實驗室,在羅新旭老師帶領下,一起擺弄電路板、儀器等,搞起小發明創造。如今的船形鄉學校,師生發明創新蔚然成風,獲得不少小發明成果,成為全省科技教育的一大亮點。
  • 河南三所綜合類大學,兩所是「雙一流」,一所獲有國家發明獎
    今天介紹河南,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遊,簡稱豫,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下有洛陽、開封、鄭州等古都,好了城市就介紹到這了,下面給大家介紹河南三所綜合類大學,兩所是「雙一流」,一所獲有國家發明獎不知道的小夥伴可以看一看
  • 老師,您辛苦了|天府新區市級名師風採
    從教期間,發表論文三十餘篇,榮獲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多個獎項。2019年在天府新區特色課程展示活動中作《全科大融合學生大發展》專題講座。帶領七小教師團隊開發全域整合課程,主持編寫「畦曉博悟」系列叢書並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 發明者是宿州二中學生
    日前,第十三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在北京落幕,宿州二中學生王擎發明的「自動清潔玻璃機器人」獲得創意獎,宿州九中老師張論榮獲「輔導教師獎」。
  • 童旭東來婁調研科技創新工作:發揮區位優勢為中部崛起作出婁底貢獻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曾丹 通訊員 康利民)12月16日,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童旭東一行來婁調研科技創新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懿文,副市長何鋒陪同調研。當天,童旭東調研走訪了湖南智慧政務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五江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電將軍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兵器長城機械有限公司、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市區範圍內有代表性的企業。
  • 南縣青少年搞創新蔚然成風 50餘件作品獲國內外科技創新獎
    南縣青少年搞創新蔚然成風南縣50餘件作品獲國內外科技創新獎華聲在線5月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柏威 通訊員 史晉 李勁宏)在4月底落幕的第39近年來,南縣將青少年科技教育作為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在全縣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宣傳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從縣教育局到各學校,都成立了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相關工作計劃和活動實施方案。在各學校各年級開設科技教育課程,並將初中科學實驗操作和信息技術列為中考必考內容。
  • 東陽籍「蜂」博士兩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8-01-09 09:25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馬卡佳資料圖片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271個項目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科技活動周舉辦20年 重慶直接參與人數超5000萬人次
    自2001年以來,科技活動周已連續舉辦20周年。20年來,科技活動周作為展示科技魅力、推動科技普及的重要平臺,圍繞公眾科普需求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直接參與人數超過5000萬人次,已成為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科普品牌。
  • 最美是你:專訪泉城40名優秀教師(6)董皓:「金牌」科技輔導員帶出8位世界冠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謝瑋 濟南報導董皓是濟南育文中學唯一的專職科技輔導員,工作13年來,他帶領學生自主設計機器人,研發科技校本課程,用科技之光點燃了學生的創新之火,為他們開啟了精彩的人生這期間,他和孩子們參加各級機器人競賽活動800餘場,榮獲市級以上獎勵500餘項,取得了國際金牌7枚,銀牌2枚,銅牌3枚,技術獎5項;國家級金牌36枚,銀牌19枚,培養出八位世界冠軍,20位全國冠軍, 6位「省少科院院士」、1名「齊魯小名士」、3名「濟南小名士」。
  • 6項金獎!西電獲2020挑戰杯省賽金獎項目數量第一
    》等6個項目獲金獎,並推薦至2020年11月即將舉辦的「挑戰杯」國賽,《微能智傳》等7個項目獲銀獎,《西遊系列-城市虛擬嚮導機器人》獲獎得銅獎。「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發生的新變化和新要求,作為遴選推薦挑戰杯省賽項目的基石,校團委對原有「星火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進行了探索改革,從實踐教育角度出發,聚焦為黨育人功能,以科技創新項目實踐為牽引,引導和激勵學生弘揚時代精神,把握時代脈搏,通過開展廣泛的和會實踐、深刻的社會觀察,不斷增強對國情社情的了解,將學所知識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集合,提高創新、創意、創造、創業的意識和能力,提升社會化能力。
  • 科技引領成長 創新結出碩果
    最終,該校學生馬虯宇的《「新草高速連接線」的八卦形創意設計》獲大賽一等獎,並獲得「青少年科技創意之星」獎;學生尹祖舜的《雅安紅軍石刻標語的調查、保護與開發利用》,學生任瑞傑、高瑞希的《「精準扶貧」的零距離探究——四川省天全縣樂英鄉愛國村脫貧過程調查》,學生康琬苓的《「抖音」給中學生帶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學生竹俊薏的《減少小型汽車碰撞、翻滾損害的氣囊設計》獲二等獎;學生賈依燃的《探究
  • ...獲湖南省中小學校「黨建+師德師風」融合創新2019年度十大優秀...
    (一)整合發展,成效突出近3年,學校獲「省黃炎培優秀學校」「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0餘項榮譽,連續11年獲「全國文明風採」優秀組織獎;《「小紅帽」黨建品牌的實踐與研究》獲市十大優秀教育改革創新項目;市委主題教育辦向全市推介《108頂小紅帽託起校園安全防線》;「小紅帽」亮相省教育電視臺,並在全國職業院校教學競賽中做經驗介紹
  • 北方工業大學和太原科技大學,地理位置帶來的差距有多大
    後歷經北京工業鋼鐵學校、北京冶金專科學校、石景山冶金學院、北京鋼鐵學校、北京冶金機電學院等發展階段,1985年更名為北方工業大學;先後隸屬於中央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9月起以北京市管理為主。師資力量:學校有教師千餘名,其中專任教師725人。
  • 四川這所大學入選「國字號」人才培訓基地 獲國家補助500萬元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已建成職業教育創新行動計劃國家骨幹專業及四川省首批省級重點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是在建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及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是在建創省高水平專業及院級重點專業建設項目。
  • 剛剛,黃石這32位老師獲表彰
    先後獲得「國家數學奧林匹克教練員」「湖北省骨幹教師」「黃石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個人主持承擔省、市級多項課題,發表論文十餘篇。32年來對教育的赤誠和痴心,23年校長經歷,堅持「做陽光教師,育陽光學生」辦學理念,多維度培養年輕教師,讓每一個教師充分感受職業的智慧和幸福,對學生呵護備至,擷取四季的陽光精華,精心培育「陽光少年」。
  • 京山這所學校優秀教師群英譜 快來看看裡面有你熟悉的老師麼!
    在班級管理中以平等的身份,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積極開展班隊活動,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形成了良好的班級文化。輔導學生競賽兩次獲全國一等獎,多次獲省、市級獎,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多次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教師。他認為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 樹雅思特色品牌 展創新教育風採——我校科技創新成果展覽室落成
    三間展覽館的落成是我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一定會再次推動我校創新教育的發展。近幾年,我校積極響應國家「創新教育」的號召,以創新教育為特色,以本地資源為突破口,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和科普教育,這些活動旨在以身邊問題為出發點,讓同學在調查、採訪、考察及與專家對話的過程中,更多地去關注社會、認識社會、感悟自身與社會的關係,嘗試著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在活動過程中逐步成長,由此培養學生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的精神。
  • 揚州廣陵:構建科技創新生態服務體系
    去年,在廣陵區科技局的組織下,該區企業小分隊先後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西班牙產業技術創新對接會等產學研活動,並赴武漢大學、天津大學等多所高校進行產學研專題對接,累計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94項,其中,與境外達成的科技合作協議9項,科技合作重大項目8項。「今年,我們還將至少組織200家企業,參加10場產學研活動。」廣陵區科技局副局長盧璇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