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鼠粬粿麥餡粿潤餅菜 嘗嘗舌尖上的泉州清明美食
舌尖上的清明美食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閩南人會備辦葷食、潤餅菜、金紙、香燭等祭品,敬奉祖先。閩菜大師程振芳表示,二三十年前,潤餅菜、麥餡粿、鼠粬粿等閩南小吃都是作為祭品擺上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麥餡粿等清明小吃在平時也能吃到。日前,他向記者介紹了這幾種美食的做法。
鼠粬粿
鼠粬粿 南安德化兩地做法不同
昨日,家住德化楊梅鄉雲溪村的林女士趁著天晴,來到田間地頭拔鼠粬草。很快,她拔了滿滿一籮筐,原來,這些都是做「鼠粬粿」的材料。在德化,這是一種清明時節才會製作的小吃。
「每年清明前後,正是鼠粬草快速生長的時候,這時的草嫩綠嫩綠的,不會太老。」林女士說,南安也有製作「鼠粬粿」的習俗,但是兩地製作方法不同。德化做的「鼠粬粿」不會加芥菜汁,全部是用鼠粬草搗碎成泥,加入用冬季稻米磨好的粉,反覆攪拌。蒸熟後倒入石臼中連續捶打,直至全團柔軟細膩,再放入圓形模具中。一個個圓形嫩綠的「鼠粬粿」就做好了,做好後,整個放入油鍋中煎,加調料即可食用,十分美味。與南安的「鼠粬粿」最大的不同在於,這種「鼠粬粿」是不包內餡的。
在南安,由於鼠粬草的數量不多,糕點師傅通常會加些芥菜搗汁。搗碎的鼠粬草泥,要加入花生油、白砂糖一同入鍋翻炒成漿,最後加入磨好的糯米粉反覆攪拌,方可製成擁有翠綠色澤且散發糯米香氣的「鼠粬粿皮」。鼠粬粿的內餡有甜和鹹的兩種,可以是蘿蔔菜脯、香菇丁、肉香、筍乾、蝦米及花生組合成的鹹香內餡,也可以是各種豆子磨碎製成的甜味餡料,鹹甜不一的內餡與彈性十足的「鼠粬粿皮」十分「合拍」。